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劳动与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的幸福是二者统一性的现实体现,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必然经由劳动而得以完成。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和异化劳动的 批判,阐明了劳动哲学之质,并借由劳动与人自由的权利、自我的确证与发展的需要,表达了劳动幸福的价值 旨归。在此理论前提下,以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历史构建的基本依据,通 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将人与人之自我同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统一性关系历史地构建起来,从而实现全部人对幸福的原初追求,使人类社会成为幸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劳动既是人改造自然界的客观行为,也具 有人的主观目的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来理解劳动价值,实然价值体现的是劳 动的物质财富价值,应然价值体现的是劳动的人文精神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新时 代的历史背景下,劳动的实然价值是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逻辑起点。幸福是人通过劳动得以实现自身价值 的主观感受,真正的劳动幸福体现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扬弃异化劳动,重视幸福,实现劳动价值中实然与应 然的统一正是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时代阐述。  相似文献   

3.
论劳动本位     
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只有坚持劳动本位,保障个人劳动产权的利益实现,才能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活力.这对树立正确的本位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动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对劳动幸福观测维度的测量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高劳动幸福程度。劳动幸福可以从四个观测维度进行测量,分别是劳动发展维度、劳动解放维度、劳动尊严维度以及劳动基础条件维度。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共同促进劳动幸福程度的提高。根据这样的理论建构,研究设计了"劳动幸福问卷”,对来自全国的样本进行了网络在线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幸福四维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符合本研究的理论建构。这说明“劳动幸福问卷”在总体上是可用的,是一个可靠和可信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5.
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亦是劳动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前提。从马克思恩格斯将生产劳动上升到"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到毛泽东主张"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再到习近平以高远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对劳动本质进行深入探索,以坚定的信念树立劳动精神,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劳动教育,都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内涵和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演进逻辑。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劳动教育的主线,劳动教育之于德、智、体、美"四育"的支撑作用,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本体地位。劳动教育实现路径需要在实践中克服现实困境,不断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体面劳动与工作环境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是人获得生活资料得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劳动的最终目的是人通过劳动自我证实、自我实现,从而获得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要想通过劳动使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健康安全体面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工作环境的不安全、不健康将会导致工伤和职业病的大量发生。工作环境人性化设计包括利用色彩调节企业工作环境;利用音乐调节情绪、缓解疲劳;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使工作间设计、机器设计更有利于人的工作;工作制度安排人性化;工作场所相关辅助设施设置人性化等等。  相似文献   

7.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斯密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他仅仅视劳动为积累财富的手段,赞美能带来资本增殖的“生产性劳动”而贬低“非生产性劳动”;黑格尔继承了斯密的劳动观,并从哲学高度提出“劳动创造人”的全新命题,但他唯一承认的劳动只是抽象的精神劳动。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斯密和黑格尔的劳动概念,把劳动与人的本质、自由和解放联系起来,通过将劳动划分为一连串成对的范畴,揭示了劳动异化的轨迹及其实质,并指出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是通向人的自由的必然环节。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概念为打破西方社会主流的“资本叙事”提供了思想资源,为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劳动美"托起"中国梦"作为时代精神的引领,正在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思想共识和行动逻辑。劳动美本质上是劳动者基于其劳动实践而实现的美的创造,并通过各种美的劳动形式,彰显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和劳动美的价值。劳动美作为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之一,是以真的劳动和善的劳动作为基础,是真善美在人的劳动实践中的高度统一。在美的劳动中追求劳动美,本质上是劳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是劳动实践中各种关系的内在和谐与统一。新时代,工会组织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团结、教育、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在以"劳动美"筑就"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劳动哲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动哲学是一门处于哲学与具体的劳动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我们既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门哲学分支学科,也可以看做是劳动学科群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或"元劳动学"。劳动哲学学科体系包括如下基本环节:劳动一般、劳动者、劳动与价值、劳动与产权、劳动与资本、劳动与管理、异化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劳动哲学透视、对工会运动的劳动哲学透视。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主席在不同场合三次提到体面劳动,传达了什么信息?与中国人传统上对体面和体面劳动的理解,国际劳工组织在1999年提出的体面劳动,有更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体面劳动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策目标措施。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地阐释和实践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强调的是"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的人创造机会",这与工会的作用不谋而合。工会是推动体面劳动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会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工作方式,推动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11.
人的审美活动,不仅能愉悦生活,而且能创造财富。广泛开展美学教育,使美学走向大众,面向生活,引导人们了解劳动创造美和创造美的劳动特点等美学基本原理,掌握和运用美学这个强大的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学校义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方式。邓小平说:"学生参与劳动,一是必须,二是适当,三看可能"。"学校义务劳动"是既易操作又有实效意义,是中小学劳动实践的主要形式。加强劳动教育,必须了解当前学生参与义务劳动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的"学校义务劳动"实践环节薄弱,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尊重劳动"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六大将"尊重劳动"确立为党和国家重大方针到党的十八大,"尊重劳动"的方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友》2013,(6):1-1
李大钊曾经说过:"人生的求乐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说:"我知道什么叫劳动: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28日全国劳模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全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习总书记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誉,听起  相似文献   

15.
冯继波 《中国工运》2012,(10):43-44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最终都要靠劳动来实现。离开劳动,知识形不成力量,人才无法成长,创造就会失去方向。工人阶级是劳动大军,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发挥主力军作用需要广大职工发扬光荣传统,自觉树立和践行"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价值观,立足岗位,焕发主人翁精神,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  相似文献   

16.
调解是化解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中国工运》2009,(3):29-30
在劳动争议处理中,调解具有“第一道防线”的功能,在协调劳动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解,不仅可以使大量劳动争议及时化解,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建立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大局稳定。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健全调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和休闲是人的基本生存样态和生活范式,劳动为休闲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准备,也为休闲提供了自由时间这一必然要件,同时,休闲为劳动提供动力和源泉并体现着劳动的价值。马克思劳动与休闲的逻辑关系是解读富士康危机的一个重要视角,立足于马克思对劳动与休闲的科学论述,有利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和休闲观。  相似文献   

18.
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谈论起与劳动、与工人有关的话题,“劳动神圣、劳动光荣、工人伟大、劳动创造世界”等赞美之词,的确使终年辛苦劳作、默默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工人们感到欣慰和鼓舞,那些献给劳动模范的鲜花和掌声,的确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业绩的工人们感受到劳动的无尚光荣。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光辉,为工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相似文献   

20.
汪金友 《工友》2011,(5):48-48
让每个人都明白,生活需要劳动,发展需要劳动。人生的光荣,不在获得而在付出,不在享受而在创造。"劳动最光荣",倡导了几十年,但在眼下,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和农民,失去了劳动的光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