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64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各国政治   846篇
工人农民   1695篇
世界政治   26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19篇
法律   14575篇
中国共产党   44533篇
中国政治   55460篇
政治理论   11210篇
综合类   18875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1286篇
  2022年   1130篇
  2021年   1914篇
  2020年   1917篇
  2019年   1040篇
  2018年   539篇
  2017年   1009篇
  2016年   1908篇
  2015年   3110篇
  2014年   10387篇
  2013年   13050篇
  2012年   15918篇
  2011年   15186篇
  2010年   13998篇
  2009年   13424篇
  2008年   13303篇
  2007年   8682篇
  2006年   8334篇
  2005年   5931篇
  2004年   4767篇
  2003年   4405篇
  2002年   4188篇
  2001年   3199篇
  2000年   2598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举旗定向,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2.
3.
4.
一流大学的建立需要以一流人才的培养为基础,而提高优秀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作为在高校党建中的新课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数据的分析,选取7个胜任力因子作为建构优秀学生党员胜任力模型的基础,按照核心、中间、外围三个层次的考量,个人特质、学习与发展、自我实现为模型的核心层;人际关系、自我定位为中间层;沟通运作与专业技能为外围层。在模型建构完成后,可将其运用至优秀学生党员的选拔、绩效评价、培训与发展三个学生党员培育发展的全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产业发展的新型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的高端化。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来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工业化的逻辑。坚持工业化逻辑就是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从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两条路径入手,以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继续工业化及工业现代化为基本逻辑,在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进而构建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化逻辑的实现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未来新产业的发展;完善支持体系,创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下对社会生产力状况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之间的不协调作出的正确研判,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联系紧密,"人民"是贯通两者的主题与主线.社会主要矛盾新概括明确了新时代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新阻力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同时也指明了人全面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与日俱增的新要求和新诉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向往,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进程中不断开辟人的全面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中层出不穷的"闹大"是公共治理状况的一面"镜子",也是转型时期政策议程建构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对2003-2019年发生的40个"闹大"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级(层)政府支持是"闹大"成功的必要条件。推动"闹大"成功的充分条件组合共有八种,可具体归纳为制度框架使用模式、集体施压模式、专家引导模式和暴力强推模式等四种解释模型。公民"闹大"成功是多个条件组合的结果,在核心条件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适当的辅助条件更容易触发政策议程,推动问题解决。文章为公民"闹大"的行动逻辑提供了新的因果解释机制,也为理解形形色色的"闹大"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8.
全球环境治理从启动伊始就与制度建设相伴相生.全球环境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关机制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国际机制赋能全球环境治理,重塑国家治理行为,为全球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逆全球化现象出现、治理领域日趋扩大、大国博弈不断升级等情况下,全球环境治理暴露出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而碎片化的国际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制度建设中,经历了由被动参与到主动贡献、再到积极引领的演进历程.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愈加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9.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通过全党上下艰苦努力,贫困群众按时实现脱贫摘帽,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工程。  相似文献   
10.
问责目标的整体性、问责过程的有序性以及问责标准的统一性是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的根本特性。基于目标管理过程分析框架,以整体性绩效责任目标的实现为中心,构建了包括绩效责任目标确定、目标执行、目标评估、目标反馈和目标改进五个环节的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基本框架。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应用检验,证实了该基本框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实践中也有助于增强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