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唐英 《前沿》2011,(14):10-13
保险合同的主体应分为当事人主体和非当事人主体,当事人主体是指投保人和保险人,非当事人主体是指被保险人。投保人法定变更的事由应包括:(1)投保人合并或分立;(2)投保人死亡;(3)投保人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被依法宣告破产;(4)投保人单方解除保险合同。保险人法定变更的事由应包括:(1)保险人合并或分立;(2)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险人解散、被依法撤销、被依法宣告破产。被保险人法定变更的事由应包括:(1)财产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死亡;(2)财产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相关权益发生移转。我国现行保险法关于保险合同主体法定变更的立法缺失和粗疏,应予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二、我国财产保险合同的分类 (一) 从保险公司的主体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将财产保险合同分为: 1.企业财产保险合同,这是以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作为投保人的财产保险合同; 2.家庭财产保险合同,这是指以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投保人的财产保险合同; 3.涉外财产保险合同,这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国人、外国驻华或我国驻  相似文献   

3.
赵青 《人民论坛》2010,(5):104-105
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是海商保险中一项重要权利,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其取得需基于保险人的有效实际赔付,其实质并非法律权利的转让,而是法律地位的转移,即保险人取得该权利是基于取得了被保险人在运输合同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4.
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该规定看似公允,实则不然:一是形式公平而实质不公平,二是显示出投保人是博弈的失败者,三是增加保险费的依据难以确定,四是车辆风险的特殊性,五是使保险人得以乘人之危。  相似文献   

5.
目前,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以下简称保证保险)纠纷案件日趋增多,在已审结的保证保险合同案件中,人民法院对保证保险是一种保证行为还是一种保险行为认识不一.在法律适用方面,是适用担保法的规定确定保险人的责任,还是适用保险法的规定确定保险人的责任,在实践中争议较大,做法也不尽相同,确有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当事人常常因对赔偿数额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纠纷,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财产保险的赔偿原则及保险价值、保险金额的确定方法等问题存在不同理解所致。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财产保险赔偿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法律人热衷于定义每一法律概念,然对保险下一准确之定义却并非易事,我国保险法于保险之定义存在缺陷,最甚者实乃在于其尚未揭示出保险之本质,亦为保险之分类体系奠定错误之分类标准。探讨保险之本质,方知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之理论基础相异,亦难以寻求一更加上位之概念予以调和,因此对保险下一统一定义是不可能的,惟有采分别定义之立法模式。探讨保险之分类,始得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之分类方式存在弊端,惟依损害补偿险与定额给付险之分类方式方符合契约法之法理。由此,保险之定义亟待修正,依损害补偿险与定额给付险之分类方式构建保险之分类体系,并对之分别定义,实乃我国保险法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告知义务是保险理论界和实务界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同一人的情况下,被保险人负告知义务毫无疑义;在被保险人是投保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况下,被保险人理应列为告知义务人。对保险人解除权行使的后果,《保险法》的规定不够完善。保险人解除合同后,未收到保险费的,投保人仍须给付;保险人的合同义务并非始于保险事故发生之时,而是在整个保险期间。应当增设被保险人为告知义务的法定主体,扩大告知义务的履行期限,增加告知义务免除的事由,进一步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定值保险具有减少理赔环节、确定赔偿金、避免超额保险之优点,适用于财产保险。在定制保险中仍有适用损失补偿原则的空间。由于《保险法》对定值保险之规定并不完善,保险人应持谨慎之态度,认真核保、定期核保,以避免发生纠纷。在定值保险签订之时,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与损失补偿原则应发挥作用,成为预防保险纠纷的前置措施。应对现行《保险法》进行修改,明确超额定值之含义,划分超额定值之界限;区分善意与恶意,确定不同的效力评价机制及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条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第二条本条例所指的财产保险,包括财产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以财产或利益为保险标的的各种保险。本条例中的保险事故,是指发生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保单虽方便快捷,但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无法面对面交流,必然会为保险人履行免责条款提示与说明义务造成阻碍。而电子保单为格式合同,且免责条款对投保人非常不利,故提示与说明义务必须得到合理履行。在电子保单的实务操作中,保险人和保险代理人履行提示与说明义务存在诸多问题。应强制被保险人阅读免责条款,建立回访机制,引入第三方托管服务,借助多元化电子媒体。  相似文献   

12.
近因原则是判断保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近因原则的适用,应当按照常识性原则进行判断,以合理地确定保险人的赔偿责任,并实现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3.
正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保险业早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保险纠纷大量增加对保险法适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均是签订保险合同的法定义务,更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体现。保险行业是一种风险行业,而保险合同的法律属性本质为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与否、发生的时间及损失的大小事实上都不能预定,因此保险合同理论上为射幸合同。保险风险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保险人是否愿意承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保险法对索赔阶段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畸轻。与合同订立时违反告知义务相比,索赔阶段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主观恶性更深,后果更为严重。在索赔阶段,包括在庭审中,投保人故意违反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应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保险责任。对投保人因过失而在索赔阶段违反告知义务的,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应承担保险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6·26”武航空难中,人保向4位机组人员家属提前支付了保险赔款97.2万元。那么,这是一笔什么性质的保险呢?这就是雇主责任保险。在武航空难中每位机组人员可获得的最高赔偿限额为24.3万元。雇主责任保险是指被保险人所雇用的员工,在受雇过程中从事保险单所载明的与被保险人的业务有关的工作时,因遭受意外事故而受伤、残废或因患有与业务有关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被保险人根据法律或雇用合同,须负担医药费用及经济赔偿责任,包括应支出的诉讼费用,由保险人在规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的一种保险。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保险业早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保险纠纷大量增加对保险法适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均是签订保险合同的法定义务,更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体现.保险行业是一种风险行业,而保险合同的法律属性本质为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与否、发生的时间及损失的大小事实上都不能预定,因此保险合同理论上为射幸合同.保险风险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保险人是否愿意承保,并关联着保险费率的高低和保险合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灾害保险,是我国减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由于独家垄断,传统保险理论一直将商业保险视为政策性保险。武汉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财产保险学》一书(郑功成等主编),却首次从市场角度入手来研究灾害保险。该书分上、中、下三篇共20章,上篇探讨了财产保险的基础理论;中篇阐述了包括火灾险、企财险、货运险等八大狭义财产保险业务的经营理论;下篇阐述了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该书作为一本集体编著的广  相似文献   

18.
投保人购买保险,是为了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一份保障;而保险人销售保险契约,将给予投保人一份承诺。当被保险人出现身故、伤残、疾病,即俗称的出险时,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  相似文献   

19.
一寿险公司在收取保费收入的同时,形成了在一定期限后付给被保险人的一种远期支付责任,实质上是寿险公司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一种负债,寿险公司(保险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或合同约定的条件发生时,给予被保险人一定的资金给付。寿险公司的给付是按照寿险合同约定的金额进行的,寿险产品的合同约定金额又是寿险公司根据一定的预定利率经过精算来确定的。简单地说,寿险公司收取保费收入后,在未来需要支付投保人的本金以及按照预定利率计算的投保人的增值部分。因此寿险公司需将保费收入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若投资收益率超过保险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普通人对保险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导致了保险人与投保人的先天不平等,相关知识的缺乏既不利于投保人在保险人违约或违法时保护自身利益,也极易因自身过错、疏忽导致保险无效,求偿无门。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