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确定了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架构。行政程序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们对公正和效率的需求,其立法目标模式基本上分为权利模式和效率模式两类。在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如果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机制确实不能够实现的话,公正应该成为首要目标,效率应为兼顾目标。效率的实现应以满足“最低程度的公正”为目标。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程序制度的设置。  相似文献   

2.
特岗犯是罪犯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监狱监管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在个别监狱或个别监区,特岗犯监管改造工作还存在选用弱化、管教弱化、打击弱化现象,少数特岗犯身份意识、规范意识、纪律意识、履职意识、改造意识淡薄,给监管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监狱或监区只有进一步强化特岗犯监管改造执行力,对民警把牢“三关”,对特岗犯筑牢“三严”,才能确保监管安全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3.
越是法治社会,越是重视程序公正。就像著名的法律名言所说的那样“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里所说的“看得见”就是指程序法  相似文献   

4.
北京的一名水果摊主,在城管执法过程中,被数名“不明身份男子”殴打。据摊主指认,这些“不明身份男子”是城管雇的人;但据执法队员称,由于摊主拒绝交出卖水果的三轮车,还拿水果刀,“有些路人看不惯就上前制止”。(据《新京报》)到底是路人“见义勇为”,还是城管“雇人执法”,目  相似文献   

5.
论军事程序法在军队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程序是世界各国法治实践的共同趋势。依法治军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程序法治军,加强军队法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军事程序法。首先,完善的军事法体系是军队法制建设的前提,军事程序法则是构成这一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军事行政执法是军队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严格遵循军事程序法的各项规定是提高执法水平的关键。再次,军事司法是军队法制建设的重要工作,科学合理的军事程序法是实现军事诉讼过程公平和诉讼结果公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是从司法程序上保证司法公正的一种理论和司法实践活动。沉默权利的行使,是一种消极抵抗,但它也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法律允许沉默,但不鼓励沉默。沉默权与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并无矛盾,应从立法上对沉默权进行深刻的研讨,保持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相对平衡,以利于对人权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大》2012,(19):36-36
“依法行政,首先要有行政可依的完善之‘法’,尤其是程序法。”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说,当我国在行政法立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时,相应的程序法却仍是短板。为此,他在今年人代会上建议尽快启动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步骤。  相似文献   

8.
侯燕敏 《人民公安》2008,(20):28-30
一伙不明身份的人踹开房间门,潮水般涌进来,凶神恶煞般地围住了杨明和程国用。杨明毫无惧色,大声说:“我们是内蒙古的警察,我们在执行公务,请你们退出房间。”  相似文献   

9.
身份犯新论     
徐留成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9期撰文认为,身份犯是一类犯罪,并非指一类犯罪人。作为一类犯罪的身份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以实施犯罪的行为者在行为时所具有的刑法身份为定罪要件或法定量刑情节的犯罪。刑法身份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定罪量刑具有影响的一定的个人要素或一定的单位附属条件。包括自然人刑法身份与单位刑法身份。类罪特征、  相似文献   

10.
身份犯中,纯正的身份犯其身份具有构成要件要素的性质,如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非具有身份者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但刑法规定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正犯,但其处罚依据在学理上存在疑问。处罚非身份共同正犯的依据并不在于形式的不法与有责身份分离说(结果无价值论),也不能从基础单薄的法律拟制说中找寻正当依据。承认真正身份犯中非身份行为人责任与具有身份的行为人责任具有连带性质,是解决此类身份犯处罚依据的可行理论途径,此解释路径也可纠正相关身份犯罪非身份共同正犯的司法适用中的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11.
据《新京报》报道,10月25日早5时,18名不明身份者试图进入韩国驻华使馆领事部,最终有三人闯入领事部办公楼,剩余的人有部分被警方带走,随后,北京警方抓获60多名非法入境者及蛇头。本月22日,曾有29名不明身份者闯入了北京韩国国际学校。据悉,目前被收留在韩国使馆领事部办公楼内的不明身份者已经达到了120人以上,去年10月,韩国驻北京总领事馆收容的不明身份者也一度超过了110人。对有些人暗地组织、频繁发生的“闯馆”事件,国外某些媒体常以此炒作对中国依法行使主权的不满,去年一名外国记者参与策划“闯馆”,预先埋伏起来,拍摄了“闯馆”的…  相似文献   

12.
事后抢劫罪的共犯问题着力于解决先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后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行为参与和延续先行为人犯罪的情况。事后抢劫罪的处罚根据以及罪名性质争议是共犯论展开的前提,而我国以“财产法益”作为事后抢劫罪保护法益的通说见解在事后抢劫共犯问题的处理上显得相形见绌,由此“人身法益”的提出弥补了此种不足;在事后抢劫罪的性质争议上存在转化犯、法律拟制等观点对立,但从抢劫罪的本质出发,结合《刑法》第269条法条原文不能简单将事后抢劫罪理解为一种转化犯;此外,在事后抢劫罪共犯问题的处理上,我们借鉴日本承继的共犯、结合犯、身份犯等相关理论,认为将事后抢劫罪作为“真正身份犯”在处理共犯的问题上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首要标准”,是科学发展观在监狱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开展老年犯康复性劳动,必须服务于“首要标准”,以促进其由经济型向改造型转变,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改造老年犯的质量。开展老年犯康复性劳动必须坚持“自愿与激励相结合”、“身心健康”和“报酬适当”的原则,在监狱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当回归改造老年犯的本义,充分发挥矫治老年犯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隐匿身份侦查指的是侦查人员或受委托侦查的人员隐匿其真实身份实施的侦查。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隐匿身份侦查的具体程序规定极度缺乏。不过,刑事程序原则可以作为解释与适用现行程序法的指导原则,对于刑事程序法所未规定的程序,则可以依据刑事程序原则的内涵与精神而类推适用最相似的程序。同时,也可以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当中类推使用最相似和最合理的实体或程序规范。隐匿身份侦查的基本程序包括主体、对象、启动、监督和责任承担。隐匿身份侦查的行为限度包括实体法基础和程序法依据。隐匿身份侦查的相关证据问题则保护其基本的证据能力定位和证据的具体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警察程序正义-谈加强警察程序法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确立以及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程序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依法治国主要是依程序法治国,程序法是中国实现法治的切入点。本文在对警察法制和警察队伍中表现出的程序工具主义观进行简单批判的基础上,就警察程序法所应追求的正义价值作了论述,提出了警察程序应遵循的几项基本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监狱类型是刑罚思想影响下监狱形态的多向度的存在,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相融合的制度话语。在现代性语境下,监狱虽然一般多以罪犯的年龄、性别、人身危险性等为标准设定.但按照高、中、低等三种基本警戒度来分类监狱,也渐成趋势。当下,建构监狱类型不应悬置或忽视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押犯入狱前的阶层身份,对其服刑与改造历程的影响是相当复杂、深刻的。监狱分类与分级管理,都应当关注囚犯来源阶层构成。从现有押犯捕前阶层构成来看,起码要针对来自于中间阶层和底层的囚犯设定监狱类型,即可以考虑增设“中间/中产阶层”监狱和“农业/无业阶层”监狱,以推进法治维度上的监狱类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时,曹孟德“哀民生之多艰”,今日,温总理“国民之福便是国家之幸”。他以国家总理身份于世界面前坦言民生为其所痛。这除个人情怀之外,似乎还可看见政府执政价值的温和取向。近日,记者走近吴忠民,与这位研究社会公正的学者、教授一同感受中国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8.
事后抢劫罪并非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经法律拟制为抢劫罪。司法解释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能否成立事后抢劫罪出现了不一致的规定,立足解释论的立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被重新理解,故此承认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是本罪的犯罪主体。事后抢劫罪与承继的共犯也是一个疑难问题,事后抢劫罪不是身份犯,后行为人成立共同正犯和共犯的想象竞合。但是,根据正犯优于共犯的法理,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共同正犯论定刑事责任。最后,事后抢劫罪存在未遂,盗窃等前提行为相对于事后抢劫罪是一种潜在的实行行为,经由后续暴行、胁迫行为的实施,成为一种显在的实行行为。  相似文献   

19.
行政程序法是确认公民行政程序权利的法,它通过对行政活动的步骤、顺序、方式及时限的规定来保障行政活动的民主、公正、效率,确保公民行政权益的最大实现。行政程序法与公民的行政实体权利、行政程序权利以及行政权益都有直接联系。首先,公民的行政实体权利需要行政程序法的保障,如行政参与权、平等权、行政救济权等,离开了行政程序法,这些主体权利就难以  相似文献   

20.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已“言”之有多了!而在“行”上如何落到实处呢?借鉴我国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从经济到文化、社会、环保等各大领域,自源头开始-流程环节-终端为止事项的”溯源防范”制度,依法实行“未犯”先防的监控,自会收到良好的制度防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