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林 《学习与实践》2007,(2):154-157
中央确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武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阳逻的建设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凭借着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阳逻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武汉东部“桥头堡”的重任。建设阳逻新城正是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实现武汉市“十一五”宏伟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城市,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推动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十一五”以来,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仍然是今后的重要工作,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彭劲 《中国人大》2013,(20):48-49
当下,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口号随处可见。短短七个字,让一个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中部重镇的城市形象呼之欲出,很是贴切。事实上,从“大武汉”到“大江大湖大武汉”,称谓上的些许变化也正昭示着武汉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与未来。2013年年初的人大会议上,面对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武汉城市建设发展的种种设想,550位市人大代表纷纷畅所欲言,冀望以一纸建议,敦促武汉实现由中部传统老工业基地迈向兼顾宜居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经济竞争,将从单一的城市间竞争,变为区域性城市群的竞争。当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区域是,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三大城市群。而武汉城市群是长江中游也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富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省委书记俞正声多次强调“要注重发挥武汉周边城市群的作用”。发挥武汉周边城市群的作用,对于武汉市、湖北省乃至我国中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学习与实践》杂志自今年第一期起,在本刊与经协委合办的中部论坛专栏刊发了系列关于建立武汉城市群的研究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4月19日武汉市经协办与本刊联合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武汉城市群问题。与会者认为,武汉要与省内周边城市建立经济共同体,共同打造城市群,同时要打破行政区划,加强与外省邻近城市的协作,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中国第四个经济优势区。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7月25日,由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组织发起的“中部崛起与文化武汉”专题研讨会,在华中师大桂苑宾馆召开。会议由武汉市政府副市长、研究院院长刘顺妮主持,章开沅、冯天瑜、张正明、皮明庥、马敏等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突出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和龙头带动作用,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拓宽中部城市的文化视野,塑造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武汉。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摘发。  相似文献   

7.
课题指南     
1.科学发展观与武汉城市发展战略研究2.和谐武汉建设问题研究3.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4.武汉文化资源整合与文化产业问题研究5.武汉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比较研究6.武汉城市圈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研究7.沿海地区与武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8.武汉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9.武汉城市郊区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10.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研究11“.平安武汉”建设问题研究12.武汉市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的研究13.构建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研究14.中部崛起中武汉市的人才政策优化和战略支点研究1…  相似文献   

8.
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武汉城市圈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地位已经逐步成熟。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主体,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遵循这一分析思路,指出加强武汉市城市圈区域人才合作,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人才强势区域和人才富集高地,以此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进武汉市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实现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在全国较早开始了发展战略研究。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武汉市的发展战略和武汉市的战略定位几经变迁,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后才被中央定格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笔者以为武汉市必须以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理论为指导,密切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分工协作联系,创新发展战略,主动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会中心城市联系沟通,建立协调发展机制,承担起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宣传》2007,(3):F0002-F0002
党的十六大以来,武汉市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成果斐然。2004年,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暨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出台《武汉市文化发展规划(2004-2010年)》;2003年以来,先后改制成立武汉红金龙说唱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1.
《湖北宣传》2006,(11):12-13
10月27日上午10时,中部六省政府负责人共同启动古朴典雅的“中部魅力之星”,首届中国中部(武汉)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开馆迎宾。三天文化盛会,创意魅力中部,频频推出了中部文化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搞得很不错,有三个显著特点:(1)有远见,开放性。不是就本地区论本地区,就事论事,而是力图从世界经济、全国经济的发展,武汉市自己的应有功能来谋划武汉经济的发展。武汉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二个铁三角(上海——武汉——广州(香港),北京——武汉——上海)有新意;我们在研究上海发展战略时,认为:在中国,国际化城市不止一个,武汉确定在“中部崛起”是  相似文献   

13.
王超 《学习与实践》2008,(4):116-120
武汉市顺应台商在大陆投资西进的态势,适时地提出打造武汉为“中部台资聚集区”的目标。这是充分考虑武汉自身优势和台商在汉投资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首先,武汉的区位交通优势奠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其次,台商在汉投资的良好势头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再次,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及武汉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是实现这一目标良好机遇。打造武汉为中部台资聚集区已具备了许多有利的客观基础,关键是抓住机遇,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创造促进汉台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武汉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珂 《长江论坛》2009,(1):91-95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武汉市“中部崛起”战略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浪潮紧密相连。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适当合理地提供包括土地、金融、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贯彻“两型社会”建设的宗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力争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经济高速发展且不违背两型社会宗旨的新时代试验区。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1,(1):4-4
在胜利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在回顾总结去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作为“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禁毒工作机制是有效解决毒品问题的根本保证,是打牢禁毒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武汉市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社会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对外协作交流不断深入,毒品问题成为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禁毒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迫在眉睫。本文探讨如何按照“创新武汉”、“和谐武汉”的整体要求,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建立长效禁毒机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十五”即将过去,“十一五”即将到来。“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8月29日,省委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胡锦涛同志最近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明确指出,胡锦涛同志在考察期间,就关于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强调了六个重要方面,这是研究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方针,我省要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各地要以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编制好“十一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共同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真正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18.
李佑才 《世纪行》2009,(3):28-30
当前,湖北省正在开展以“推动湖北科学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作为这一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北省举办“解放思想,勇立潮头.弘扬武汉大码头文化”高层论坛,希望藉此深入挖掘和提升武汉大码头文化的时代内涵,将武汉大码头文化“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开放大气、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融入到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热潮当中,  相似文献   

19.
去年第2期,本刊曾刊发了《聚焦武汉新世纪发展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文章;今年的人大、政协会上,“如何提升武汉的综合实力和地位”成为代表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刚刚召开的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罗清泉在报告中强调,将努力增强武汉城市竞争力作为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面对东部城市率先发展,西部城市大力追赶的夹击之势,武汉如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确实是新世纪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严厉 《中国残疾人》2006,(12):20-21
在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恰逢残疾人事业发展空前机遇的形势下,11月7日,全国残联宣传文化体育工作会议暨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编委会年会在武汉市召开。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书记王新宪,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吕世明,中国特奥会主席王智钧,中国残联理事、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