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既指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于中国独特时空背景下的宪法学,同时也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所进行的宪法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权力来源理论和国家权力关系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围绕这一理论核心形成了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理论、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理论以及宪法运行理论等主干理论。中国宪法学知识体系展开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了宪法学的范畴体系、理论容量、方法论取向和学者的理论思维模式。社会科学宪法学的繁盛和宪法解释学的初步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研究的方法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因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条件下,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总结改革开放新时期司法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在反思国内外各种司法理论并借鉴其科学成分的基础上,我国基本形成了概念明晰、系统完备、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体现社会主义司法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司法理论体系。从理论认知与实践导向的双重角度,可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划分为核心理论与基本理论两大层面,核心理论包括司法本体论、司法价值论、司法政策论、司法程序论、司法文明论,基本理论包括司法制度论、司法职业论、司法模式论、司法改革论、司法公信论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宪法、宪法学的发展及宪法学课程建设产生政治性影响。宪法学课程要走出困境,要建构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就必须强化和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法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包括市场经济理论、社会本位理论、国家干预理论、经济法本体论和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理论,它们密切相关、逻辑统一、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体表现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法活动和法学教育。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总结和提升,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依法执政理论、依法治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最初可追溯到"中国特色",以后又依次经过"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演变成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又是一系列概念演变的逻辑必然,同时也是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概念总结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理论对于实践总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巨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才不断前进,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巨大理论指导意义,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深化认识、学习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时代课题,并逐步作出科学的回答,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事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宪法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急速发展与嬗变的历史时期,频繁而热烈的学术争论是其显著标志。基于宪法学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的学术史考察发现,这20年的宪法学研究呈现出一条以"反思与重述"为基本特征的学术演进脉络,以及研讨主题和范式的两次转换与嬗变。面对持续的社会转型与国家制度建设,中国宪法学需要立足宪法文本和宪政实践来寻求新的共识,发展出一种能够解释中国问题,弥合事实和规范之间缝隙,指引中国宪政建设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检察学的学科使命与理论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春旺检察长指出:"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必须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①构建中国特色的检察学理论体系,是检察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重大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胆略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理论。这一论断的提出为法学尤其是宪法学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宪法的执行和遵守,宪法观念的普及和提高以及宪法学研究,提出一些想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韩大元 《法学家》2006,(1):49-52
一、宪法学研究概括 2005年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地方宪法学研究会、各法学研究机构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宪法学学术讨论会,探讨了宪法学理论面临的新课题.1.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和山东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泉城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权的宪法保障",有130多名学者提交了论文.与会者围绕"人权与公民权"、"人权的立法保障"、"人权的司法保障"、"人权入宪与依宪执政"、"人权公约的实施机制"等问题展开讨论.2.5月28日,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吴家麟教授八十华诞暨宪法学思想研讨会"福州市举行.与会学者系统地探讨了吴家麟宪法思想的特点与新中国宪法学发展的联系,并围绕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5.
吴岚 《法制与经济》2008,(24):17-18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宪法、宪法学的发展及宪法学课程建设产生政治性影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宪法学课程建设就是要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重新思考解决宪法学课程的理念问题、教学队伍的建设问题、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问题、教学条件与资源的利用问题,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宪法、宪法学的发展及宪法学课程建设产生政治性影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宪法学课程建设就是要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重新思考解决宪法学课程的理念问题、教学队伍的建设问题、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问题、教学条件与资源的利用问题,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总的主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三大组成部分以侧重点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子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理论体系”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将为国家知识产权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具体学科的理论支持,为其他与我国相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理论示范.从“是否有必要”、“是否有能力”以及“如何构建”的经验性思考和总体框架等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国特色"的全面理解关系到我们更好的对这一理论进行贯彻和实施,对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法治建设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