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我国沿边地区参与跨境次区域合作面临的边界效应,可对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体化程度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沿边城市大多是内陆城市、对外运输基本靠陆路运输的特点,除了直线距离,还通过引入实际陆路距离和实际海运距离变量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研究发现,各个距离变量中,以实际陆路距离衡量的边界效应值最高,不同跨境次区域间边界效应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另外,国内外GDP、城市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便利度、城市行政级别也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为例具体探讨沿边地区对周边国家开展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正成为扩大中国西部"内陆沿边开放"战略实施的最为重要的路径选择,也是打通新南方丝绸之路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举措,它对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新战略以及推动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印缅孟四国在贸易结构、产业格局和互联互通上其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具备开展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基础;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理论价值则在于实现跨境次区域价值链再造与跨境次区域产业结构协同优化升级;而创新区域协作机制、搭建贸易投资产业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开展金融、能源、人文等领域合作则成为推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3.
跨境(边境)经济合作作为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的一种战略选择,目前正在中国沿边地区兴起,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拟理性分析跨境(边境)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推进跨境(边境)经济合作的若干对策建议,包括:将跨境(边境)经济合作纳入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加强周边国家国别性研究等,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二战以后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而广泛出现的一种区域合作现象,这种区域合作是边境区经济行为体的互动过程,受国家边界的影响强烈。从边界的经济属性上分析,边界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可归纳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总地看,国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经济行为体对外部市场拓展的愿望使各国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这是一种趋势,会不断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其转化的动力机制来自于参与合作各方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沿边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浪潮。广西既沿海又沿边,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在全国沿边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将打造东盟合作高地;广西边境线是中国的"黄金边境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沿边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浪潮将给广西与台湾拓展合作新空间带来新良机,桂台可在跨境旅游、口岸经济、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开拓东盟市场、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拓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把桂台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崛起,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经济互补为基础的沿海域型合作模式;二是以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的沿边型合作模式;三是次区域或增长三角型合作模式。这三种合作模式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虽然目前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中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合作仍会稳步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在下世纪初,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西南沿边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的重要枢纽,紧紧抓住推动设立凭祥沿边开发开放国家重点试验区以及推进建设中越凭祥—同登跨境合作区等新的战略机遇,坚持贴边发展,跨境合作,打造中国—东盟陆路物流枢纽,务实推进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双方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盟已成为中国地方政府重要的外部经济合作伙伴,参与中国-东盟合作是带动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我国地方政府对中国-东盟合作的参与历经了被动落实政策、主动作为和央地协力加速三个阶段,具有多样性、非平衡性、竞合性和影响双面性的特征。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对周边外交高度重视,加强央地协力、加大对不同地方政府利益和角色的协调与平衡、强化地方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意识以及充分调动沿边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将是地方政府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发展趋势,也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云南在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实现了对外开放的大跨越,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端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尤其是沿边开放)的前沿。主要成就表现在:逐步探索适合云南省情的对外开放方略;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不断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快速发展等方面。目前,我国及我省的对外开放又处在一个新的机遇期,如何谋划新的对外开放方略,将成为我们今后对外开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里边就包含了对外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已被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理论,涵义是十分深刻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理论的指引下,我国已经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陆地边境)——内陆城市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笔者曾多年从事边境贸易及沿边开放的研究工作,两次参加全国性的沿边开放方面的研讨会,1995年,又到边境县从事了一年多的边贸实际工作,深刻体会到,有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理论,才有我国沿边地区如今对外开放的大好局面.因此,谨以此文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在这一框架下的多区域合作是属于制度性一体化的合作,而且是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合作主体的区域合作。政府作为这一合作进程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协调者,是区域合作的主要行为体。本文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政府(主要是我国中央政府和广西区政府)在这一合作进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广西开放带动战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态势及面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胜  李霞 《亚非纵横》2008,(3):43-48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正迈入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期。中国中央和相关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并参与这一合作进程,为实现次区域的整体和谐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需引起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蒙古国一直较为重视并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是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和大图们倡议合作机制积极参与者。东北亚次区域跨境经济合作需要蒙古国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我国积极推动的多条欧亚路桥通道均需通过蒙古国,因此我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也必须充分考虑蒙古国的相关战略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沿边地区在21世纪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为此,文章提出,把建立区域经济市场作为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重点发展东北亚区域市场、中亚区域市场、东南亚和南亚区域市场,并针对我国沿边地区利用外资数量小,且多属小项目的不足,提出重视鼓励沿边地区公司、企业对周边国家投资的问题;强调发展沿边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好“外开”与“内朕”的关系,沿海与沿边地区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边贸与地贸、大贸的关系,现汇贸易、易货贸易及各种贸易方式的关系,并对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提出了体制保障措施和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沿边金融改革工作逐步推进,各项经济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广西金融市场开放开发程度深化,跨境资金流动明显出现连续增长趋势。但是,广西仍处于沿边金融改革开局阶段,短期巨额的跨境资金流动将对沿边金融稳定和沿边金融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产生较大负面冲击。本文分析广西跨境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现状,深度剖析沿边金融改革背景下,广西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管理的不足之处,紧密结合广西金融改革实践和沿边经济金融发展特点,预测未来广西沿边金融改革跨境资金流动管理趋势,为沿边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稳定和有序的金融环境,助力广西深化对外开放交流和区域经济提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倡议,有助于搭建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地区,自然障区面积较大,不利于宏观化的区域性开发,因此应注重中微观领域,从推进跨境次区域经贸合作入手,“以点带面”地推进整体开发。从这个意义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典型的跨境次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理论”是中国与中亚、南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支撑。本文旨在从当代经济新区的开发规律来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跨国合作路径,关注基于边界的次区域经济区的培养,对国家间信任以及国际合作的助力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通过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实施开放策略。在此方针下,珠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这两个主要的沿海经济区已经发展起来。这两个地区都是在政府规划和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通过扩大经济联系发展成为大型经济区的。例如,珠江经济区就发展了“9+2”合作框架(9个相关省份加上香港、澳门)来促进次区域间的合作和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也已经建立起了跨省市的联系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次区域合作的兴起既为各国地方政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向地方政府提出了挑战。因此,地方政府如何发挥自主性,推动次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从现有理论以及国内开展次区域合作所积累的经验出发,重点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四川-西藏与南亚国家次区域合作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一直努力探索增强、深化对俄经贸合作途径,并取得巨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2014年黑龙江省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跨境铁路大桥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政府积极促进经贸合作、扩大能源合作,为黑龙江省对俄开放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