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在人大工作多年,也参加过不少执法检查。人大执法检查让执法部门介入,虽然能带来一些方便和声势,但终究是弊多利少,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履行监督职权、推进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我带领省人大调查组,对莆田市人大的执法检查工作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感到他们的做法有力度,有特色,有成效。以下是调查情况和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一)莆田市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1995年以来,莆田市人大共对32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视察、调查。特别是对教师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水法、外资企业法及法院司法公正问题等6次执法检查,规模大、效果好、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参加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活动,我感到,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特别注重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坚持把执法检查的重点放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执法检查实效不断增强,切实保障了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法、律师法、安全生产法、农业法、劳动法等五部法律的执法检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安排,我先后亲身参加了律师法、安全生产法和劳动法的执法检查。检查律师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普通公民参加人大常委委会组织的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有利于提高人大工作透明度,有利于人大广泛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置于代表和人民和监督之下,邀发代表和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参加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的执法检查工作研讨会在会上,市州人大的同志普遍反映,基层人大在开展执法检查过程中,对收集到的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建议,因不知如何向上级反映,往往在执法检查报告中忽略不写。仔细想想,如何将基层人大在执法检查中对法律法规的修改意见有效通达立法机关,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林 《人民政坛》2007,(9):35-35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一名县人大代表,也是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人大代表队伍中,我是“新兵”。今年以来,我先后多次参加了县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活动,在参加常委会会议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有时候发言比较热烈。由于我自己参与执法检查,对一些问题看得比较透,也很想多说几旬,但我发现,出席常委会会议的组成人员中,一些有名望的企业家、专家、领导干部,他们并没有参加执法检查活动,所讲的观点与我执法检查时所见所闻有较大的出入,但我有碍于面子,不敢“实话实说”,发表与之不同的观点。身为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理应讲真话,说实情,却缄口不语,对此我自己心里十分矛盾。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6月下旬,地区人大工委组织工会、团委、妇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执法检查组,对地区教育、卫生、计委、经委、商业、供销、二轻系统所属的十一个企事业单位,执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和《自治区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抽查。这次执法检查采取听取汇报、组织女职工代表座谈、个别了解情况和深入调查等方式,同时请企事业主管部门领导参加,向他们反馈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在此基础上,地区人大工委还  相似文献   

8.
正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富有成效的监督方式。监督法就如何开展执法检查进行了具体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这为执法检查这一常态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目前,各地对执法检查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9.
人大执法检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使用最多最主要的法律监督形式,如果使用得好,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当前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仍然相当严重,表明执法检查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为了使执法检查更有成效,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明确执法检查的主体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对象是执法机关。现在有些地方人大在执法检查中往往与有关执法部门或其他部门联合进行,有人大、政府、政协三家联合的,有人大和政府联合的,还有人大和政协联合的。这种做法容易混淆执法检查的主体,使执法部门即被检查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际的检查主体,人大执法检查变成执法部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卢鸿福 《人大研究》2005,(11):10-10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它对于保障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上下级执法检查缺乏统一的安排和部署,作为基层县级人大每年要检查和配合检查的法律法规很多。过多过滥的执法检查给基层人大工作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基层人大执法检查也要“减负”。据笔者对某县级市人大常委会近几年执法检查的调查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反复检查。同一部法律本级人大要组织检查,地市级人大要组织检查,省级人大也要组织检查。由于没有时间上的统一部署,一部法律要组织检查两三次。二是检查…  相似文献   

11.
我在省九届人大任职期间,多次受命参加执法检查活动。我感到,执法检查这种形式内涵深远厚重,对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我来说,  相似文献   

12.
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包括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人民群众宣传宪法、法律、法规,以及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并了解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听取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为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参加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提出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作准备;围绕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工作安排,征求代表所在单位、行业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应邀列席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和立法调研等做准备;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义务的情况等五个方面[1]。  相似文献   

13.
上下联动进行执法检查,是指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时对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行为,是人大在执法检查工作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形式。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虽然在法律上没有领导关系,但都担负着监督或者保证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遵守和执行的职责。人大对一...  相似文献   

14.
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不论是人代会还是人大常委会会议都离不开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会议上的审议发言,是从反映群众意见,发表个人见解,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审议是人大代表行使表决权、权力机关作出决定、决议的前提和法定程序。人大通过审议工作报告、视察、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15.
执法检查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一、法律、法规日益增多,须从内容上把握一个时期执法检查的着力点。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应从四个方面把握执法检查的着力点,第一,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法规。第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第三,《农业法》及其配套法律的贯彻。第四,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二、应把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纳入执法检查的范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某一项地方国家事务作出的决定、决议,从性质上讲,是对管理地方国家事务行使决定权,执行机关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从作用上讲,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把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贯彻情况纳入执法检查范围,是人大履行职能的一个系统过程,是实现决议、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时,引入第三方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和效果开展评估。据悉,开展执法检查聘请"外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尚属首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执法检查被广泛运用于各级人大的监督实践之中。开展执法检查,对于保证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对执法检查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  相似文献   

17.
一、把执法检查放在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首先,执法检查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工作。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就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法律这一规定,明确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是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执法检查,可以推进法律的学习、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可以总结贯彻实施法律的经验教训,改进执法工作;可以检查发现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晓宗 《人民政坛》2007,(5):39-39
《人民政坛》编辑部: 我是一名连任的市人大代表。每年,我所在的县人大常委会都会组织几次执法检查活动,我有时候会应邀参加。参加执法检查的次数多了,我发现,同是执法检查活动,有时候活动是以县人大常委会的名义进行的,有时候活动又是受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进行的。对前者,我知道这是依法进行的;对后者,我却有点疑惑,请问,执法检查可以委托下一级人大常委会进行吗?  相似文献   

19.
执法检查,就是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几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对有关执法检查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关于执法检查的法律依据执法检查是否具有法律依据,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人认为,执法检查的法律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宪法依据。(1)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  相似文献   

20.
县级人大常委会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的问题张长忠县级人大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问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加强执法检查工作的力度。县级人大常委会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等多种形式的执法检查活动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找出带有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