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越之间并不曾存在类似当代的南海争端问题。相反,两国海上合作构成友好交往的渠道之一。越南关于南海争议问题起源的一些说法,显然是与历史事实相悖的。中国传统的南海疆域历史上已经形成,中国对于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水域的主权不容置疑。南海争端问题是当代中越关系发展过程中才出现的问题,要顺应历史上友好交往主流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寻求妥善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与措施,推动中越睦邻友好关系和海上合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杨青 《新东方》2012,(6):17-19
导致南海争端日趋激烈的原因很多。中国实力增强,加大了在南海维权力度;美国"重返亚太",实施所谓"再平衡战略";一些域外大国的介入以及南海周边国家企图借助美国和其他区域外势力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等,都是导致南海争端日趋激烈的原因。但究其根本,地缘因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地缘因素决定了南海周边国家必须面向南海制定自己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决定了南海要成为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焦点,这是南海争端日趋激烈和有可能激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康霖 《新东方》2014,(6):16-22
泰国、缅甸、柬埔寨属于南海问题的非争端当事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比较中立,与争端当事国不尽相同,个别国家甚至带有一定的"亲华"色彩。在南海争端日益东盟化、国际化的今天,这些国家的态度对整个南海问题的走向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成为各方争夺的主要对象。对中国而言,应将其置于中国—东盟总体关系大局下加以考虑,继续深化彼此间合作,使其成为推介我南海政策主张,冲破"对华包围圈",破解当前南海"能源困局"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郭渊 《新东方》2013,(3):18-23
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是文莱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是文莱制定南海政策的宏观背景因素。文莱在处理外交南海争端上以东盟为依托,将自身置于东盟的框架下与他国进行交涉,其南海政策总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对话协商,寻求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不让南海问题影响东盟—中国友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郭渊 《新东方》2014,(3):14-20
冷战结束后,日本逐渐加大对南海争端的介入力度,南海局势的发展与其行为息息相关。2013年日本利用偶发事件,挑拨东盟各国与中国关系,插手南沙争端,其主要目的是利用东海与南海问题的关联性,向中国海洋东南向发展施加压力,同时抬升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中日关系是在亚洲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如果日本执意在南沙争端上支持南海周边某些国家,可能会给它带来些许好处,但双方关系为此将受到严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童伟华 《新东方》2014,(4):28-31
南海争端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积极为南海争端最终解决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南海管辖海域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刑事管辖权的行使是有效治理的重要环节。在南海管辖海域依法行使刑事管辖权,可以在维护南海管辖海域秩序和南海权益的同时,有效宣示主权,为未来解决权益争端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康霖 《新东方》2014,(4):32-36
自1984年独立以来,文莱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塑造自身形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东南亚地区,文莱视东盟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可靠支柱,出于国家利益与自身安全考虑,文莱实质性涉足南海争端,但属于温和派争端方。对于中国而言,应该将双方南海争议置于两国关系总体大局中加以通盘考虑,促进双方南海共同开发,这将有助于中方在日后南海博弈中占据先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南海争端逐步加剧,其复杂程度也逐步增强,究其原因,不外乎:南海巨大的油气资源、重要的地理位置、领土所有权归属、美国的"抑制围堵中国的政策"和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南海周边的国家已频频向中国出牌,隐藏在他们背后的几个大国更是虎视眈眈,南海资源不断被侵吞,南沙群岛岌岌可危。因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南海争端加剧的原因,抓住时机,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果断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9.
南海问题是制约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健康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南海周边多国凭借国内法、国际法强行侵占我国南海合法权益,且引入仲裁机制,提升矛盾性质,不断加深南海问题的复杂与困难程度。南海海洋权益的争议一定程度上是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划界的论述所引起的,单一的国际法视角已无法透彻剖析南海问题,只有引入权力、安全、利益等国际政治概念,寻找国家间政治协商、对话与合作机制建设、文化思想互信,才能更好地理解争端、认识争端,实现海洋权益争议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0.
角力黄岩岛 南海需要“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岳峰 《小康》2012,(5):60-63
南海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海洋问题、领土主权问题、岛屿争端问题,它越来越多承载了多国经济安全及战略安全问题。中国应如何突破南海问题?南海的未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1.
郭渊 《新东方》2012,(1):16-21
为了攫取地缘利益,2011年日本积极展开对越外交,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在战略合作、能源开采方面日本获取了巨大利益。日本在积极发展对越关系的过程中,意欲介入南海、牵制中国的用意愈加明显,其目的是使南海问题久拖不决,在限制中国的同时扩大日本在南亚的影响力。但是受中日、中越关系的影响,日本在介入南海争端之时也不会轻易开罪中国。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6,(5)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强调指出,菲方对于南海仲裁案的做法不合法、不守信、不讲理。同时,驳斥了部分大国提出"中方企图南海军事化"的言论,提出"军事化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的著名论断。由于南海特殊的战略位置,使得南海海域成为诸多大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台湾地区从马英九上台后便强调其南海主权,且有意推动与大陆的南海开发合作。这给两岸解决争端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虽然两岸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阻碍,但在南海问题上,两岸的合作既有利于维持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以保护自由通航为由逐步介入南海的争端,并将此作为实现其亚太战略的一种手段。美国的介入对中国南海主权权益的维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危及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增加中国收回南海主权的难度,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政府坚定地表达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并采取了切实措施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加强与东盟的战略沟通和战略互信: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南海以海洋权益为核心引发紧张局势基础上,以近百年来外来势力入侵中国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中国政府和人民与之斗争的历史为背景,阐述作为中国在南海传统疆域界线内的九段线形成、演变、法律地位和作用,指出与邻近国家不存在南海重新划界问题,应坚定不渝地维护九段线的安全,同时通过合理途径,解决有关南海海洋权益的争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石燕  康霖 《新东方》2016,(4):29-3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南海战略稳步推进,相关国家忧其利益受损,极力介入南海事务,企图搅乱地区局势,致使我海洋资源受掠、南海主权受侵、国家安全屏障受险。如何破解南海问题争端,有效掌控南海局势,是当前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无视中国的反对就南海争端强行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起国际仲裁,对国际法的公正性产生重大挑战。无论从中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保留声明,还是从菲方诉求的实质来看,国际海洋法法庭都是没有管辖权的。由于国际法自身特点、国际争端解决机构本身的局限性和裁决缺乏执行力等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国际争端具有天然的局限性,南海争端只能由直接当事国通过政治谈判方式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7.
海洋开发决定着每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在当前南海主权争端的困局暂时无法破解,周边各国纷纷加快开发步伐的形势下,中国也需要在南海开发问题上奋起直追、有所作为。要通过战略的调整和政策的制定,实施积极稳妥、全面有效的开发行为,强化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和影响,这既是宣示主权和实际存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法律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渔民的重要作业渔场。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是解决南海争端的重要着手点和突破口。两岸南海渔业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但这一合作必定面临诸多内外因素阻碍。内部因素是两岸主权共识缺失、互信基础薄弱、沟通渠道有限;外部因素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和美国的阻扰。然而,南海渔业资源北衰南兴的现状与外来侵渔的紧迫形势决定了两岸加紧合作共同维护南海渔业资源主权权利是必要的。目前两岸在政策、法律和技术层面的一致性、默契性和互补性也决定了双方南海渔业合作是可行的。两岸可基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搭建的制度化平台,由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成立南海渔业工作小组,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构建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开发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8,(2)
中越两国在北部湾地区的争端一度对两国正常外交造成了严重阻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以及共同管理与合作开发的双赢思路,通过双边谈判的争端解决方式,在北部湾划界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当前,南中国海海洋划界争端不断升级,争端范围涉及岛礁及附近水域、专属经济区划界、历史性权利以及大陆架与海底资源开采等方面。对此,可以借鉴中越解决北部湾海域划界争端的模式,坚持双边谈判与多边沟通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合作开发南海,共同维护和平,早日实现南中国海海洋划界。  相似文献   

20.
杨光海 《新东方》2013,(4):17-22
南海问题主要涉及我国四个方面的利益,保持这些利益之间的兼顾与平衡是我国南海政策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一是摆正利益关系,确保和平发展大局;二是控制争端升级,避免紧张局势再起;三是明确主权及管辖权范围,消除误解和疑虑;四是以加快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谋求资源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