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欧作为一个整体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者,其经济实力雄厚,未来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一、西欧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70年代以来,西欧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据统计,截至1967年,西欧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仅为395亿美元,远远落后于美国(566亿美元),1982年增至2529.5亿美元,超过美国(2218亿美元),遥遥领先于日本(54亿美元)。近几年来,西欧的投资更有发展。据1986年底统计,西欧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已高达2863亿美元,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2599亿美元和588亿美元。预计到本世纪末,如无大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经济结构发牛的深刻变化,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高达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有8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1839.7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特别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境外投资12年增长近40倍,连续两年全球第三。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27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078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6600亿美元,列世界第11位;境外中资企业数超过2.5万家。2014年前9月,中企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继1981年度比上一年度增加将近一倍达89亿美元后,1984年度又突破100亿美元大关,1985年度进而扩大到122亿美元。近五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就相当于1951至1980年度三十年累计额(365亿美元)的1.3倍。亚洲是日本的重点投资地区。但近几年,日本对亚洲的投资出现了下降趋势而对美、欧的投资则大幅度增加。本文拟对日本对亚洲直接投资的格局与前景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是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出现转折的一年。此前,中日政治关系持续恶化,经贸关系却迅速发展,出现“政冷经热”现象。日本政府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以打经济牌回击中国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令中日经贸关系开始降温。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世界对华直接投资(不包括金融类)实际金额6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同期日本对华投资却出现罕见的30%下降。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6年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包括金融类投资)大幅增加,特别是对俄罗斯、印度、巴西投资成倍增加,相比之下对中国投资仅出现小幅增加。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23·8%,其中对欧…  相似文献   

6.
对外投资是一个古老的国际经济现象,经过数百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主导当今世界经济的一种重要力量。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对外投资,利用对外投资所带来的竞争上的优势,进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市场。对外投资已成为推进各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应有位置的加速器。印度自从60年代开始对外投资,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截止1989年底,印度对外投资总额累计已达12.13亿美元。印度已成为亚洲继“四小龙”之后的最大对外投资国之一。印度的法律,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向以严谨、细致、详尽而著称。其对外投资保证法律,受传统影响并采纳吸收了英、美、日法律体  相似文献   

7.
外国在印度市场上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印度的投资环境(一)外国对印度投资的有利条件1.印度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印度人口10亿 ,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 ,GDP达5200亿美元 ,人均GDP为504美元 ,近年来经济保持年均5%~6%的增速 ,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国家之一 ,其经济增长势头和市场潜力不容忽视。目前约有2亿中产阶级(人均收入在1400美元以上)①,劳动力成本较低 ,劳工标准不像发达国家那样严格 ,对环保没有特殊要求 ,有着和西方国家一样的政治制度 ,故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 ,印度将是最有潜力的国际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2.印度利用外资的政策有了新发…  相似文献   

8.
印度加快吸收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印度加快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罗晓向1996年6月,印度联合阵线在其《最低共同纲领》中宣布,印度需要并有能力每年吸收至少1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印度来说,这将是一个大飞跃,因为在1995—1996财政年度,印实际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仅近20亿美元。而后...  相似文献   

9.
核制裁下的印度对外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的对外经济一向不如出口导向国家活跃,1998年5月进行核爆炸后,又遭到美国和日本经济制裁,对外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为改善状况,印度进行了改革,调整和改善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关系。一、对外经济形势恶化(一)出口增长率下降,贸易逆差扩大据印度商情局的统计,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印度1996-1997年度进出口增长率全都下降,1997-1998年度情况进一步恶化,出口仅增长1.5%,进口增长4.2%,逆差增至67.99亿美元,其中印度对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额锐减4.23亿美元,对日本的出口…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印度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与印度经贸往来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额386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与巨大的贸易额相比,双方特别是中国对印度投资额并不高,可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为开拓印度这个世界潜在的第二大市场,也为提升中国企业自身的素质,我们有必要对印度市场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试论印度利用FDI的经济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作用是多维度的,本文从多个视角透析FDI对印度资本形成、技术溢出、产业演进以及贸易结构的作用,从而揭示FDI对印度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并提出对中国利用FDI的启示,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印度经济发展动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新兴经济实体印度正遭受越来越强烈的冲击。面对资金严重短缺、外资大量流失和社会不稳定等不利的投资环境,印度政府积极调整外资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践证明,印度谨慎的引资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凸显出较强的优势并取得显著绩效,值得与之国情相似的中国思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作为曾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动力的国际对外直接投资急剧下降。新兴经济体印度的外向直接投资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危机对印度外向直接投资主要形式的褐地投资在投资量、投资行业和投资区位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导致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而投资的恢复则依赖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及市场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越南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外商投资者到越南投资.由于越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越南经济增长很快,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而外商直接投资在越南经济增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资政策改革不断深化,印度外资政策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也逐渐增多。本文从印度外资政策改革历程、印度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印度外资政策对中国的启示等方面对印度外资政策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深度解读和预测印度外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Political risk frequently impedes the flow of capital in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response, governments often adopt innovative institutions that aim to attract greater flows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rade by changing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limiting the risk to outside investors. One primary example of this is the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BIT), aimed specifically at increasing the flow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Yet the literature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is inconclusive about whether or not BITs do indeed stimulate FDI, and it provides conflicting theoretical reasoning for the claimed connec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BITs do attract FDI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but the story is a complicated one. Two important factor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First, BITs cannot entirely substitute for an otherwise weak investment environment. Countries must have the necessary domestic institutions in place that interact with BITs to make these international commitments credible and valuable to investors. Second, as the coverage of BITs increases, overall FDI flow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rease. However, although remaining positive, the marginal effect of a country’s BITs on its own FDI may fall because of heightened competition for FDI from other BIT countries. Using data from 97 countries for 1984–2007, we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both of these theoretical claims.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印度跨国公司参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并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作为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印度企业对外投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面临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印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时一些有效的、可供借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视角中的印度与东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印度重新意识到东盟对其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重要性,及时提出“东向政策”。印度调整东盟政策,提升与东南亚的战略关系,是印度实施全方位外交、推行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将给东亚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应适时调整与东盟、印度的关系,增强中印两国在东南亚的共同利益与合作愿景,推动中、印、东盟三边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9.
Few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aise as much heat as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 private sector in the form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ost recent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FDI on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brief history of FDI is given. This is followed by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u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linking FDI, growth, and poverty. The available empirical evidence is then discussed.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not a question of whether FDI is good or bad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at its impact is determined by the terms upon which FDI is accepted. Although overall the evidence on FDI, growth, and poverty is not conclusive, research has had a tendency to suggest that the benefits of FDI are linked to the FDI policy regime; and that the current orthodoxy of maintaining a highly liberal FDI policy regime leads to a situation whereby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a precarious trade-off to make between attracting FDI and maintaining policy instruments to extract the benefits of any inflows.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作为日本的对外投资的重要地区,亚洲发展中地区的日资不论在投资规模,还是投资结构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进入21世纪,日本在亚洲地区选择了中国作为其海外投资的重点。本文拟就近年日本在亚洲发展中地区直接投资的变化与趋势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