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任何一个公共政策的出台,无不涉及到群众切身的利益,其制定也必须充分征求民意,使群众的意见得到切实反映。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中作出的权威性公平分配。政府机构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种公平分配是通过机构和机制实现的,如果没有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和制度平台,那么,公平公正就变成一句空话。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政策制定如何充分体现民意?公众如何有效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这些都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
从政策的公共性来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政策问胚的现象与对策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策问题的显现源于社会公共活动自身的发展及其变异;对策研究则是从公共利益出发,以问胚导向为原则,以探索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是以本着解决问题为本而甚少牵涉个人价值,政策制定是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力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包括机构和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申滢 《前沿》2008,(7):59-63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利益多元化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国利益群体作为一种组织化的形式对中国政治过程尤其是政策制定过程产生的影响正日渐引发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对当代中国利益群体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利益群体活动的主要目的角度对利益群体进行不同于其他学者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当代中国利益群体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策主体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政策决策者对社会各阶层、群体问利益的调整过程,利益群体参与或影响政策制定过程可能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的有效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公共政策的出台,无不涉及到群众切身的利益,其制定也必须充分征求民意,使群众的意见得到切实反映。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中作出的权威性公平分配。政府机构作为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种公平分配是通过机构和机制实现的,如果没有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和制度平台,那么,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5.
叶大凤 《桂海论丛》2008,24(6):68-70
我国国内层面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迅速发展,要求我国的区域公共政策适时调整。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机构、政策工具、政策协调和监控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或缺失。我国应实施区域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从完善政策制度基础、调整政策目标导向、重构政策内容体系、组建区域政策管理机构、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重塑区域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6.
童立 《电子政务》2011,(12):23-28
简要分析了互联网快速发展与网络舆情的关系,以及网络舆情对制定公共政策的制约因素;指出网络民主决策能保证科学、公正、客观及可行的公共政策的出台,使得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认为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根据互联网的特点采取措施以正确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的定义纷杂多样,但无论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分配”,还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本质上是用来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公共问题的重大决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政策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各种公共政策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经济政策的出台.不仅要考虑经济背景,更要考虑到政治因素,政治决策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3,(8)
由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王绍光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青年学者樊鹏共同创作的《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一书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对2006-2009年间中国新医改政策形成过程的抽丝剥茧式分析,深度探究了中国中央政府如何制定重大公共政策. 该书作者通过收集大量政府公报、文件、报告等公开资料,通过对参与新医改决策过程的官员、政策专家、有组织利益团体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了新医改政策形成的全过程.书中发现,与以往相比,今天中国重大公共政策形成的参与方不再局限于党政领导人和各级官员,还包括智库、国际组织、利益集团以及普通群众.该书以决策的参与群体为线索划分章节,对决策过程中各方面的沟通机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述和梳理.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对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已不存在分歧,在现有技术平台下,如何从程序上使公民更有效地参与其中成为新的关注点.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政策问题形成、政策议程、政策评估以及政策合法化四个阶段中的公民电子参与程序进行论述;并对公民与政府双向沟通中各环节的公民和政府的参与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公民与政府的信息和意见沟通需要一个整合、规范,流畅的程序支持,并提出推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程序完善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区域公共政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而作的基本决策、承担的义务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组合。它对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区域公共政策的单一目标倾斜和孤立发展特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桎梏。因此,需从多维角度分析区域公共政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找区域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和制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提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智库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探究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智库,公共权力是一个重要视角。所谓智库,是指能在治理环境下行使相对独立的权力,并以专业、客观的方式为决策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提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建议的组织机构。但公共权力集中、闭塞和利益化的发展现状影响了智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独立性、公开性和客观性的实现。基于此,应合理下放权力,打破智库参与政策制定的封闭性;力求权力公开运行,保证智库介入政策制定的合法性;要制约权力使用,落实智库影响政策制定的公正性,最终提高智库制定政策的成效,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说,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特定的利益要求,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不管是特殊的或公共的,都要向利益表达客体提出.一个全面、准确、完整的利益表达信息输入过程有助于决策时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制定出符合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利益表达对改革中执政党政策、社会政策、公共政策以及行业政策产生重要影响,推动着不同层次政策的完善与科学.  相似文献   

13.
试论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担当着议题建构者、民意代言人、政策宣讲者及监督者的角色。但是不论是从参与政策过程的范围,还是从政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说,它都只是有限度的参与政策过程。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推进,处在行政隶属关系与市场利益机构双重利益结构制约之中的大众传媒,也面临着从高度政治化和组织化的传媒体制和传统向企业经营模式与理念的变迁,在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吴晓灵 《中国人大》2009,(16):22-22
国际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国家在今年年初出“重拳”,密集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今半年多过去了,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当前中国经济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未雨绸缪地对下一步的决策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日前.部分常委会委员对国务院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发表了一些真知灼见.也许能令我们对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是制定公共政策、增进公共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决策时的利益导向问题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对政府层级和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取向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基本能履行调节利益冲突的职能,也能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设计公共政策时,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即本文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利分配,只有在参与机制和决策机制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公共政策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代表公共利益,从而保证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分配。中国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结构,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治参与机制,保证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更加明晰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施雪华 《人民论坛》2012,(21):36-37
在财权与事权倒挂的"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不得不在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时从自身利益出发,替代、曲解中央制定的政策,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其事权压力障碍九政令不畅25.6%的受调查者选择"政令不畅",该项得票率列科学发展十大障碍第九位表现:近年来,中央制定了不少好政策,然而,很多政策付诸实践后的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症结:主要在于政策执行阶段出现了偏差,即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用自己的一套政策替代既定政策,对符合自身利  相似文献   

18.
林丽群 《传承》2008,(20):116-1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全球化、信息化迎面而来,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群体日趋多元化。所有这些都对我国政府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重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全球化、信息化迎面而来,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群体日趋多元化.所有这些都对我国政府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重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公共政策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星 《学习与实践》2010,(9):114-119
高风险社会扩展了公共政策的传统边界,改变了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收益一风险”之比将取代“成本一收益”之比,成为新的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即最多的利益相关群体可接受的政策才是好政策。因此,重大政策决策出台或重大建设项目审批之前,应当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为此,就要正确地解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地位、主体、方法、问责等问题。与客观存在的“风险-灾害-危机”的因果链条相应,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应包含“风险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灾害(应急)管理只能控制事态,危机管理旨在减少损失,风险管理才能消除隐患、杜绝危机。政策决策出台和重大项目审批之前,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就是政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