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对于疑罪问题的认识还不统一,但并非没有达成理论共识的可能。我们应当在法治思维的指引下,对疑罪从无中涉及的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何为"疑罪"以及遇到疑罪时如何处理等三方面的问题进行重新界定,在法治的正当性基础上达至共识。  相似文献   

2.
判决理由的概念和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判决理由是法官对其所作出判决(决定)的正当性进行解释的一种诉讼活动。司法正义是其本质。正当性即合法性和合理性是司法正义的具体表现。判决理由具有沟通、劝服和逻辑三大功能。在当今世界上,判决理由已成为审视一国司法公正和政治民主程度的窗口,也是国家与社会进行沟通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对于夫妻一方将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的行为,司法实践中有的判决无效,将赠与财产全部返还或收缴归国家所有;有的判决有效,不必返还;有的判决部分无效,返还一半财产。婚外同居行为与赠与行为是两个独立的行为,应该考察赠与行为所附条件的正当性与否以及赠与财产在夫妻共同财产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赠与行为的效力,从而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对于夫妻一方将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的行为,司法实践中有的判决无效,将赠与财产全部返还或收缴归国家所有;有的判决有效,不必返还;有的判决部分无效,返还一半财产。婚外同居行为与赠与行为是两个独立的行为,应该考察赠与行为所附条件的正当性与否以及赠与财产在夫妻共同财产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赠与行为的效力,从而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司法判决既是一项技术性作业,也是一个多元价值整合过程。在法治社会中,判断个案判决之正当性的首要标准,是判决依据的合法性。唯有凭借基于内部视角的合法性标准,才能实现法律对司法过程和当事人的拘束、对公众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引导。但在疑难案件中,法官必须结合基于外部视角的合理性标准,才能得出正确的判决。由于合理性标准关连着主观性和语境性,因此基于合理性标准的疑案判决,必须接受客观性标准和融贯性标准的拘束和检验。裁判依据的合法性、合理性、客观性和融贯性,是衡量判决正当性的四个规定性要素。  相似文献   

6.
判决推理不单指从前提(即法律规范和案件事实)到结论的推导过程,而是法官运用各种法律理由论证特定法律判决行为尤其是判决结论的证明过程。判决推理的主体限于法官,它是法官围绕判决活动而进行的逻辑思维活动,是一种实践推理,是一种寻求判决理由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证明活动。  相似文献   

7.
"Aereo案"是长期困扰美国版权司法界的一大难题,新技术环境下如何理解和适用传输条款是解决本案的关键。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却对此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判决。美国联邦第二巡回法院遵循"Cablevison案"所确立的传统规则而承认了Aereo公司行为的正当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却通过首次确立"类似有线电视系统"标准将Aereo公司的行为纳入"公开表演权"的规制范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这一判决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判决的认定,但并不违背"基于意志"的行为规则,而且也符合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行法律的解释方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惩罚性赔偿制度已在立法实践层面达成基本共识,但其理论发展仍然面临深刻的解释困境;一方面与传统民法的"同质补偿"、"损害填补"原则相冲突;另一方面,制度实施中一直遭受"私人执法"的误读,存在着正当性质疑。惩罚性赔偿因袭英美法实用主义的演化路径,难以在公私法划分的法律理论中获得完整、自洽的解释。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研究不应当囿于狭隘的部门法划分,必须深入至社会实践层面考察,并循此规律进行制度设计和立法扩展。  相似文献   

9.
法官自由裁量权几乎在每个案件中存在。为了获得当事人的认同,减少案件质疑,自由裁量权的正当性尤其重要。分析"华人网络第一案"黄静案可以看出,正当程序和判决的合理化说明是其两个基本条件,而且这两个条件处于一种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西方法律推理理论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法律推理使法官对案件作出判决时摆脱主观臆断,强调判案过程的理由说明和正当性证成,增强了法律的一致性,所以法律推理是法律逻辑运作的核心内容,法律推理可分为分析推理和辩证推理,法官在法律运作过程中综合运用两种推理模式以达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紧急避险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成共识,但对于紧急避险正当性根据还存在诸多争议。通过对阻却违法说、阻却责任说和综合说的对比和分析,得出以法益衡量说为基础、期待可能性说为补充的综合说是大陆法系紧急避险的正当性根据。而对于我国,考虑到犯罪构成体系和伦理规范,采用利益优越说解释紧急避险正当性根据不失妥当。  相似文献   

12.
"留置"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12项调查措施中的"新生事物",因其可能涉嫌侵犯被调查者人身自由而饱受正当性非议。从反腐斗争现实出发,贪腐案件呈现出与普通违法犯罪案件不同的特征,故"两规"作为事实性存在有现实基础,但须以"留置"取代"两规"的法治路径革除其适法性不足等弊病。"公职人员权利克减"、"公法契约"、"特别权力关系"等宪法学原理可作为论证留置措施正当性的理论基础,但探讨其时应放置于我国本土政治实践,以"党委领导"、"合署办公"、"党管干部"等中国特色治国方式加以审视。任何偏离本国实践、简单套用既有理论和政制的研究,都难以为留置措施正当性讨论提出实效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环境权理论、环境正义理论和国际义务理论证明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正当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世界主要国家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以促进低础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环保法律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环境公益诉讼的奖励是国家对提起公益诉讼并促使诉讼主要目的达成的私人原告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赞许和鼓励。该制度在经济学、管理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法学理论层面存在正当性,从我国的法律、经济和文化的具体情况来看也存在必要性。私人原告只有在判决胜诉、善意调解和起到催化剂作用三种情况下才有资格申请奖励。该激励制度一方面是通过经济上的刺激,另一方面是通过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来解决目前"无案可审"的局面,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行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传统行政法理论下,行政权的正当性源于立法权的民主正当性。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行政法治发展的需要,行政权正当性理论发生了变迁,推动了行政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行政法治具有重要法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司法裁量中法官的道德情感不可避免,且可在社会契约理论中寻找到其正当性根据。司法裁量中,法官通过判决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感可作为正义冲突时的价值导向,引领公众的生活目标。但司法裁量中法官的道德情感也存在消极性,我们似乎只能寄希望于法官个人素质的提高,以保证法官的道德情感的发挥是在遵守法律规则的前提下运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公益诉讼的奖励是国家对提起公益诉讼并促使诉讼主要目的达成的私人原告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赞许和鼓励。该制度在经济学、管理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法学理论层面存在正当性,从我国的法律、经济和文化的具体情况来看也存在必要性。私人原告只有在判决胜诉、善意调解和起到催化剂作用三种情况下才有资格申请奖励。该激励制度一方面是通过经济上的刺激,另一方面是通过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来解决目前"无案可审"的局面,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行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法治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完善法律论证方法对司法裁判的制约。法律论证的根本目的是证立司法裁判。司法裁判要成为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结果,必须具备客观性;要实现客观性,则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要素:真性、正当性和合法性。对真性的要求体现了人们对真理的寻求;对正当性的要求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实践的正义追求;对合法性的要求体现了规范性的要求。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对这三者的实现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含糊性,因此需要在法庭场域内使得客观性通过论辩得以呈现,以期获得某种程度上可以被人们把握的、能够排除某些因素干扰的判决结果。同时论证真性、正当性和合法性,需要支持性的理由,对支持性理由的客观性的接受,强化了作为论点的客观性,并因此实现了可接受的判决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兼论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改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现有再审制度下,案外第三人在因生效判决错误而遭受不利时,很难对自己的合法权利进行救济。第三人撤销之诉就是程序法上为保护案外第三人利益而进行的程序安排,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确认这一制度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国家监察法的制定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得职务犯罪追诉的事实调查与审查起诉以及对物追诉与对人追诉都面临关系重构。制定职务犯罪刑事特别程序,理顺监察调查与审查起诉衔接,缺席审判与判决前财产没收适用位序具有理论、立法和实践正当性。通过确定监察调查与审查起诉管辖衔接,完善强制措施适用对接,规范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察调查机制,强化补充调查协调配合等方面入手,形成调查与起诉有效衔接的案件事实调查追诉程序。通过明确缺席审判适用位阶的优先性,和判决前财产没收实践适用的优先性,确立不到庭审理程序的适用位阶与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