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昔日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有的却成了今天的盗窃犯罪嫌疑人 ,这是一件令全社会感到惋惜的事情。我们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 ,对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之关系探析雍自成/《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提要:社会思潮作为社会范围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意识,它必然对社会成员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青年大学生所受的影响又必然是巨大的。与之相联系,青年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其他社会成员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十大犯罪挑战李贤华/《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第3期提要:二十一世纪,世界将面临以下的犯罪挑战:毒品泛滥、跨国犯罪、生化恐怖、网络恐怖主义、绑架勒赎、海盗横行、贩卖难民、宗教狂热、克隆技术滥用、腐败。美国对违法…  相似文献   

3.
差异接触理论最能解释澳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之所以违法,是因为在其行为的学习过程中,学到较多破坏法纪的理念而较少守法的理念;在与亲密团体的接触中,他们会被塑造,学习对某一特殊社会行为下定义,变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澳门的偏差和违法青少年有较多的黑社会朋友,与黑社会朋友来往也很多,他们也容易受朋辈的负面影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子女的“偏差行为”及“违法行为”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洗钱罪是新刑法增设的一个新罪名。根据刑法第191条的规定,洗钱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掩饰、隐瞒特定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行为。据此,笔者认为,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那么,司法实践中应如何认定洗钱罪呢?笔者从本罪的特征上来进行简要分析。一、洗钱罪的犯罪客体洗钱罪的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洗钱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由于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联系非常紧密,在此,一并对洗钱罪的犯罪对象进…  相似文献   

5.
人生观 ,是人们对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大学生 ,被称为天之骄子、世之宠儿的特殊社会群体 ,其人生观一直备受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因此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抓好对大学生人生观的研究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竞争的残酷。那么,现在抬头看看就业形势的严峻,笔者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大学生们就业时的“惨烈”竞争一点也不为过。然而,大学生们是受到社会百般宠爱的天之骄子,怎么会落到现在这样求职无门的境况?是社会不喜欢大学生了?还是学校没把学生教好?抑或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殿朝 《理论月刊》2010,(2):180-182
在校大学生齐大伟因实施招生诈骗犯罪行为而被判刑入狱,在对他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从“社会腱”视角,剖析了该案中隐含的大学生非法经商、“读书无用”和大学生不健全的自我控制系统等问题与大学生犯罪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一“社会腱”的断裂导致了大学生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本来应该是“天之骄子”,是“高材生”的代表,是知识分子,然而,近些年以来,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屡屡出现,使得许多人开始关注大学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说“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必然是违法”?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可以分为严重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通常指触犯刑法的行为,这种行为构成犯罪,属于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是指犯罪以外的违法行为。要具体理解“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必然是违法”这个问题,必须搞清:什么叫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及其联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法律常识》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与犯罪的联系等知识。我认识到:做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我们既然要守法,就必须知法,要知法就必须学法。但是,也有的人认为学不学法律与已无关。由于不学法,  相似文献   

11.
张婷婷 《人民论坛》2014,(5):119-121
社会转型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大与社会就业不协调发展造成了大量学生毕业后待业的状态。学生在待业状态产生了诸多不安定因素,特别是大学生犯罪问题。文章针对大学生的犯罪问题展开深层次的分析,欲探讨建立和完善待业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法律在国家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但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要制裁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制裁违法犯罪,是我国法律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能。本课着重介绍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犯罪要受到怎样的处罚,从而使学生认识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罚犯罪的有力武器,它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认识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青少年要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本课在上册“国家与法律”的板块中是最能体现国家强制力…  相似文献   

13.
犯罪人格的界定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人格是具有危险性的一种人格类型,是指因长期与违法生存方式相伴或长期与违法犯罪人员接触,即由于后天负面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这类犯罪人冷漠、残忍,大多有犯罪前科,虽经刑事处罚但不思悔改,继续重复各种犯罪.他们虽在犯罪群体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是许多恶性案件的主体.他们是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4.
殡葬,环卫、博物馆……这一个个特殊行业,一直被人们视为“清水衙门”,但是近年来这些行业发生的贪污腐败贿赂犯罪,不仅屡见不鲜,而且还在迅速攀升。“清水衙门”水不清,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社会危害性一直被视为犯罪的本质特征.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对该提法展开了全面的反思和批判,社会危害性也在争议声中走过了十多年.应当说,对社会危害性的反思,是犯罪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需要.但从整体上看,社会危害性并非无懈可击,在说明犯罪的实质方面,它必须借助于规范违反说才能得以说明.因此,直接将规范违反说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解决这一争议的最终出路.  相似文献   

16.
违法是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在我国,有许多种法,如宪法、刑法、婚姻法、森林保护法、以及交通法规、治安管理法规,等等。一般来说,凡是不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或者作了法律所禁止的事,都属于违法。犯罪触犯刑法,是性质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因此,人们常常把犯罪以外的违法行为,统称之为“一般违法行为”,或称之为“违法”。犯罪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都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二者在危害程度和处罚方法上,  相似文献   

17.
不健康文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大部分表现为间接影响。未成年人接触不健康文献的年龄段集中在 12周岁~ 16周岁 ;他们喜欢接触描写凶杀、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不健康文献 ;所接触的不健康文献既有合法的 ,又有非法的 ;主要通过影院、录像厅等场所接触视听型不健康文献 ;他们接触不健康文献后有强烈的模仿愿望 ;加之管理者对其管理不力 ,致使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天之骄子大学生们回乡任村官的故事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的吸引人们的眼球了,人们早已经把它当作现今社会建设日益深入过程中的一件普通事情了。在我国迈向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如何做好我国老年人社会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越发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一直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着光明的前途。可以说,大学生有着较强的优越感。然而,许多大学生却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卑源于人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挫折感,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以一种负性的情绪状态表现出来。大学生的自卑情结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成长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的出现,是各种利益背后博弈的结果。虽为无夺之举,却也掩盖不了其违法本质,在涉嫌就业率欺诈的同时,尚构成对受害大学生姓名权、就业自主权等权利的侵犯,需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