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利用SELEX筛选甲基苯丙胺适配子,并初步鉴定获得甲基苯丙胺的适配子。方法体外合成全长为76 bp的随机ssDNA文库,以甲基苯丙胺完全抗原偶联到溴化氰活化琼脂糖上,作为固相靶分子对随机ssDNA文库进行SELEX筛选。利用SPR测定适配子和甲基苯丙胺的结合率和特异性,通过MFOLD分析软件对适配子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和结合位点分析。结果经过10轮筛选后,甲基苯丙胺适配子的结合率由88.3 RU上升到113.7 RU,表明特异性适配子得到逐步富集。获得的适配子进行测序,得10个序列,二级结构均为茎-环结构,可能是适配子和甲基苯丙胺结合的结构基础。结论本研究使用SELEX技术筛选小分子毒品甲基苯丙胺适配子的方法,获得与甲基苯丙胺特异性结合的适配子序列,揭示了适配子与甲基苯丙胺结合的基本结构,为制备特异性甲基苯丙胺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特异性可卡因核酸适体测试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识别可卡因的特异性核酸适体,制备可卡因核酸适体测试条(盒)。方法通过SELEX技术筛选可卡因核酸适体,制备胶体金标记可卡因完全抗原(COC-BSA),制作可卡因层析测试条,并对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等性能指标进行考察和验证。结果甲基苯丙胺等64种药品和毒品采用本文研制的可卡因测试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检测可卡因最低浓度在5ng/mL,比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方法检测高5倍;将测试条密封45℃烘烤1个月后,检测结果与未烘烤过的测试条检测结果一致;与GC/MS检测结果对照,准确性为100%。结论本文研制的可卡因核酸适体检测试条,性能稳定,特异性良好,灵敏性和准确性均可达到实际检测的要求,在毒品、毒物的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线粒体DNA为目标序列,探讨生物检材的种属来源问题。方法复合扩增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b)片段和D-环HVI上人源特异性DNA片段,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复合扩增产物谱带;用常规测序技术获得种属来源不明的检材Cytb基因序列,登陆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网站主页(http://www.ncbi.nlm.nih.gov),将Cytb序列的测序结果用BLAST2.2.9[2004.5.1]进行匹配查询,查询数据库中存在的与其相匹配的物种条目。结果检材经复合扩增后电泳检测可区分人源性检材和非人源性检材;用生物信息法可确定检材种属来源结论检测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和D-环HVI的有关序列可在DNA分子水平上鉴别人源性检材和非人源性检材,结合测序的分子生物信息学方法,可对检材进行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4.
适配体是体外合成的能与蛋白质、其他小分子物质、有机离子等等各种配体特异结合单链DNA/RNA,是由SELEX(体外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技术筛选得到,适配体具有对靶标的高特异性和亲和性、合适的化学稳定性、无免疫原性和毒副作用的优点。利用适配体的这些优越性是得适配体可以作为生物识别分子元件应用于传感器及分析试纸中,进而可以快速高效的检测毒物毒品。为了大大提高办案的效率,为维护法治、打击犯罪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通过介绍了一种基于适配体(aptamer)为识别元件的高选择、高灵敏、快速的毒物毒品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DNA甲基化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及其检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标记。新近的一些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二联体亲权鉴定、同卵双生子法医学个体甄别等案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作为STR或SNP等经典遗传标记的有益补充。目前基于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重亚硫酸盐转化以及甲基化CpG结合蛋白等原理已建立了一系列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甲基化敏感的单核苷酸引物延伸、实时荧光PCR、甲基化特异性PCR、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反应依赖性探针扩增、光纤微珠芯片等位点特异性DNA甲基化检测方法都可用于已知CpG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并可能在法医学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AIMS、HELP、COMPARE-MS等通过对基因组范围内的DNA甲基化扫描分析,可发现具有潜在法医学应用价值的DNA甲基化位点。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甲基苯丙胺和吗啡金标单抗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氯胺酮、甲基苯丙胺和吗啡的方法。方法将胶体金标记的抗氯胺酮、抗甲基苯丙胺和抗吗啡单克隆抗体浸涂在玻璃纤维膜上,将氯胺酮、甲基苯丙胺和吗啡的完全抗原以及羊抗鼠多克隆抗体喷涂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标定为检测区(T)和质控区(C)。样本中游离的氯胺酮、甲基苯丙胺和吗啡分别与包被的完全抗原免疫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抗氯胺酮、抗甲基苯丙胺和抗吗啡单克隆抗体。以质控区和检测区是否出现紫红色条带判读结果。结果对66种药品和毒品的特异性测试表明,该试剂盒仅识别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甲基苯丙胺及其衍生物和吗啡类;对人体尿样中的氯胺酮、甲基苯丙胺和吗啡检测阈值分别为1000ng/ml、1000ng/ml和300ng/ml;与GC/MS对照试验结果一致;试剂盒稳定性较好,在常温下可较长时间保存。结论本文研制的试剂盒可用于样本中氯胺酮、甲基苯丙胺和吗啡成分定性的同步检测。  相似文献   

7.
氯胺酮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检测板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氯胺酮的方法。方法将20nm胶体金颗粒标记的抗氯胺酮单克隆抗体,均匀浸在吸水玻璃纤维上,用点膜机将氯胺酮-BSA和纯化后的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在硝酸纤维薄膜分别划1mm宽的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然后依次将吸水玻璃纤维、硝酸纤维薄膜和吸水滤纸粘贴于白色的塑料片上,切成0.5 cm×10 cm大小,制成氯胺酮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检测条,并组装成检测板,并检测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氯胺酮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检测板在对46种药(毒)物的测试中,仅识别氯胺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其准确性为97.6%,检测氯胺酮的阈值为1000ng/m l。结论氯胺酮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免疫层析检测板在5m in内可检出样品中的氯胺酮及其代谢物。  相似文献   

8.
现代分子生物学两项重要进展不仅使应用于遗传作图和连锁分析工作的高信息标记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也给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方法带来一次飞跃。第一项是1980年Wvtnan[11首次报道了串联重复.DNA具有高度多态性,、使可变数目串联重复DNA(VariableNumbersofTandemRep。at。,VNTR)成为新的多态性标记;第二项是1983年Mitis发明了简便实效的多聚因链式反应(PCR),使体外特异性合成DNH片段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NA指纹图、VNTR一RFLP分析及PCR—VNTR检测法,已经从对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上升到对DNA分子…  相似文献   

9.
柳燕  李莉  赵珍敏 《法医学杂志》2014,30(5):332-336
目的 建立检测片段均小于150bp的miniSTR荧光检测体系,提高对微量降解检材DNA的检测效能. 方法 应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FastPCR 6.0筛选引物,组合成用四色荧光标记引物的miniSTR复合扩增体系.优化PCR检测条件和引物浓度,在3100-Avant仪上用POP4胶进行电泳检测.分型结果用DNA标准品9947A和007进行验证,并通过检测新鲜血样、疑难微量检材评估该体系的法医学应用效能.结果 建立的miniSTR荧光检测体系(D12A TA 63、D2S1776、D1GA TA 113、D4S2408、D17S974、D20S482、D3S3053、Ame logenin、D6S474、D9S1122)中各基因座的检测片段均小于150bp,各等位基因扩增均衡性良好,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999983,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6 8.能成功检测腐败肌肉组织、低拷贝数DNA检材以及在40%甲醛溶液中固定12d的人体组织. 结论 miniSTR荧光检测体系可独立应用于降解DNA样本的个体识别鉴定或补充应用于亲权鉴定,提高对微量、降解检材DNA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DNA芯片技术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80年代中期,Jeffreys建立的DNA指纹技术是法医学DNA分型的里程碑。针对人类基因组小卫星VNTR位点靶序列作RFLP分析,获得高度个体特异性DNA指纹图,使法医学第一次能够作出认定同一性,认定亲生关系的鉴定结论。此为第一代法医DNA分型技术。80年代后期,Mullis建立PCR技术,以基因组内STR位点多态性位点为靶序列作PCR扩增,利用电泳分离,分析STR位点多态性。PCR-STR分型结合了PCR高效扩增和STR位点高度多态性的特点,成功地解决了检测灵敏度问题,采用复合扩增多STR位点的办法,鉴别能力达到或接近DNA指纹水平…  相似文献   

11.
Zuo YY  Zhao YB  Jiang XG  Gu ZL  Guo CY  Bian SZ 《法医学杂志》2011,27(6):405-8, 412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以大鼠PC12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分别以0.9、1.2、1.5、1.8、2.1 mmol/L浓度的氯胺酮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分别培养12、24、48、72h后,用MTT实验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短片段牙釉质蛋白基因进行性别鉴定并用于骨骼及腐败生物检材的检测。方法应用blast软件,确定牙釉质蛋白基因(Amel)上1段含有3个SNP位点及1个插入/缺失(indel)位点的序列作为待测靶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该段序列,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扩增序列,进行性别鉴定。对方法进行准确性、灵敏度、种属特异性的测试,并用于对骨骼和高度降解DNA的检测。结果 PCR产物分别为44bp(Amel X)和45bp(Amel Y),女性测序结果为:G/G,T/T,…/…,C/C,男性测序结果为:G/T,T/A,…/C,C/A,分型图谱清晰。应用本文方法检测100份已知性别的DNA样本,结果均正确无误,方法最低DNA模板量为0.5ng,具有较好的人类种属特异性。用于高度降解DNA分析,较IdentifilerTM试剂盒具有更高的成功率且骨骼样本也得到清晰的分型结果。结论本文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分析Amel的方法在法医学性别鉴定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Ketamine (K)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for drug abuse in recent years. A lot of pre-treatment work such as extraction and derivatizing increase difficulties in the tests for ketamine in biological specimens. A rapid method to detect and quantitate ketamine and its metabolite norketamine in urine used deuterated dilution followed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urboIonSpra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TIS/MS/MS) is described. Control recovery for both low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can reach to 90%. Ten ketamine positive urines were examinated by this method.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114 to 2925 ng/mL and from 453 to 9805 ng/mL for norketamine. The method was sensitive, specific, accurate and provided easy operation to detect and quantitate ketamine and its metabolites in urin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家兔单独静脉注射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及二种药物联合静注时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评价二种药物毒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方法单用甲基苯丙胺组以3mg/kg剂量家兔静脉注射甲基苯丙胺,单用氯胺酮组以30mg/kg剂量家兔静脉注射氯胺酮,合用组以相同剂量同时注射两种药物。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浆标本,测定各时间点药物浓度,WinNonLin软件拟合毒代动力学房室模型并计算参数。结果甲基苯丙胺在家兔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单室模型,合用氯胺酮后不改变其模型类型。氯胺酮在家兔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呈一级动力学特征,符合单室模型,合用甲基苯丙胺后符合二室模型。结论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可以相互延缓其在体内的消除过程,增加彼此在体内的吸收,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液-液萃取、衍生化和GC/MS、GC/NPD方法,进行毛发中氯胺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选择4-苯基丁胺为内标,毛发样本用NaOH、HCl及芳基硫酸酯酶/β-葡萄糖醛酸酶等3种方式进行水解,再进行衍生化后,采用GC/MS和GC/NPD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对不同水解和衍生化条件以及提取溶剂进行比较优化,并考察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检出限。结果方法的提取回收率大于95%,精密度和样品稳定性良好,日内和日间标准偏差小于6%;采用GC/NPD和GC/MS直接分析毛发中的氯胺酮,检出限为0.2ng/mg和2.0ng/mg,线性范围为10.0~250.0ng/m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采用酰化衍生化后分析,GC/NPD和GC/MS检出限分别提高至0.1ng/mg和0.2ng/mg。结论该方法回收率高、检测限低,可以用于毛发中氯胺酮的定性定量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氯胺酮在大鼠体内的死后再分布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再分布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室温组24只、冷藏组18只)和1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鼠以氯胺酮290mg/kg灌胃,45min后缺氧处死,分别置于室温(24℃)和冷藏(4℃)条件下,于死后不同时间(0、12、24、48h)取心血、外周血、肝、肺、肾、心肌、大脑,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组织器官样品为空白对照。血和组织样品中加入内标物SKF。。后碱化,乙酸乙酯萃取,GC/MS全扫描定性,内标法、工作曲线法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室温条件下,大鼠死后48h内随着死亡时间延长,心血、肺、肝中氯胺酮的浓度呈升高趋势(P〈0.05),肾脏中氯胺酮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P〈0.05),外周血、心肌和脑中氯胺酮的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05)。冷藏条件下,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心肌外,各样本浓度均低于相应时段室温条件保存的样本。结论氯胺酮在大鼠体内存在死后再分布现象。温度对大鼠死后血液及组织中氯胺酮浓度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保存时生物样品中氯胺酮的稳定性。方法家兔以氯胺酮150mg/kg灌胃,30min后处死,取其血、肝、肾、脑,分别在室温(18~24℃)和冷冻(-20℃)条件下保存,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不同时间各样品中氯胺酮含量。结果血、肝、肾、脑冷冻保存至第30天氯胺酮含量均降低(P〈0.05);室温条件下各样品中氯胺酮含量自第5天起均升高(P〈0.05)。结论生物样品在冷冻条件下保存时氯胺酮稳定性较好,怀疑氯胺酮中毒或死亡的检材应冷冻保存,尽快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