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9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7年7月26日颁布并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9条首次确立了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召回制度为何建制,其存在的根基及其体系的支撑,都需要证成。以"效率"的角度从法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得出结论,食品召回制度对于"外部性"的有效处理,实现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2.
法律方法以促进"正当性"判决的获得为目标,而依据解释学及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理论,判决的"正当性"来自于相关主体的共识。运用共识理论可以对具体司法过程做出融贯性解释,并可得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How do actors come to contest previously uncontested background ideas? This is a difficult question to ask. On the one hand, deep backgrounds seem to be too foundational for actors to transform. Their political efficacy appears to end where ideas constitute their efficacy in the first place. On the other hand, ideas must not be reified. Even deeply taken-for-granted ideas do not always stay the same, and agents have a lot to do with these changes. In ord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draw from social theory and rhetorical studies. We conceptualize the deep background as nomos, and the more easily accessible background as endoxa. We then proceed to identify three sets of conditions that make nomic change possible. These relate to opportunity, message, and messenger. Nomic change becomes possible when the need for something new has become widely established and a supply of new nomic ideas is easily available (opportunity); new nomic ideas are ‘smuggled’ into more orthodox and widely resonating arguments (message) as well as rhetorical encounters in which these arguments are made; and advocate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interlocutors (messenger). A plausibility probe of nomic contestation about nuclear governance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is framework.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品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云蔚 《现代法学》2008,30(1):166-172
信息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其提供者是否应当承担类似于有体物产品责任的严格责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尽管信息产品具备大规模生产、大批量流通等导致严格责任的属性,但对言论自由的威胁、对无限责任的担忧使得信息产品的严格责任目前只能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成立。事实性、应用型信息的作者应就产品存在的缺陷对受害人的损害承担过错责任,出版者、发行者应就产品存在的缺陷对受害人的损害承担严格责任。  相似文献   
5.
行政规划是对未来蓝图的设定,整体上是一个永续循环的过程,规划的变更有其正当性.行政规划变更的程序规制涉及到规划变更程序模式选择和正当程序两个基本问题.<城乡规划法>用专章规定了规划修改.该法改变了原来<城市规划法>中规划变更程序模式,有反恩的余地.信赖保护原则对规划变更有规制的作用,但并不支持一般、抽象的请求权.规划变更虽然是对相对人未来权利义务设定的变更,但在具体的强制性规划变更中,可以现实地改变相对人的权益,实践中已经出现了针对规划变更进行诉讼的案例,为司法规制的发展探索了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在正义、平等和效率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质疑,因此其正当性只能是一种有条件的和有限度的。只有在为达成一定的社会目的、实现机会平等和克服公司自治局限性的意义上,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才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7.
从为财产权提供正当性的几个代表性学说人手,重点选取洛克的自然法理论的劳动学说和黑格尔的财产权自由意志理论作为讨论的依据,在分析两大学说的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它们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性和有限性,从哲学层面上思考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存在了几百年历史的法律制度的理性与正当性.以此为依据,指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法学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如何通过理论上的完善使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知识产权体系化问题得以统一,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其中的逻辑联系点.  相似文献   
8.
犯罪规定的正当化理论在刑法学中至今仍无一席之地,犯罪规定的正当化问题或者湮没于刑法的机能之中,或者在刑罚的正当化理论中若隐若现,即使在罪刑法定主义的时代呼唤下,它也仅有微弱的回应。这是刑法裁判规范优先观念的产物,建立市民刑法,应树立行为规范优先的理念,重视犯罪规定的正当化问题,为此必须转变观念,必须反思法益之概念。  相似文献   
9.
肖伟志 《河北法学》2006,24(7):124-129
价格歧视属于企业价格决策的一种,而价格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和竞争环境.而价格歧视又是竞争法规范的对象.为了将与竞争法目标相容的和不相容的价格歧视区别出来,除了其他规则之外,美国和欧共体的竞争法还确立了应对竞争的抗辩,被控方可据此推翻指控.比较美国和欧共体竞争法中的有关规则,分析两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针对我国未来反垄断立法中的禁止价格歧视条款,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申 《现代法学》2012,(2):21-34
法律作为一门独立的体系知识而与其他知识区别开来是人类社会分工及知识分化的必然结果。法律知识具有其内在价值,对于法官来说,法律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自为的目的。法官的知识就是对于正义等理念的沉思。法官必须具有将抽象的法律规范同特殊的个案事件联系起来的司法技巧与方法。法官必须要精通法学领域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论修养。法官的司法实践必须以法律知识为前提。法官既是法律知识系统,同时也是司法行动系统。确认法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法官应该理性地思考,在现代法律规范中,所有的规定都应该与人类理性的基本价值、人类行为的实践合理性等基本要求相一致。确认法律必须体现自治的原则。法官要力求达到掌握最完全的法律知识,力求达到最高层次的法的确定性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