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告人李某1972年起即在某村卫生室工作,曾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所发的《乡村保健医生证书》。2001年8月,该村村委会向区卫生局提出设置该村卫生室为医疗机构的申请,经主管部门验收,因故不合格,至本案案发时尚未领取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001年9月10日,王某在镇卫生院做了青霉索皮试,其结果为阴性,但未在该院输液。随后王某来到李某所在的卫生室,李某看过王某在镇卫生院的病历、处方和皮试单后,要王某做皮试,王某称刚刚做过,李某即未坚持,遂对王某进行青霉素输液。  相似文献   

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原告李某诉被告李甲等继承纠纷案【案情简介】被继承人李某某和薛某某婚后共生育四个子女,长子李甲、长女李乙、次女李丙、三女李丁。薛某某于2001年4月去世时,未进行遗产分割。李某某于2008年3月9日去世。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王某,中共党员,1999年5月,王某在任某局副局长期间,因违反规定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受到行政警告处分。1999年11月,该局拟选拔一名同志担任局长,同为该局副局长的李某成为重点考察对象。王某为发泄对揭发其问题的李某的不满,多次向市纪委写匿名信举报李某“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贪污受贿,经商办企业,为使自己成功当上局长利用职权向一国有企业索贿10万元送给市委书记”。经调查组调查,未发现李某有违法违纪的问题,其中所反映的李某向市委书记行贿10万元的问题,因该市委书记已去世而无法查证。分歧意见对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  相似文献   

4.
申张  陈平 《法庭内外》2013,(5):28-28
为拆迁多得房,夫妻俩假离婚,房产、基金均登记在丈夫名下;十几年后房子一直没有拆迁,二人仍生活在一起,正待复婚之际,丈夫身患癌症去世,一无所有的妻子面临绝境一夜白了头。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了妻子张某诉丈夫李某的5个兄弟姐妹继承纠纷一案。为拆迁假离婚以夫妻名义继续共同生活李家共有六兄妹,其中李某为家中长子,张某和李某系夫妻本是同一单位职工,未生育子女。十余年前,张某与李某听说自家单位分的房将要拆迁,为拆迁多得房,张某与李某便到法院办理了离婚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案情王某系成都市某企业(现已破产的国营企业)退休工人,年至70仍然未婚,无儿无女。因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王某亲姐姐(已去世)的女儿刘某便主动承担起照顾王某的义务。期间,刘某意外发现王某名下唯一的一套住房已于2011年1月过户到王某的徒弟黄某名下,且王某一直未收到任何购房款,询问王某此事的始末,王某并没有将房屋赠与黄某的意思表示,甚至认为房子现在还是自己的。因此刘某怀疑黄某利用王某神志不清这一情况,将其骗至房管局办理了过户手续,遂找到笔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李某与其妻肖某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后,肖某到李某父母家吵闹,并提出离婚。在与李某去乡政府办理离婚手续时,因子女抚养问题未协商好离婚未果。当天下午6时许,二人回家路过一山湾水塘时,肖某要李某一块歇息,李某不  相似文献   

7.
法官:我是闽北农村一偏远山村的一名村委会委员。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因考学走出小山村的、如今在城里当了干部的林某前不久回到我们村,向村委会提出想要翻建他家的老宅(林某的父母前几年先后去世后房屋一直没有人居住,如今已经很破旧),称其过两年退休后回来养老。我们村委会研究后认为,我们村像林某这样老旧房屋还在村子里,人早已是城里人(户口也早就迁出)的情况有6户,由于他们的房屋建得早。比近些年所建房屋的院落都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本栏主持人:文心王某,男,37岁,系某省某县农民。1977年,王某与本村女青年李某(时年16岁)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生育一子。1989年,二人闹矛盾后李某负气远走他乡。1990年,王某与本乡另一女青年张某(时年23岁)未办结婚登记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生育一女。1997年,李某回到本村后得知此事,遂状告王某重婚罪。此案较为罕见,故而司法机关对此案如何定性处理颇有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两次事实婚姻应认定为重婚,尤其是象王某这样无视我国婚姻管理法规和计划生育政策,先后两次与他人未经合法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共同…  相似文献   

9.
两次事实婚姻是否构成重婚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懦简介王某,男,37岁,系湖南省某县农民。1977年,王某与本村女青年李某(时年16岁)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生育一子。1989年,二人闹矛盾后李某负气远走他乡。1990年.王某与本乡另一女青年张某门寸年23岁)未办结婚登记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生育一女。1997年,李某回到本村后得知此事.遂状告王某重婚罪、此案较为罕见.放而司法机关对此案如何定性处理颇有分歧。二、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两次事实婚姻应认定为重婚,尤其是家王某这样无视我国婚姻管理法规和计划生育政策,先后两次与他人未经合法登记即以…  相似文献   

10.
正基本案情王某,男,中共党员,A省证监局办公室主任。李某,男,群众,A省民营企业主。2013年1月,李某向纪检机关反映王某与其合伙炒股问题。据李某反映,其与王某于2010年经人介绍相识,后王某向其提出合伙炒股,李某考虑到王某系证券机构从业人员,可能掌握证券内幕信息,便表示同意。后二人商定,由李某出资并开设证券账户,王某负责操作股票买卖,盈利五五分成。2011年初,李某出资350万元开设股票账户并将交易密码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男,41岁,1999年3月11日,和同伙王某在某村将申某杀死后逃跑。2001年被列为省级逃犯,2002年被列为部级逃犯。2011年已改名换姓的李某因抢劫罪被判刑,期间,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信息服刑。2011年12月,警方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正在服刑的李某。由于李某此时已改名换姓,需通过DNA检验来确认其身份。但是李某的双亲已去世多年,而且李某未结婚生子,确认其身份较困难。实验人员嘱办案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通州市林建华门:张某与李某系合伙关系。为催一客户所欠合伙货款,张某请王某驾摩托车汪某无证、照)载其去索款。途中王某将赵某撞伤,王某负主要责任。后经村委会调解,张、李、王三方达成了各承担1/3赔偿费用的协议,*协议并规定不得反悔。但李某事后反悔。现赵某提起诉讼,要求王某赔偿。请问:1.王某是否属于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张、李是否应为赔偿义务主体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村委会制作的调解书是否对张、李有法律拘束力,这种协议是否为反悔即无效?3.如王某对赵某承担赔偿责任后,是否有权依据调解书向张某…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案情2005年,王某(男)与李某(女)登记结婚,次年生育女儿王某乙。2009年10月,王某与李某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离婚协议约定:王某在婚前购买的一套面积为116平米的房屋,房屋产权属男方所有,离婚后,该房屋归女儿王某乙所有,由李某和女儿居住,离婚后男方自行解决居住问题。2012年1月,王某与李桌双方进行了复婚登记。2014年12月。  相似文献   

14.
案名:王某故意伤害案 [基本案情]王某和李某是朋友关系,2008年12月6时,李某向王某借钱6000元整,借期2个月。后经过王某多次催要,2009年5月1日,李某答应王某到公园门口还钱。到公园门口时,李某正和其另一朋友田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院审理的一起借款案件中,李某擅自用王某的身份证以王某的名义在某信用社贷款1万元,贷款期限为6个月。借款到期后,该信用社向王某发出催款通知书,此时王某才得知李某以其名义在信用社贷款,但其当时未表示任何异议,并在催款通知书上签了字。后王某以该款非其所贷为由拒不还款。在认定该借款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未经王某同意以王某的名义贷款,该合同属无效合同,王某不应承担还款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王某当时不知情,但当信用社向其发出催款通知书时,其未表示任何异议,应视为其对…  相似文献   

16.
刘崇 《中国公证》2014,(12):49-50
正当事人张甲、张乙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其生父张某遗留的一处房产的继承权公证。经查,张某与李某于1970年结婚,二人生有张甲、张乙两个子女,后二人因感情不和于1993年7月离婚。张某于1994年6月与王某再婚。王某与其前夫生有一子郭某,时年14岁,在张某与王某结婚后随生母王某、继父张某共同生活。1999年7月张某与王某离婚,离婚后张某一直未再婚,单独生活至2013年病故。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被告人王某原系共冶炼厂(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在代表本厂向李某发送价值3万余元的货物后,私下与李某约定,用该批货物抵偿王某个人欠李某的债务。同时,王某自己出具了一张该3万余元货款由第三者甲企业负责偿还的“证明条”,交本厂财务科入帐。后查实,虽然甲企业与王某之间存在经济关系,但王某打“证明条”事先并未征得甲企业同意,事后也未经其追认。冶炼厂在长期不见货款到位的情况下,按“证明条”向甲企业追索,被甲企业以与冶炼厂不存在经济关系为由拒绝。冶炼厂只得向李某索要货款,李某称:他已经和王某谈好用这批…  相似文献   

18.
1 案例资料 1.1 案情 在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中,需要确定李某(女)的身份,但可疑父王某强已去世,留有一婚生女王某,故办案单位委托我所对李某与王某是否为同父异母的半同胞姐妹进行鉴定.经调查,王某的生母毛某、李某的生母周某以及王某的祖母赵某均在世,故要求她们配合参与本案鉴定.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在第三期上组织了一起案例讨论,案情大致如下:被告人王某原系某冶炼厂(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在代表本厂向李某发送价值3万余元货物后,私自与李某约定,用该批货物抵偿王某个人欠李某的债务。同时,王某出具了一张该3万余元贷款由第三人甲企业负责偿还的“证明条”交本厂财会科入账。后查实,虽然甲企业与王某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王某打证明条事先未取得甲企业同意,事后也未经其追认。冶炼厂在长期不见货款到位的情况下,按证明条向甲企业追索,披甲企业以与冶炼厂不存在经济关系为由拒绝。冶炼厂只得向李某索要货款…  相似文献   

20.
1996年元月份,某县农民王某同本村村民李某经协商双方共同出资,合伙做煤炭生意。为了便于在生意交易过程中携带方便。双方均在中国银行办理了长城卡。同年3月16日王某用长城卡汇到李某长城卡中78000元,8月26日王某又汇到李某卡中16000元。在来往生意过程中,李某归还部分货款,其余部分李某用化肥等抵算货款。合伙终止后,双方因结帐发生矛盾,对盈亏分配未有达成共识。2003年8月16日,王某用向李某长城卡中存人的78000元和16000元二张现金收入传票起诉李某要求还款,原审中,在未通知李某到庭参加诉讼情况下,采用公告栏公告送达形式送达,缺席判决李某偿还王某借款人民币94000元。李某不服到检察机关申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