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6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益智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益智仁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AlCl3-NaNO2-NaOH显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益智仁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 nm.结果:在19.2~38.4 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5 1c+0.038 1,r=0.999 8;回收率为100.44%,RSD=0.51%.结论:该方法可靠、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益智仁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泡囊为载体制备丹皮酚乳膏,优化丹皮酚乳膏的制备工艺及制备处方,并考察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 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丹皮酚泡囊;用乳化法制备丹皮酚乳膏;应用控制变量法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并采用TP-6型透皮扩散实验仪,以大鼠腹部离体皮肤作为渗透屏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的累计渗透量来考察丹皮酚乳膏体外透皮吸收情况。结果 基于丹皮酚泡囊制得的乳膏在12 h和24 h的累积渗透量分别是丹皮酚原料药的1.1倍和1.2倍,在24 h时皮内药物滞留量是丹皮酚原料药乳膏的1.26倍。结论 基于丹皮酚泡囊制得的乳膏在有效期内各时间段的体外透皮吸收高于原料药乳膏,且丹皮酚泡囊乳膏的皮内滞留量明显高于丹皮酚原料药乳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建立绿萼梅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绿萼梅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 μL,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9个色谱峰构成绿萼梅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 采用UPLC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的特点,可为绿萼梅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出发,针对当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设计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较为客观地反映教学的情况,合理评定学生成绩,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及比较菊花、茎、叶的绿原酸含量,为菊茎、叶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甲醇回流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甲醇(82∶1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8 nm.结果:不同品种的菊叶绿原酸含量均高于菊花,菊茎中含量最低.结论:应进一步利用菊的茎叶,充分实现菊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苓桂术甘汤的水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苓桂术甘汤中肉桂酸含量及干膏得率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 h.结论 该提取工艺由于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苓桂术甘汤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盐巴戟天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巴戟天炮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取巴戟天于80ml/L的食盐水中浸泡20min,蒸15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制定巴戟天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体外研究烘干过程中酶对亳菊总黄酮成分的影响,为亳菊产地加工和炮制工艺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模拟亳菊烘干过程,采用β-D-葡萄糖苷酶酶解亳菊总黄酮,以金合欢素、芹菜素、木犀草素3种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分析酶解反应对3种黄酮苷元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酶解反应后,亳菊总黄酮中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合欢素3种黄酮苷元的含量升高。结论 β-D葡萄糖苷酶可酶解亳菊中黄酮类成分,使其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亳菊总黄酮是烘干过程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睾丸组织Catspe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质量200~22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生精胶囊组,五子衍宗丸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采用连续灌服雷公藤多苷8周的方法复制少弱精子症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给药4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tsper1蛋白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atsper1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睾丸组织中cAMP含量。结果 生精胶囊和高剂量五子衍宗丸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睾丸组织中降低的cAMP含量以及升高睾丸组织中降低的Catspe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促进Catsper1蛋白表达并参与cAMP-Ca2+正反馈可能是五子衍宗丸提高精子质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菊茎叶总黄酮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探究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1批菊茎叶总黄酮样品的指纹图谱;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法及血浆铁离子还原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17个共有峰的菊茎叶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认其中11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886。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其中11个色谱峰关联度均大于0.9,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个色谱峰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表明菊茎叶总黄酮与抗氧化活性有重要相关性。结论 共有峰6(山柰酚-3-O-芸香糖苷)、峰11、峰12(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峰13(木犀草素)、峰15与抗氧化活性密切相关,初步推测为菊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