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海洋,促进海洋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需要用法律对围海造地行为进行规制,以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本文通过对我国围海造地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法律进行梳理,提出了加强围海造地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海洋,促进海洋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需要用法律对围海造地行为进行规制,以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本文通过对我国围海造地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法律进行梳理,提出了加强围海造地法律规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黎四奇 《时代法学》2015,13(1):119-121
《自然人流动法律规制研究》对自然人流动法律规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是我国首部以自然人流动法律规制为研究对象的法学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著紧扣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脉搏,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书共分四大板块,全面系统地对自然人流动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制度进行了研究。该著旁征博引,广泛搜集、引用中、英文资料,将相关法律文件整理以附录呈现,为自然人流动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供了以资参考的详实资料。最为重要的是,全书始终立足中国,不仅以专章对我国自然人流动法律规制进行研究,亦通过对多边、区域、双边、他国法律规制的研究形成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自然人流动法律规制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威  王敏又 《法制与社会》2015,(3):62-63,67
网络不良信息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但社会发展提供的各种的主客观条件不足以规制网络秩序的状况下产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法治体系的精神为网络不良信息的规制提供了很好的前景蓝图,即健全的法律体系才是规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当正视目前网络不良信息的法律规制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对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起有关网络不良信息的正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南海地区的人工噪音来源广、种类多,已经对该地区的海洋生物产生了实际的危害后果.国际法上关于规制南海噪音的主要依据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风险预防原则以及不得损害国外环境原则.上述法律依据在具体规制南海的海洋噪音污染时存在法律义务不明确、 可操作性差等诸多局限性.为了切实保护南海地区的海洋环境,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该确立合作规制南海海洋噪音污染的法律目标、设定合作规制南海海洋噪音污染的具体法律路径、明确合作规制南海海洋噪音污染的具体内容.中国不仅要积极完善本国国内法关于防治海洋噪音污染的法律制度,而且还应该积极利用正在与东盟国家磋商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良好契机,为早日通过南海地区第一份规制海洋噪音污染的法律文件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以来,学界对同性恋的认知日趋科学。伴随同性恋的科学释义,有关同性恋的文化宽容日益产生,并引发了规制身份关系的立法思考和立法活动。欧美国家规制同性恋的立法路径。不仅颇具创意,而且显现出对传统婚姻家庭的超越,为规制同性恋提供了法律范式。然而,国别、宗教、文化等差异,使同性恋的法律规制体现出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7.
民众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不信任主要是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法律规制的唯科学主义倾向造成的.科学知识在事实上“俘获”了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法律规制,并将其锁入在这种被“俘获”的境地中,从而使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法律规制具有唯科学主义的倾向.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法律规制之所以体现出唯科学主义倾向,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还是在以传统工业社会中理解风险的方式来理解当下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风险问题.当下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再仅仅只是一种运用科学理性的活动,它也需要社会理性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8.
欧盟广告法律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广告法律规制以建立共同市场 (《单一欧洲法令》后的内部市场 )为出发点 ,通过积极协调与消极协调等多种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 ,已经形成了以具有普遍意义的 1 997年比较广告指令为核心 ,既包括欧盟法 ,又包括成员国国内法 ;既包括制定法 ,又包括判例法 ;既包括实体法规范 ,又包括程序法规范在内的有机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本文以 1 997年比较广告指令为例 ,对欧盟广告法律规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与避税的经济学定义相比,避税的税法学定义揭示了避税的本质,为针对所有型态的避税行为的法律规制提供了可能。避税的法律规制包括立法规制与通过法律解释的规制,其共同的工具是实质课税原则。中国只应制定针对个别避税型态的个别防杜规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3D打印的发展和普及,一些相关的法律问题也开始浮现,尤其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冲击,如果不加以及时规制,将会逐步发展到法律难以控制的地步.本文以此为立足点,从对3D打印与传统打印界分的研究出发,进行实践调研其各方面运用情况和现实的生产范围情况,分析3D打印对现行知识产权法的冲击,通过思考科学技术与法律制度相互关系,研究相关的调整思路和修正措施,分析如何切实完善对3D打印的法律规制,为立法、司法和执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华 《法律科学》2014,(3):175-183
英国作为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却在通讯截收制度上丢弃了欧美普遍实行的司法令状主义,在秉承传统侦查秘密观念下实行"行政令状"制度。该制度在受到欧洲人权法院败诉后逐渐构建了相对完备的通讯截收监督制度体系。我国技术侦查的内控模式与英国的行政令状制度极为相似,尽管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其法定化,但因未合理、清晰地指明侦查机关行使决定权的程序及适用的种类而不具有完全的"法律样态"。在我国现有的司法体制下,完善技术侦查制度不仅需要吸收英国法的教训,还要借鉴有益经验进一步构建技术侦查"必要性和最后性"的动态监督制度、获取证据材料作为定案根据的辩护制度以及向人大报告制度,在制度约束和程序控制上体现规制的严格性。  相似文献   

12.
技术侦查证据使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侦查手段的广泛应用,技侦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使用问题受到了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大的关注。为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规范技侦证据在诉讼中的具体应用,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技侦证据的法律效力以及技侦证据使用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程序。本文就该规定的相关修改背景、具体内涵进行了评析和论述,并就其未来具体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卧底侦查争议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蔡杰  严从兵 《现代法学》2003,25(3):99-103
随着我国诉讼观念的更新和诉讼模式的转变 ,卧底侦查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为大家所关注。作为一种谋略 ,“卧底”在我国刑事侦查学中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然而 ,就其法律规制问题学界存在诸多争议 ,焦点集中在卧底侦查的理论基础与卧底警察“侦查行为”性质评价方面 ,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有赖于具体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14.
李建明 《法学研究》2011,(4):148-168
不需要得到相对人自愿配合而直接实施的侦查措施为强制性侦查措施。强制性侦查措施具有正当性,同时也具有侵害公民基本权益的弊端。为避免或减轻强制性侦查措施对公民权利造成侵害,需要通过法律规范强制性侦查措施,同时需要加强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目前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严重不足,对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局限于对逮捕等强制措施适用的监督,对搜查、扣押、冻结等大量强制性侦查措施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对于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需要通过立法完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规范体系,同时也有赖于检察机关改革、优化侦查监督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旺生 《现代法学》2003,25(2):3-10
法律解释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整体中具有辐射性和跨越性的重要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法律解释权 ,解释法律应当遵循五道程序 ,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就司法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 ,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现行法律解释的制度框架。这一制度框架中 ,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制度在法律意义上是成立的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是否合法则存在疑问。现今绝大多数国家一般都以司法机关为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中国实际采行的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司法机关都解释法律的二元化体制 ,前者是法律上的首要法律解释主体 ,后者则是实践中最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几十年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法律解释为数非常有限 ,倒是法律上处于其次地位的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为数甚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和主要的法律解释权 ,在逻辑上是成立的。然而逻辑上成立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会期不足因而不能随时根据需要解释法律 ,它并不具体应用法律因而难以适时就法律应用特别是法律适用做出法律解释。转变这种状况 ,单用所谓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分类方法是不敷需要的。在法治发达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为尖端的科技成果,对于专利法的挑战是全方面的,既包括人工智能技术本体的专利法律保护、人工智能发明成果的专利法律规制,还涉及人工智能应用工具的专利法律影响问题。造成上述难题的原因包括人工智能的复合性技术结构、人工智能法律客体的本质属性以及人工智能的超强运算能力等人工智能基本特质。为此,应通过优化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专利保护模式、开展人工智能自主发明的专利法律规制、创设人工智能应用工具的专利实践指引等措施,实现对人工智能时代专利法律问题的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7.
立论于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一元论而对我国检察机关的公诉权、侦查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和执行监督权等检察权的权能进行法律监督权的解析,这使我们看到每一项法定的检察权权能都是法律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检察权的全部权能在性质上都应当统一于法律监督权.从而证明我国宪法第129条对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定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法律能否或如何运用逻辑来对事实进行把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推理、推定和拟制的运用即是从不同程度上对逻辑在静态的规范意义上运用的清晰的反映。其具体表现形式在推理中表现为事实分类,在推定中为事实性规则的确立,在拟制中则是规则的变动。在这些具体的运用活动中,规则虽然始终保持着一种名义上的规范性,但其内容却已有了很大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法定数字货币在应用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随其功能定位的变化而变化。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具,法定数字货币存在权利事后救济机制缺失及相应法律规范缺位的风险;作为监管工具,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监管权力与隐私权利失衡的风险;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监管不到位而无法保证其积极助力于宏观调控的风险。因此,应在考察现行规定和有益制度的基础上优化数字货币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法律监管机制,以促进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清代的因案修例,即基于某一司法案件对《大清律例》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修改。这是清代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法现象。《大清律例通考》《读例存疑》等考证类释本和《驳案汇编》《刑案汇览》等描述类案例集,分别以法律文本备注和刑事案例陈述的形式,记载了因案修例的诸多实例。结合因案修例的各方面特征来看,它属于清代法律的一种司法创制机制,带有典型的传统中国特色。清代统治者通过此种机制从司法案件中抽象出成文法则,进而实现法律文本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均衡。对于当前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因案修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其对明确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路径和方向,以及完善“由案到法”的衔接机制、指导性案例的审核机制、类案判断机制、指导性案例的退出机制等,具有积极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