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5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127篇
世界政治   3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篇
法律   5540篇
中国共产党   2263篇
中国政治   3901篇
政治理论   876篇
综合类   158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532篇
  2014年   1314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288篇
  2010年   1220篇
  2009年   1230篇
  2008年   1339篇
  2007年   897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面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面试是一个有明确目标诉求的场合,求职者自然希望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笔者在以前听过这么一句话: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这句话直接地概括说明了外在形象的重要性,但也说明了心理特征,特别是人格特征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罗森伯格于1968年通过研究发现,人们会在交往过程中根据交往对象的能力特征(主要表现为智力特征)和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特征)来对交往对象进行归类。  相似文献   
2.
程旭丹  赵伟 《人民司法》2021,(8):102-107
【裁判要旨】民商事审判中对股东相应行为是否属于抽逃出资需以侵权行为四要件为框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相关规定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三)》]第12条有关抽逃出资的典型列举+兜底规定,采取与认定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相同的举证责任分配路径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3.
4.
习近平 《实践》2021,(3):4-11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5.
家事纠纷具有较强的伦理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仅要依照法律规定,还要考虑到家庭伦理道德,将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作为审判目的。人民法院要以伦理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以伦理判断赡养义务的有无,做到法理和伦理的统一、事理和情理的统一,维护家庭伦理道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7.
铁路改革过程中,企业的重组、合并所带来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碰撞,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改革的深化。在铁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使铁路企业的合并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一、尊重文化差异,形成文化融合发展强势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凝聚全员合力。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系统大力度合并重组,整合为新的单位。原来各单位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干部职工价值取向的差异。因此,要想尽快统一凝聚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释放出最大的战斗力,就需要我们在深化铁路改革过程中寻…  相似文献   
8.
联合课题组 《求知》2006,(10):36-38
一、和谐要讲原则 企业和谐,不是表面上的和和气气或无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要讲原则”,这是通过总结合资企业发展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成熟的企业合资合作经验和完善的政策规定,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把和谐理解为无原则的“合作共事”,怕与外方发生矛盾而无条件地服从,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有的中方企业经营者只考虑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在员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敢站出来为员工讲话,怕因此而影响与外方的关系,造成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企业内部矛盾凸现、问题重重。这些深刻的教训表明,构建和谐企业,不能不讲原则。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以国家、企业和员工利益相统一、相兼顾为原则,以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为前提,用发展的大目标去化解矛盾、调解分歧、凝聚力量:要区别中外双方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确立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次允许律师在刑事审判前阶段参与诉讼活动,这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但随后出现的律师“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以及“取保难”和“维权难”又使得这一进步大打折扣。笔者试图以律师会见权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这几难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发现在刑事审判前阶段,只有侦辩或控辩双方,而无中立的第三方存在,法院只是在审判阶段才开始其诉讼活动。那么,律师在审判前阶段,向谁辩护?又有谁来倾听呢?  相似文献   
10.
唐峻 《精神文明导刊》2006,(9):59-59,61
企业文化的概念源自于欧美国家,是欧美国家在治理企业过程,超越管理体系和制度时运用的一种手段。欧美国家是以制度为基本的社会体系,从而也形成了公司治理的规范体系。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约,它可以让员工达到公司对员工要求的一个基本底线。随着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公司进入成熟期,管理者开始意识到用纯粹的制度来管理员工,就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发现,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