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借鉴西方防止利益冲突法的相关理论,指出当前我国较为普遍的利益冲突是造成腐败犯罪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分析了造成我国利益冲突现象严重的原因,提出以法律手段和制度途径防止利益冲突,是预防腐败犯罪,完善当前我国廉政立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政府活力不足和腐败问题比较突出,这与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弱化或失效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总结我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日本警察衔级管理制度的概要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日本警察衔阶等级、升职年限、工资待遇和达到(主要)衔阶最小年龄等的初步分析为基础,得到几点启发与思考:中国警察招录如果实行国家公务员和行政区划公务员(即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两条线运行机制,可能更利于地方优秀人才的选拔;报考警察的学历规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把警衔管理纳入警察素质能力养成的整体规划之中,使“行政管理积极服务于警察全面素质提高的思维”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WTO规则对中国民用航空产业特别是我国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积极意义。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现行的民航法规和规章,要么在一些方面规定阙如,要么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法治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在这种法制环境下,中国民机产业必须规避入世风险,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与民机产业法制之间的关系。对此,中国民机产业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才能使我国作为WTO成员按照WTO规则和国际惯例保障和促进民机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典型国家民机产业发展立法的经验借鉴,也能为我国民机产业发展立法提供有益的启示,从而加速我国民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事公益诉讼已经在民事诉讼法第55条中确立,但是从法律条文的规定来看,其在我国的适用空间依然是非常有限的。立法者审慎的态度不断地告诉我们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依然是目前理论上和立法技术上难以解决的。通过研究发现,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需要从原告主体资格、诉讼费用、举证责任等很多问题上作出与现有规定不一致的变革。除此以外,立法者仍然需要认真对待诉权滥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建立后,对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活动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公务员考录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日益突出,影响到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进行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行。文章对中日公务员考录制度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借鉴日本的有益经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提高公务员的可就业性会使其不安心工作,甚至增加他们的离职意愿,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和人力资源的风险。本研究结果表明:公务员可就业性总体上会提升其对单位的情感承诺、降低其离职意向,会通过情感承诺的完全中介作用降低其离职意向;公务员可就业性会提升其工作投入度和工作绩效,通过工作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回答了对公务员可就业性价值的怀疑问题,同时也表明了可就业性对公务员工作的价值。最后,作者基于此结果提出了公务员可就业性的个人、领导和单位"三位一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清朝法在官吏的录用条件、日常监督考核程序以及对官员保持品味义务等方面均有详实的规定和具体要求。我国台湾地区保持公职人员品味义务的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为构建现代警务制度,应在参酌域外警察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警察法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9.
李慧卿 《桂海论丛》2007,23(1):71-73
就职宣誓是公务员就职前一个重要的程序,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公务员就职宣誓制度,然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相关的法律文件提出建立公务员就职宣誓制度。文章从建立公务员就职宣誓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评价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美国联邦政府也正是遵循着这个理念,对公务员进行完善的绩效评价,以提高公务员绩效,最终提升联邦政府的绩效水平。360度绩效评价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公务员进行绩效评价的一大亮点,并且给予了相应的法律、法令和政策的规范。另外,美国联邦政府将绩效评价得出的结果应用于公务员的薪酬、培训、晋升等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模块。  相似文献   

11.
Ling Li 《当代中国》2011,20(68):1-20
Unlike most current academic studies on corruption in China, which focus on the theme of how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have caused corruption at the macro-level, this paper takes a micro-view. It concentrates on the question of how corruption, notably bribery, takes place between a briber and the bribed. Moreover, it examines what exact role guanxi-practice plays in corrupt exchange and, more importantly, why it constitutes a critical element. Through in-depth case-studies derived from extensive fieldwork, this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icro-level operation of corruption in China is not due to some haphazard aggregation of sporadic acts but follows certain rules and codes of conduct, which should be seen as an informal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facilitating the contracting process of corrupt exchange. This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at guanxi-practice embodies such rul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uch conduct purports to remove the legal, moral and cognitive barriers impeding the contracting process of corrupt exchange by grafting a corrupt agreement upon a social setting, in which risk of exchange safety is controlled, and moral costs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are reduced. Therefore, this paper contends that the causality link between guanxi-practice and corruption is the inverse of the view held by many. It is not that the participants of corruption are compelled to corrupt conduc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guanxi-practice, but on the contrary, these participants adopt guanxi-practice as an alternative operating mechanism that facilitates corruption.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探析——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了当前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内涵、现状以及危害,认为公务员职业倦怠主要涉及的是公务员个体与工作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其次,基于"双因素"的理论激励角度分析,认为工作的挑战性、缺乏竞争激励等因素导致了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最后,从"双因素"理论的激励因素六个维度引入工作特征模型,提出了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以及建立竞争性的激励机制等纾解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确定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合理确定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需要建立工资调查比较机制。该机制包括两项核心任务——科学合理地建立政企职位对应关系以及准确高效地开展工资调查工作。实现这一机制的核心难点是如何建立政企职位对应关系和如何开展市场工资调查。本文对比分析了目前公务员工资确定的三种方法和技术,归纳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建立工资调查比较机制的必然性,回答了工资调查比较工作中的若干操作化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公务员工资制度提供了专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熊水龙 《桂海论丛》2005,21(2):70-73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行政模式,其创建将对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公务员能力建设要突出核心能力这一重点内容,为此,必须明确界定服务型政府模式下公务员核心能力框架。公务员核心能力建设应采取培育行政新理念、激励公务员自我提高、加强国家规划和指导工作、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强化公务员培训及公务员效能监督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永贤 《中国发展》2012,12(1):72-75
法作为中国人文素质的基础和精髓,历来为政府官员所重视,并已成为官员必备素质之一,该文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后得出,书法对当今公务员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为:通过“以字正心”,端正思想行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综合修养;提高书写水平,便于日常应用;广交各界朋友,抵制不良爱好;凝神静气挥毫,有益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整个公务员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确保公务员队伍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时刻保持高质量、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务员制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中分别介绍了我国和韩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对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从学历要求、笔试环节、面试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并在比较中看到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差异,在差异中看到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不足。最后,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国应当及时认识到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短板,积极吸取韩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在今后的制度改进和不断发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Xinhong Wang 《当代中国》2016,25(98):233-247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airly recent phenomenon of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requesting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China. Chinese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are invoking the new 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to push government agencies, particularl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to fulfill their legal oblig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requesting that government agencies disclos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itizen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turned themselves into active agents pushing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egulations.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suggest that a bottom-up legal mobilizatio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ough still with a limited scope, has been happening and endeavoring to mak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China. Furthermore, this legal mobilization can be see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merging civil society activ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8.
法制建设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一些腐败现象或边缘性腐败问题不能给予有效制裁,与有关反腐败立法深度不够、某些罪名的可操作性不强等弊端有关。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廉政立法,加大依法惩治腐败的力度,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9.
保险标的转让对保险合同的影响,有"对人主义"与"对物主义"两模式。前者以"诚信"为核心价值,在逻辑上更为严密;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保险利益的复合性,存在冲击民事法律基础理论、损失法律效益的缺陷。因旧《保险法》规定过于简陋而造成法律实践上的缺陷,新法则摒弃"对人"转而改用"对物"模式,但这并非理想的立法选择。理想选择是,坚持"对人"模式并辅以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关系修正有关规则。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调解的民事纠纷日益增多 ,但现有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不具体、不明确、不合理。应在立法上将公安机关调解的民事纠纷分为因违法犯罪引起的民事纠纷和一般民事纠纷两类 ,并分别作出专门规定 ,以提高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纠纷的调解的法律效力 ,明确公安机关调解一般民事纠纷的范围、原则、程序、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