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公安民警有“六盼”,即能真正吃上“皇粮”,能得到领导的关心和认可,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能有机会学习更新知识,从优待警的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要认真倾听民警的心声,在政治上、经济上、情感上善待基层民警。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阶层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却面临着农民工参与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等诸多实际问题。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并完善相关制度,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按照江泽民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晓阳  吕强 《行政与法》2005,(11):111-113
地役权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体现了土地物权结构利用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在立法时应本着国际化、综合运用调整方法的原则,以德国法系的立法体系为参考,并立足本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地役权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与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上的种种争论,本文提出区分世界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价值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前者把人看成是世界万事万物的中心和世界运动变化的目的;后者则认为人类的中心地位是一种价值立场而不是一个自然事实.文章从哲学史的角度分析了两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演变,并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指出世界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虚假的独断论,而价值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一种必要的价值前提.走出环境危机的出路在于抛弃世界观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和价值观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的重要阶段,各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实践都给予很大关注。审前准备程序与庭审程序相比而言有着独立的程序价值.在程序功能上也与庭审程序不同。通过对审前准备程序进行功能分析,笔者认为其功能可以分为核心功能和具体功能两个层次。核心功能包括为庭审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促进审前纠纷解决两方面:具体功能包括争点的整理固定、证据的收集整理和固定、促进和解、抑制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诉累并降低诉讼成本等。  相似文献   
7.
王巍  唐晓阳  王学敏 《岭南学刊》2011,(1):30-33,43
乡镇政府事权、财权与职责的倒挂问题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深度改革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矛盾。2009年,东莞市以简政扩权为主旨的新一轮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在权力下沉、乡镇部门整合、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调整三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尝试。初步经验证明,乡镇政府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管理条块矛盾有所缓和。但是,乡镇政府的编制管理和专业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还需要进一步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普京当选总统意味着俄罗斯社会发展可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将以整顿和调整为核心内容,以稳定和发展为目标.普京实行新政可能使俄罗斯社会的发展出现不同于叶利钦时期的某些特征,这种差异的积累和效应将使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出现某些非叶利钦化趋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在剖析中西义利观区别的基础上,把义和利的内涵分别分解为私利、公利和正义、仁义等不同层次.然后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本质的考察,提出理解义利关系的三大理论原则第一,以私利为动力,以公利为目标;第二,以正义为约束,以仁义为引导;第三,以利释义,以义制利,义利统一.最后根据以上原则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义利统一的三个层次合理谋利即是义;增进公利即是义;自觉让利即是义.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日本法院在舆论监督的两大法律限制——事前限制与国家秘密,从原则上确认了表达自由和新闻监督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北方杂志》事件”和“家永教科书”等具体判例中,仍然采取相当谨慎的立场,政府在限制新闻出版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当宽泛的公共利益行使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