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自主创新离不开投资的支持,投资支持力度影响着区域自主创新的水平。为此,需要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进行评价,进而了解投资支持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山东省为例对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进行了评价,认为目前区域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力度不足。为了加强对区域自主创新投资的支持,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创新投资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促进财政和企业创新投资的区域分布合理化;应转变观念,培育技术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应提高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合理化等。  相似文献   

2.
韩国企业在华投资以山东为最,青岛又占韩资在山东的首位。韩国对华投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在青岛的投资模式则以独资占绝对优势,且99%以上为中长期投资。由于韩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韩国投资青岛乃至中国主要倾向于两国制造业内的互补关系,即其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加工工业部门。中国加入WTO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而韩国也在调整和发展其四新产业,这些均将有利于韩国企业扩大对华投资。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俄对独联体直接投资目标明确,独联体已成为继欧盟之后俄罗斯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尽管如此,俄对独联体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还明显偏小.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俄对独联体的直接投资将呈增长态势,但仍存在种种制约因素.为使俄对独联体国家直接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俄还需从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对独联体投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实际确定俄企业对独联体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同时,在国家支持、调整投资的地区结构、整合企业力量和解决债务问题等方面还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石岩 《亚非纵横》2015,(2):111-120,124,128
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美直接投资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干预,以服务于其战略目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政策目标。中美都是拥有独立对外战略和海外利益的大国,而中国正处于国内深化改革、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初步形成、外资政策调整时期,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必须对跨国直接投资进行合理干预,以辅助对外战略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政策设计和论证中,应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就业稳定、监管与开放,以及战略意义与商业利益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日本经济陷入了困境。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使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辽宁省GDP以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增长,加上原有吸引外资的优势和新产业调整措施,使辽宁省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吸引日资的优势。因此,辽宁省应采取以吸引日资为重点、引进日本“智力”、吸引服务业类的日资企业投资,完善企业周边配套设施等措施继续加大引进日本投资的规模。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数据等资料,对21世纪以来拉美主要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和经济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加工贸易为吸收外资平台的墨西哥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而巴西、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延等南美洲资源型国家成为拉美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拉美和加勒比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拉美各国政府应审时度势,适时出台和调整符合国情的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7.
韩国政府为缓解国内资源短缺和市场狭小的矛盾,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对外投资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外投资政策。我国政府为鼓励企业“走出去”,在金融、税收、外汇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历史较短,在对外投资政策上,我们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我们有必要借鉴韩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是否为我国对东盟的投资产生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这一问题。研究表明,CAFTA的建立为我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实证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效应。此外,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有助于对东盟投资的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服务业的发展和与东盟贸易的快速发展不利于投资效应的发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推进国内的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跨国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入分析跨国直接投资产 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选择的标准, 对促进我国跨国直接投资产业的发展是极有益处的 。 根 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我们认为应以区位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 分地区确定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 有 针对性地选择目标市场重点, 选择不同的投资结构 。就我国经济特点而言, 制造业、资源开发业、 服 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应成为我国跨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0.
张小波  李成 《国际观察》2016,(4):144-157
本文首先探讨国际投资机制的概念和构成,着重分析了双边、区域性、全球性投资安排和有关国家内部的外资审查制度。其后,本文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简要回顾了国际投资机制在萌芽、成型、高速发展和调整四个时期的演变轨迹和时代特征。随后,本文考察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国际投资机制的影响,并展望了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投资机制与原则的发展趋势。最后,本文转向讨论中国与国际投资机制的互动,并以最近推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为例,分析国际投资机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相应的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徐淑华 《东南亚》2003,(3):25-32
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经济交流和合作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其流动速度加快 ,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 ,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实行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政策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为外商来中国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在菲律宾的对华投资中 ,主体则是菲律宾华人。本文就菲律宾华人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一概要的探讨。一、菲律宾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与发展1 970年代中期以来 ,中菲两国都调整了各自的发展政策 ,双方经济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 979年 8月 ,菲律宾海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微观行业环境,以及对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总量、产业分布及直接投资来源国和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探索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内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韩国对中国投资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中两国建交14年来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变化。初期,韩国对中国投资侧重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出口加工项目。进入成熟发展期后,韩国有必要在投资项目规模、投资战略,投资区域、投资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今后中韩的经济交流会有相当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长吉图先导区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促进长吉图先导区经济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升级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长吉图先导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总体规模小、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承接能力的产业偏少、资金到位率波动明显且水平偏低等问题,长吉图先导区扩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应该重点抓好全面优化投资环境、明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重点区域、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协调区域招商引资政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刘秀莲 《亚非纵横》2007,(4):8-11,63
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韩国对华投资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后五年内,韩国对中国投资的总体趋势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仍处于韩国亚洲投资体系中的核心位置。同时近两年来,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出现了一些变化或调整。韩国对华投资进行战略调整的主要背景是:首先,全球产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越南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出口、国内外投资、货币兑换率及国际结算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持越南较好的投资环境,越南政府两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增强越南的投资竞争力。 越南采取的新政策、新办法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保证投资政策的一贯性和稳定性。如新的法律规定与原获批投资项目合同规定相冲突,且新法规对外国投资企业利益构成损害的,则仍以原法律规定为准。这些新规定颁布后将对外资企业更有利,外资企业获得投资许可证后,可以视情况调整企业的营运工作,以便充分享受更为优惠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除了在宏观政策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期望改变经济萎缩和金融失调,恢复民众信心以拯救美国经济外,同时还希望在生产性投资和经济长期增长方面打下坚实基础。这主要体现在奥巴马政府逐步向增强中长期竞争力产业倾斜的产业政策调整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与分析泰国外资投资在进入21世纪后(2001-2004年期间)的增长变化趋势、投资来源结构与投资产业分布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经济背景,并概述在这段期间泰国外资投资政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一、东盟国家对华投资中的产业转移东盟国家对华投资较多的是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其次是印尼、菲律宾。投资领域从早期的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玩具、建筑材料、房地产开发、饭店,到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医药卫生、机械制造、金融、电力和海运等行业。尽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不合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呈现出发展起伏、速度缓慢、产业结构技术构成偏低、地区分布集中、规模中小型化等特点。究其原因 ,一是日本对华投资动机的主流是利用低廉而丰富的劳动力 ;二是中国引资政策的调整及其导向 ,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展不平衡 ;三是日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过于谨慎 ,不积极 ,且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