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Wang B  Li BH  Hu JM 《法医学杂志》2007,23(2):110-113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水平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中的作用。方法对性侵害案中125例符合CCMD-3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的性受害者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收集一般资料,使用韦氏智力测试量表(WAIS-RC)、成人智残评定量表和功能大体量表(GAF)进行评定。结果不同等级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患者在职业、婚姻、文化程度、性知识及生育史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成人智残评定量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智商(IQ)和鉴定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分为0.710、0.661、0.494,三者和性自我防卫能力的一致率分为0.538、0.472、0.316。结论不能仅用智商来确定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水平,应充分重视社会功能在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司法部出台的《精神障碍者性自我防卫能力评定指南》(SF/T 0071—2020)统一了性自我防卫能力的概念、评定原则、评定依据和标准等,必将有力地推动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的规范化,提高鉴定一致率。在实际工作中,对性自我防卫能力概念的理解以及与此相关的鉴定依据、标准的理解和把握等仍存在诸多分歧。本文拟在辨析性自我防卫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对该项鉴定的鉴定原则、注意事项等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并探讨其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适用性。方法将民事行为能力的考量指标进行细化,经讨论、咨询专家后确定量表条目,按照评定逻辑顺序排列并完成操作手册,形成评定量表。在四家司法鉴定机构试用量表。结果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共有14个条目。共纳入202例样本,根据专家意见划分为完全、限制和无民事行为能力3组。3组量表总分分别为2.32±2.45、11.62±4.01、25.02±3.90,两两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量表Cronbachα为0.9724,分半信度检验中两分半量表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9729,P=0.000);各条目与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在0.643~0.882(P=0.000)。量表得分结论与专家意见的分组结论一致性较高(κ=0.841,P=0.000)。7个因子被有效纳入判别方程,92.6%的样本回代划分正确。结论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对精神障碍者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4.
精神发育迟滞性防卫能力鉴定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的鉴定,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高达鉴定总例数的25.14%[1]。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例也明显增加。但是,在精神发育迟滞者性自卫能力的具体评定上,学术上仍存在一些分歧,以至有些犯罪分子因二次鉴定结论不一致,逃脱了法律的惩罚。因此,有必要对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司法鉴定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1智商值能不能作为诊断和评定的依据有人认为,智商值(IQ)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诊断标准,精神发育迟滞的性被害人对检查比较顺从合作,因此IQ得分比较准确、客观,对鉴定诊断具…  相似文献   

5.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暴力案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暴力案件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对103例暴力犯罪案件中的被鉴定人分别使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暴力作案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并同专家结论进行比较:使用BPRS对精神症状评分:对被评定为限定责任能力的案例进行三级划分。结果量表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ICC=0.9073:全量表同质信度Cronbachα=0.9572,分半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和0.991,二者相关系数r=0.969。《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总分和《暴力作案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总分相关较高.r=0.946。量表结论与专家结论的一致性高,Kappa=0.95。限定责任能力案件得分与专家分级意见的一致性高:Kappa=0.97。《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总分和BPRS总分相关性高,r=-0.797。结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暴力案件的鉴定中具有可用性。  相似文献   

6.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发育迟滞者违法案件中的运用.方法 收集精神发育迟滞者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96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按量表手册进行评分,并与专家鉴定结论 进行比较.结果 按照量表参考划界分分组,无、限定和完全责任能力评分分别为(12.25±2.06)、(28.62±4.57)、(44.41±5.17)分,三组间及两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量表各条目评分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因子,可解释70.919%的变异;判别函数回代92.7%的样本划分正确. 结论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司法鉴定相对可靠的客观依据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责任能力评定中的扩展运用价值。方法采用DCRRS(内容包括现实作案动机,先兆,诱因,时间、地点、对象、工具选择,作案时情绪反应,作案后各种行为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工作学习能力、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损害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对10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评定并与专家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CRRS各条目间及其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145~0.944,P〈0.001),分半信度为0.868。根据DCRRS参考划界分分组,无、限定和完全责任能力3组间及两两间量表总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DCRRS与专家鉴定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958,P〈0.001),经判别方程回代具有较高的正确率(97.2%)。结论DCRRS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辅助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符合中国法律体系的精神障碍者受审能力评定量表。方法从法学要件着手,提取出15个条目,编制出初步的精神障碍者受审能力评定量表,从决断值、条目与总分相关、校正条目与总分相关、条目删除后的α值、条目共同性、因素负荷量6个方面对量表进行条目分析,并以Logistic回归方程与ROC曲线划定界值两种方式进行诊断效能的判断。结果各条目极端组的决断值18.390~46.763,各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0.639~0.952,校正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0.582~0.944,条目共同性0.377~0.916,因素负荷量0.614~0.957。共7个条目进入回归方程,总样本的回判正确率为96.0%。ROC拟合曲线分析出宜以33分作为量表划界分,与专家鉴定意见的重叠率为95.8%,敏感性为0.938,特异性为0.966,阳性似然比为27.67,阴性似然比为0.06。结论量表编制合理,各条目符合同质性检验要求,诊断性评价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Rating Scale,DCRRS)在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121例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资料,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小部分、部分、大部分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分别为22.12±4.69、25.50±5.48、27.59±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量表中17个条目的评定分与总分相关,相关系数0.289~0.665;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能解释69.392%变异。结论DCRRS内部构建合理,在精神发育迟滞者司法鉴定中,其评定总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73例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2.00±2.24、27.46±5.46、31.94±4.93;量表共15个条目与评定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从0.233至0.661不等;因子分析得到7个因子,能解释76.306%变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68.5%的样本能被正确划分。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苏丹Ⅲ染色如何定量应用于脂肪栓塞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应用苏丹Ⅲ对11例肺脂肪栓塞猝死的案例和11例其他原因致死的案例进行染色,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对脂肪栓塞的阳性面积百分率及脂肪栓子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脂肪栓塞致死者肺内苏丹Ⅲ染色阳性面积百分率为(5±1.7)%、脂肪栓子数为(9±2.4)%,均远大于其他原因致死的案例(P〈0.01)。结论苏丹Ⅲ染色法定量分析在脂肪栓塞中的法医学鉴定上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裂隙灯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lit lamp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L-OCT)与房角镜检查房角后退和房角关闭的一致性. 方法 在同一暗室中对被检查眼上方、下方、颞侧、鼻侧4个方位进行UBM、SL-OCT及房角镜检查,记录前房角情况,应用x2检验和Kappa检验对3种检查方法就房角关闭、房角后退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进行比较. 结果 应用UBM、SL-OCT及房角镜检查判断房角关闭和房角后退,3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M与房角镜检查房角后退结果一致性更好(Kappa值0.882),而SL-OCT与房角镜检查房角后退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24). 结论 以房角镜检查作为标准,对房角后退的判断UBM优于SL-OCT;对房角关闭的判断,UBM、SL-OCT及房角镜检查一致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玻璃刺创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分别用3个厚度为0.31cm带尖状突起的啤酒瓶残端及3块厚度为0.29cm有尖的普通窗玻璃碎片按设定的不同方向刺击带皮猪肉组织,重复此过程3次,形成198例创口,观察、编号、拍照、测量各创口。结果198例创口的整体形态可分为5种类型,即“工”型、“”型、“”型、“上”型与“一”型,各型在不同刺击方向的分布上存在差异,其中前4种为主要类型,共约占总数的93%,其共同点为在损伤的中部出现了一段与损伤整体走向垂直的创口,啤酒瓶残端所致垂直创口的长度为0.31±0.Olcm(x±s),窗玻璃碎片所致垂直创口的长度为0.29±0.Olcm(x±s)。结论损伤中部有与损伤整体走向垂直的短创口是玻璃刺创中易出现的一种形态学特点,垂直创的长度与致伤玻璃的厚度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Xiong CY  Guan DW  Liu ZH  Zhen B  Zhao R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08,24(5):325-326,335,401
目的观察烧伤后人皮肤磷酸化JNK(p-JNK)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烧伤后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取12例烧伤后住院植皮患者的烧伤周边区皮肤为烧伤周边皮肤组;另取正常皮肤12例为正常皮肤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HE染色检测p-JNK在皮肤烧伤周边区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有p-JNK阳性着色,阳性细胞率为(8.8±1.3)%。在烧伤周边皮肤组中,p-JNK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部分炎症细胞中,阳性细胞率上升至(31.2±3.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烧伤后人皮肤p-JNK的变化可能与创面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精神卫生法(草案)》征求社会意见,必要而及时。反复修改后的草案在结构和内容上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非自愿住院和强制住院产生异议的有关救济程序不完善;未涉及在监狱等特殊场所设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护人”等名词使用欠周全;部分条款的结构及用语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挤压组、挤压后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处理组、挤压后L-精氨酸(L-arginine,L-Arg)处理组,经实验处理后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NO浓度,并利用RT-PCR技术观察肝组织中TNF-α、IL-1β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肝组织中TNF-α、IL-1β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应用L-Arg后TNF-α、IL-1β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而应用AG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明显增加(P<0.05),应用L-Arg后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进一步明显增高(P<0.05),应用AG后上述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大鼠软组织挤压伤诱导NO生成增多,内源性NO介导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和不同打击力度的圆柱形木棒对垂直方向打击皮肤所形成的中空性皮下出血形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物力学击打装置,使用5种不同直径(2.0~4.0cm)木棒,从零递增击打力度(0~2300N),对活体乳猪背部皮肤进行打击,观察乳猪背部皮肤中空性皮下出血分布范围、色泽及形态特征,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空性皮下出血出现的最小打击力度阈值(230N),随打击工具直径的增大而阈值增大(230~810N);同一直径的木棒在不同击打力度下所形成的中空性皮下出血总宽度及中空宽度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空性皮下出血的范围随木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R2=0.953,P〈0.01);皮下出血总宽度及中空宽度与打击物直径,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R2=0.797,P〈0.01),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结论本研究可望用于推断垂直打击造成中空性皮下出血的木棒直径的大小,为钝器致伤工具的判断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类型及鉴定的合理时间,探讨脑损伤程度及鉴定时间与智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534例脑外伤患者的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类型中,器质性情感障碍最多(51.1%),其次为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24.0%)、器质性智能损害(18.0%)。伤残程度鉴定为Ⅷ级和Ⅸ级伤残最多,分别为219例(41.0%)和177例(33.1%)。智能损害组的脑损害程度、中国修订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定智力缺损程度明显高于非智能损害组(P0.05)。伤残等级和脑损伤分级、WAIS-RC评定结果、鉴定时的脑CT变化以及脑电地形图(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 mapping,BEAM)异常分级具有相关性(P0.05),而智能损害程度与鉴定时间及脑损伤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智能损害的因素很复杂,伤残程度鉴定时脑CT、BEAM、WAIS-RC等客观检查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肩关节正位数字化X线片(DR片)上诸骨发育特点建立男性青少年骨龄评测数学模型。方法对广东东莞市310名15~22岁男性青少年拍摄肩关节正位DR片,根据锁骨肩峰端(X1)、肩胛骨肩峰端(X2)、喙突(X3)、肱骨近端(X4)及锁骨胸骨端(X5)骨骺发育分级评分,利用SPSS统计进行各骨骼发育评分与年龄间的相关分析、Fisher's线性两类判别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X1~X5与生活年龄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0.571、0.559、0.702、0.807(P〈0.01);16、17、18周岁判别分析综合判别率为87.2%~91.4%,年龄推断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准确率(±1岁)约79.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年龄判别分析方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可为法医活体年龄鉴定提供了新的地区性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某些药物过敏性休克致死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检测水平的变化,探讨TNFα检测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尸体心血中TNFα的水平。结果实验组TNFα检测值为(131.6±9.4)pg/mL,感染性疾病对照组TNFα检测值为(87.3±6.4)pg/mL,正常对照组TNFα检测值为(17.2±4.5)p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检测可以作为高度怀疑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的死因鉴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