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冠肺炎致死或引发的其他法律纠纷可能涉及法医学病理解剖或者法医临床学鉴定。在日常法医学解剖中时有遇到因传染性疾病死亡患者的尸体,法医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应当有风险识别意识,充分认识到在解剖、检查这类尸体时的被传染风险。法医鉴定人需要采取充分有效的防护措施。由于新冠肺炎属于新型传染性疾病,相关研究成果、信息资料更新快,鉴定中的信息参考要慎重选择。同时本文对因传染性疾病死亡患者的尸体解剖中常见的职业伦理、知情同意、保险理赔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肋骨骨折影像学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肋骨骨折法医学的诊断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影像学的误诊或漏诊将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从而可能导致刑事或民事案件的审判错误。本文详尽地总结和分析了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优缺点、漏误诊原因、法医学鉴定现状及法医鉴定时需考虑的因素,以提高法医学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法医学文证审查亟待加强王能义,张万清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鉴定结论是伤害案中的重要证据,其鉴定结论是否正确往往涉及到行为人罪与非罪和罪轻罪重的问题,一旦法医鉴定失误,就会造成错案。为了了解我省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对涉及人体损伤法医学鉴定和文证审查的情况,我们...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法医学是为法律服务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提供服务是通过鉴定实现的。鉴定在法医学,乃至法庭科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我国在司法鉴定立法方面很不完善,以及其他众所周知的原因,致使有关法医学鉴定的理论发展缓慢,很不系统,这不仅影响专业教育培养职业鉴定人,而且,也不利于充分发挥法医学鉴定的服务职能。为此,我们提出创建“法医鉴定学”,作为法医学的分支学科。法医鉴定学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其学科框架尚难明确界定。我刊从本期开始设“法医鉴定学”专题栏目,本期两篇文章,旨在抛砖引玉,特别是通常所称…  相似文献   

5.
法医学鉴定的对象是人及与人相关材料,因此在法医学检案实践中需要考虑伦理问题。基于法医学鉴定中的公平正义、尊重、真相告知三大基本原则,进一步衍生出法医学检案实践活动的具体伦理要求,即法医学鉴定的称职性、对鉴定涉及案件及其当事人伦理考虑、如何处理案件检材。然而当前法医学鉴定却存在部分法医鉴定人不称职、重技术轻程序、鉴定机构选择出现争议、利益输送与利益冲突等问题。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重点讨论三大矛盾,保证法医学鉴定称职性。  相似文献   

6.
法医学鉴定涉及活体或尸体的检验并做出科学判断,为刑事案件侦破、民事纠纷调解提供法医学证据和审判依据,这个过程中会牵涉到鉴定人、当事人、社会、政府等多种因素的参与,并涉及大量的伦理学问题。对法医学鉴定所涉及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法医学鉴定中相关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法医鉴定人和被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及法医学鉴定中的道德规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1998年1月8日北京市相继成立两个鉴定重员会即法医学鉴定重员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主要解决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存在的重复鉴定,出现不同鉴定结论及重大、技难案件等鉴定问题,为审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也更加方便百姓诉讼,并协调各部门的鉴定工作。法医学鉴定重员会由市级公、检、法机关的法医学专家组成,负责人身伤害案件中法医鉴定的重新鉴定,重大技难案件的法医鉴定,及有关问题、相关标准的学术研讨等。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由市公、检、法、司、监管和卫生部门联合但成,并聘请精神病医学专家,负责市…  相似文献   

8.
法医学鉴定书是重要的司法文书,也是一种法律证据。它应具有高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正确性。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对法医学鉴定书的内容和书写格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由于各种案件、事故的增多,法医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法医鉴定的范围、项目亦增多,法医鉴定工作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在书写制作法医学鉴定书方面经常出现图简便、随意省略章节、敷衍应付等现象,有的已较大程度地影响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因而有必要制定全国性的法医学鉴定书规范化法规。  相似文献   

9.
法医鉴定是刑事技术鉴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法医毒理学检验鉴定、法医物证学检验鉴定等。近年来 ,法医鉴定技术在我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法制化的不断加强 ,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及加入WTO后 ,我国现行鉴定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如法医鉴定人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等等 ,法医学鉴定中各种原因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本文作者通过数年的法医实践工作 ,总结出了法医鉴定纠纷产生的各个环节和因素 ,并从提高鉴定人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 …  相似文献   

10.
法医学鉴定体制再比较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九八年第三期《中国刑事法杂志》刊登了《法医学鉴定体制比较研究》(简称《比较》)一文。该文在从比较法上考察了英、美、法、日、俄等五国法医学鉴定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措施。该文切中时弊地把法医鉴定体制改革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对引起法学界专家与同行对此问题的关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该文在“一、比较法上之考察”中介绍的英、美、法、日、俄等国家的法医鉴定体制情况中的诸多事实值得进一步考核;对该文“二、启示与借鉴”中提出的“我们应当实行多元化的法医学鉴定体制”这一中心论点笔者存在…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疾病(COVID-19)传染性强,潜伏期长,已在全球快速蔓延,给司法鉴定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对COVID-19疫情下法医精神病鉴定的日常工作相关环节如何避免感染,COVID-19导致的器质性与功能性精神损伤特点及其损伤/伤残评定,COVID-19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防范及法医学鉴定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月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由疫情引发的各种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疫情过后,相关法律争议会有出现。本文针对疫情可能带来的法医临床鉴定相关问题予以思考,给出了法医临床学鉴定流程管理以及鉴定机构法律风险防控的基本思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及工伤补偿中的伤残评定问题,作者具体梳理了7个可能相关的鉴定标准,并指出,肺功能障碍的条款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面对因疫情爆发而引发的医疗损害鉴定问题,作者认为,针对特殊时期的医患纠纷,鉴定人在评价医方的专家注意义务时,应充分考量各种影响因素,提倡对医疗行为相对宽松的处理原则,宜适用合理医师标准(即Bolam标准),来体现对医疗行业的尊重。本文针对新冠疾病疫情可能带来的法医学鉴定问题给予了建议和解决路径,旨在为疫情过后鉴定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传染病死者的尸体解剖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多种原因限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者进行法医学尸体解剖的数量较少,使法医学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未能及时发挥。虚拟解剖(virtual autopsy,virtopsy)对传染病死者尸体的检验具有独特的优势,积累虚拟解剖影像学资料对COVID-19的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COVID-19的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的对应关系以及虚拟解剖在传染病尸体检验中的应用,旨在为法医工作者在COVID-19疫情中开展虚拟解剖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公安法医在疫情期间随时会接触到未知名或疫情史不明确的尸体,尤其是死因不明的尸体需要进行尸体解剖,不可避免地要全程面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风险,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新型冠状病毒及肺炎的特点、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和公安部《关于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现场勘查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公安法医鉴定工作实际,通过死因不明的尸体解剖工作流程上,对前期准备、人员防护、解剖操作、后期消毒及物资配备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出在新冠疾病疫情期间公安法医尸体解剖处置及防护建议,供一线法医和司法鉴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遍易感,在国内已造成数万人感染。由于现有的尸体解剖检验室不具备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尸体解剖检验条件,公安机关法医人员在处理感染状态不清、疫情接触时不明的未知名尸体案事件时,面临着严峻的感染风险。为满足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尸体解剖工作需要,确保法医人员身体健康安全,了解传染病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完善法医学解剖检验室的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The mediatization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created a lot of stress leading sometimes to mental health issues. We present a case of a thirty-year-old woman with no history of psychotic disease but some vulnerabilities and no criminal record, who attempted to kill her seven-year-old son during a brief delusional episode in the context of fear of the coronavirus. Sh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pharmacotherapy and psychotherapy. She was examined by forensic psychiatrists lea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 her responsibility was highly diminished, and her reoffending risk was low. We add to the literature that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been such a stressor for mentally vulnerable people that it could lead to severe psychiatric decompensation and even criminal acts.  相似文献   

17.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一种经验型或技能型鉴定类型,大多数鉴定项目只能依靠鉴定人的经验进行判断,质量控制更显重要。遗憾的是,目前该专业并未像其他法医类鉴定那样实行认证认可制度,质量控制手段不多。为有效保障鉴定质量,必须围绕鉴定意见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或环节进行过程控制与监督,重点关注“人、机、料、法、环”等要素。为此,建议在该行业内逐步恢复认证认可制度,完善质量体系建设,运用好各种内外部质量控制方法,严格把关鉴定人准入,实行鉴定人执业分类管理、强化鉴定人执业能力考核,以规范行业鉴定活动,维护行业司法鉴定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法医学鉴定意见是重要的诉讼证据,鉴定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当前我国法医学鉴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仅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489项。法医学标准数量有限,尤其强制性标准奇缺,已经影响到我国法医学鉴定实践和学科发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推进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管理和发展。笔者建议,以该办法的实施为契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发挥更多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法医学鉴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法医学鉴定行业标准,强化法医学鉴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执行。  相似文献   

19.
氯喹类药物是一类历史悠久的处方药,临床常用于抗疟疾及结缔组织病的治疗。2019年12月以来,在我国各地和世界多国发生了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由于缺乏针对COVID-19的药物,导致该病迅速蔓延且死亡率较高,因此亟待快速筛选抗2019-nCoV的特效药物,已批准使用的抗疟药磷酸氯喹被证实具有抗2019-nCoV的作用,并被纳入诊疗指南。但对磷酸氯喹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意识也应同时加强,当前临床推荐剂量较以往治疗疟疾用药剂量偏大、疗程偏长,多地已要求临床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本文从法医学的角度,对氯喹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中毒与毒理作用机制、体内代谢与分布及法医学鉴定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学实践及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