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监管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探索公安监管工作规律,对确保公安监管工作的正确方向,提高公安监管工作的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安监管工作体制在适应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公安监管制度伴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而不断成熟完善,公安监管制度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感化、挽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的基本方针,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坚决杜绝"牢头狱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的鲜明立场,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安机关要研究把握公安监管执法的内在规律,研究确保监所安全文明的新思路、新方法,落实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的措施,研究做好被监管人员教育转化的有效方式,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公安监管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公安监管文化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赵春光 《公安研究》2012,(7):5-12,33
公安机关创建安全文明监管场所的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建设安全、文明公安监所工作目标,治标治本两手抓,防范和整治两手硬,眼睛向内巩固薄弱环节,协调各方增强合力,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必须始终坚持依法保障刑事诉讼、行政执法活动顺利进行,同时依法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认真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构筑安全智慧监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是公安监管工作中最为关注的要素,如何实现对监所在押人员精细化安全管理,保障监所安全规范运行,是公安监管的核心工作。探讨了如何使用物联网等技术构筑安全智慧型监所,实现监所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进而提高监所安全管理水平,全方位保障监所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公安厅监管总队以建设"全省监所智能化管理平台"为龙头,以实现"智慧监管"为目标,精心做好公安监管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和建设应用组织管理,在全省公安监管部门初步构建了以信息化为引领的现代公安监管警务机制,为打造安全文明监所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过去公安监管场所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技术应用创新丰富监所医疗手段,完善监所医疗机制,实现被监管人员入所体检、所内及出所诊疗信息全程电子建档,引入被监管人员入所前社会医院医疗数据,准确掌握既往病史,积极利用社会医疗资源,探索实现远程就医诊断,充分保障被监管人员生命健康权,减少因病死亡,有效维护监所安全。  相似文献   

6.
公安监所内被监管人员中普遍存在多种羁押应急心理,容易出现闹监、自残、自杀等恶性问题,严重影响监所安全。总结实际应用经验,依据监管数据特点并结合业务痛点设计搭建了被监管人员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被监管人员风险识别预警能力,实现公安监管工作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警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安监管场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落实"互联网+"创新精神和"惠民生、解民忧"行动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金融和数据安全保障技术,通过搭建被监管人员亲情汇款系统,使被监管人员家属和监所民警都实实在在体会到"移动互联+电子支付"给寄存款管理带来的规范、高效、优质、便捷,全面提升了监所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网络化和智慧化水平。该系统"投资小、见效快、实用性强、简单易用",真正做到了"科技微创新、群众真满意"。  相似文献   

8.
玉环县看守所在实现52年安全无事故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创建"四型监所"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六位一体"的公安监所安全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凸显了全面推进勤务改革、向科学勤务要安全,深度应用监管信息、向科技投入要安全,切实维护合法权益、向人权保障要安全,不断优化精细管理、向管教转化要安全,大力整合内外资源、向联动协作要安全,切实严管纪律作风、向队伍建设要安全的基本经验。剖析解读公安监管工作的"玉环现象",玉环县看守所之所以能够创造52年安全无事故的奇迹,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文化源头的,同时也为加强公安监管理论研究、加快看守所立法工作、加速公安监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瑾 《警察技术》2013,(1):19-21
符合公安监管工作规律、科学规范执法行为的信息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的第一警力,是推动公安监管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2009年以来,全国公安监管部门以“信息化是公安监管工作第一警力”为指引,以实现公安监管工作“安全、文明”为目标,服务公安中心工作,贴近公安监管实战,精心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期专题人物,本刊独家专访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局长赵春光,为读者带回他对于我国公安监所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0.
论人权理念对警察执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与保障人权是公安法制和警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对执法人员行为的基本要求。我们需要全面理解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内涵,从法治和政治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警察尊重与保障人权的重要职责,积极落实我国已经签署的关于人权保障的国际公约,加快人权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加强执法监督,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警察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公安行政处罚是公安行政执法中运用最广泛最严厉的具体行政行为。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实施治安行政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当前,公安行政处罚中人权保障的状况如何,在公安行政处罚中如何加强和体现对人权的切实保障,本文试围绕这两方面问题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公安监管信息化进入“智慧监管”新阶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风险精准评估、业务智能辅助和信息全西感知,推动勤务模式转型升级,全面提高驾驭复杂监管形势的能力。被监管人员风险评估既紧贴实战业务需求,为监所安全预警提供数据基础,又最能体现监管大数据的灵魂,是“智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风险本身是一种不大好量化的指标,尤其涉及各类被监管人员的静动态属性和行为,如何定性、定量地对被监管人员进行风险评估是业界难题,即为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为落实公安部党委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智慧公安的部署要求,以科技信息技术推进公安监管工作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公安监所保障安全、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在全国公安监管部门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智慧监管建设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进智慧监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智慧监管建设技术指南》,为各地各级公安监管单位开展智慧监管建设应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引。  相似文献   

14.
浙江公安监管系统开展"三除一创"百日活动,是落实公安部"五化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抓手。其要义是从细微处、常规性和具体化抓监所整治,不求大、不求特、不求新,保证监管"保障人权、服务诉讼、确保安全"三大职能真正落地。以抓主要领导,管住重点人和核心岗位,树立"以小管大"的思维观;从小投入大改善,小规矩大养成,小文化大环境,确立"保小增大"的成本观;用示范所引领转型升级,抓后进所达标晋级,创品牌所挂匾保级,建立"抓小促大"的发展观,使监所安全保障有力、公安监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国强 《公安研究》2013,(7):57-66,88
监管场所是法治文明的重要载体,依法保障人权、安全规范管理是法治文明的体现。监所管理彰显法治文明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只有让法治价值成为监所管理的基本导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监所管理工作机制改革,才能塑造好监管场所的法治角色、人文角色。监管场所状况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从监所管理可以看出法治文明的最新发展,也体现了深层的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的监管实践证明,安全文明管理是公安监管工作的主线,而抓安全,必须适应羁押监管形势的变化。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顺应安全工作规律,强化基础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以综合治理为主要特征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对监所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见性,提升监管民警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在监管安全的大前提下,确保监所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公安监所管理文化建设之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监所管理事业的发展,公安监管民警队伍建设的推进,公安监管部门软实力和公信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公安监管部门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必须加强公安监所管理文化建设;创新公安监所管理文化建设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公安监所管理工作;要把公安监所管理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所管理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安监所是指我国公安机关依法设置并管辖的有关刑事羁押、特定刑罚、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机关。公安监所是我国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刑事、行政执法机关。其任务是:有效监管,保证羁押、刑罚、处罚和强制措施执行的运作,提高执法效益;严格管理,建立良好的监管秩序,保证监所安全;对被监管人进行教育、改造和矫正;打击、制裁犯罪,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9.
公安监所民警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封闭性,决定了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群体。心理压力的超负荷不仅危害着民警个体身心健康,而且阻碍监管工作效率提升、损害监管场所公众形象。基于心理压力来源的多方面性,公安监所民警心理疏导机制注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创新领导管理理念、构建人文关怀机制是基础;设立专门机构、建立民警心理维护机制是关键;加强沟通联系、构筑社会支持机制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孙平华 《人权》2012,(5):42-45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概括性条款写入宪法,此举被称为“人权入宪”。我国宪法首次对人权的明确宣示,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所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执政理念的法典化。从此,人权成为重要的宪法原则,上升为中国人民和国家的意志。“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既规定了实体内容,也对国家提出了义务要求,从而,“人权入宪”成为我国人权制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的确立,对我国的人权立法和完善司法过程中的人权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落实好宪法所确立的人权原则,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