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徐建芳 《求索》2008,(1):184-186
《周易》“贞”观对苏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处世哲学上,《周易》认为守持贞正就可防止凶险等情况发生,这是苏轼面临任何打击都能保持乐观旷达精神的心理定石之一;二是政治思想上,《周易》的“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等观念使苏轼认识到治国必须进用君子、驱除小人,端正人伦之道;三是文学思想上,《周易》的“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等使苏轼感悟到文章内容应正直端善,语言应平易规矩。  相似文献   

2.
王闿运治经重《春秋》而宗《公羊》,主张“通经致用”,认为圣人经典既可以淑世,亦可以治身。他指出《春秋》重在“义理”,“拨乱反正”是《春秋》的要义所在,“拨乱反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他进一步认为“拨乱反正”之道在于“自治”与“礼”,惟其如此,世道人心才会纯正,社会才会稳定,世界才会和谐,天下才会太平。显然,王闿运春秋学思想的最终归宿,乃是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期川籍儒者周洪谟"居显位,有文名,而又深于经术",其《春秋》学思想主要散见于所著《疑辨录》中。周氏对《春秋》"经文文本"、"周正时月"以及"训经之传"进行了辨疑,所论多出新意。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常事不书"、"书以记异"等《春秋》书法观;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春秋》"尊王"、"崇礼"、"奉天道为政"等经世大旨。  相似文献   

4.
五经     
<正>《五经》是儒家五部经典著作,即《诗》、《书》、《礼》、《易》、《春秋》的合成。《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为孔子编定,但后人认为不可信。《书》即《书经》(又称《尚书》),  相似文献   

5.
刘剑康 《湖湘论坛》2000,13(4):70-72
关于《孙子兵法》的产生时间及作者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个由来已久的旧话题了。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又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曾人吴为将军,其生活时代大约……  相似文献   

6.
"思无邪"是孔子诗论的一个重要观念,传统儒学的"归于正"与朱熹的"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以道德理性为本的"美刺"诗学观,因其明显的附会曲解而时遭抨击;学术界对其的解析仍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思无邪"本是孔子断章取义,其义当释为"不歪曲,不虚假",孔子本意当是指《诗经》三百篇皆为"直抒性情"之作,他强调的是"性情之真",而非"性情之正"。  相似文献   

7.
立嫡制度是周公制礼的重要部分,从礼制诞生之后,继承制度就是礼制重要的一环了。因此,欲了解华夏礼学,尤需对其继承礼制加以认识。继承礼制在周公制礼以后,最终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和余子分封为特征的继承礼制,但是在进入春秋以后,即使是宗周和鲁国也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不遵守乃至破坏继承礼制的行为,而吴国和宋国的继承则多少保留有殷商旧俗。对此,礼学三传中,《左传》虽然坚持嫡长子继承制的礼制,也对能让国于贤的君主提出了表扬,《谷梁传》对于嫡长子继承礼制的坚持更为强烈,但是也不否认在国家必须之时继承礼制的部分突破可以被接受,《公羊传》则最为强烈的维护继承礼制,认为无论个人品德国家需要如何,都不可以以此为理由破坏继承礼制。  相似文献   

8.
苏轼写作《赤壁赋》三个月后的十月十五日,又游览了黄州赤壁的秋末冬初之景,写成了梦幻之作——《后赤壁赋》。二赋被人们誉为姊妹赋,成为苏轼文学创作峰巅上的齐辉双璧。《后赤壁赋》不愧是美妙之作。她反映出赋作者对美的殊异追求,对美的精心建造,对美感的奇妙激发,对美的独到的理论视角,是颇值探讨的。一由于苏轼起伏坎坷的人生遭遇,也由于苏轼的儒、释、道相杂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同时,还由于苏轼受欧阳修的“寓心于物,寓意以乐其心”这一物欲观的影响,所  相似文献   

9.
一老子之道表述于《老子》书中。《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这说明老子之学主要还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在《老子》书中,老子把春秋末年天下大乱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开化,归结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的建立,归结为人类智慧的增长,认为这些东西打破了原始人类的敦厚纯朴,造成相互之间的纷争。他眷恋无知、无欲、混沌而蒙昧的人类原初时代,在他看来,这种时代是人类德性最完美的…  相似文献   

10.
文廷海 《求索》2015,(2):144-148
柯劭忞致力于《春秋谷梁传》的注解,既有以经学救世的需要,也有对晚清公羊学兴盛局面的批评及对前人《春秋谷梁传》注释的超越等原因。其提出应重视汉代刘向及郑玄的谷梁学成果、以"九旨"为《春秋谷梁传》的纲领、《春秋》有笔削大义、注解《春秋谷梁传》要会通三传等主张。在注解《春秋谷梁传》中,形成训传语之据、证文字之讹、证说解之讹、通传文之义例、以史实说经和反对尚谶纬异说等特色。因此,柯劭忞的《春秋谷梁传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孔子所言"中庸",是一种实用理论,更是一种实用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之"道",即"常道"。它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为政、治学、交友、处事等中庸之道。其"中庸"思想传递给我们历久弥新的真理指南,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中庸之道",仍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齐瑞成 《青年论坛》2008,(4):125-128
《断鸿零雁记》是苏曼殊的代表作。长期以来,苏曼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未得到充分肯定。本文通过分析《断鸿零雁记》在引入书信体、叙事模式的使用、宗教观以及悲剧结局等方面受《茶花女》的影响,认为苏曼殊在中国小说从古典向现代过渡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逯艳 《青年论坛》2014,(4):133-138
建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评价和认知可以明显分为建国初期、"文革"结束初期、80年代以及近期四个阶段。尽管不同时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对《女神》的文学史价值和地位一致认同,但是出于不同时期文学史观和书写思维的差异,每一阶段的文学史书写者对《女神》的书写角度和表述方式也相应存在差异。而对这些"同"和"异"的梳理与研究,既是《女神》接受史的浓缩,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局部"抽样"。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是对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论述原著的误读。"读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起源"累进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学。  相似文献   

15.
提问和回答:关于六个“为什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个"为什么",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事物。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有力地回答了: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证明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已经对六个"为什么"作出完整而正确的回答。现在重提六个"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外对社会主义的疑问仍然存在,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仍未停息,国内"资本主义化"论调甚嚣尘上,国内"纯而又纯"理论仍有市场。要做到科学回答,必须做到:要从理论高度解释清楚六个"为什么",要从历史角度重新申明六个"为什么",要从特殊背景明确回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吴功正 《思想战线》2003,29(1):77-79
21世纪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应当实现美学思想和审美形态的结合 ,克服把中国美学史写成美学理论史的偏向。美学史的撰写可围绕历史复活、现时视界、现象描述、经验揭示几方面来展开 ,还需要有史感———体现出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深邃的历史感 ,而构合为史感的 ,应是当时性的呈示和历时性的展示。在基本撰述方式上 ,应以描述与评价、史实与史论、判断与感悟、思辨与体验、个案分析与整体把握、实地考察与资料占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施叔青近年来着力的文学工程——台湾三部曲之第一部《行过洛津》。作者力求通过庶民百姓视角来建构台湾历史,与那些以帝王将相、大家族变迁的宏大叙事来建构历史的作品大有区别。本文探讨施叔青作品中众多小人物的汇聚描写象征了什么,颠覆了什么,再现了历史发展中常被史书忽略不计的那些躲在历史暗影里的真实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历史叙事实则体现了写作主体的精神动态,通过历史叙事呈现,我们可以洞察主体意识形态走向.鉴于台湾文学史的特性以及两岸相隔的现实,大陆的台湾文学史写作更突出了距离对视中包含的种种政治文化想像,通过考察历史叙事提供的言说疆域版图,一方面可以探掘这一想像空间的多面维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学科的发展建设.本文选择刘登翰、杨匡汉、黎湘萍以及朱立立等所撰写的几本台湾文学史著作为样本,试析大陆学者台湾文学史理论视野的位移及其背后意识形态的变动.  相似文献   

19.
壮族是创造的吗?——与西方学者K.Palmer Kaup等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富强 《桂海论丛》2010,25(2):100-105
美国学者K.Palmer Kaup曾于2000年出版《创造壮族:中国的族群政治》一书,认为壮族原来既无共同文化和历史来源,亦无彼此间的认同,壮族纯粹是共产党的创造。此种观点在国内外影响甚广。新疆"7.5"事件发生后,"共产党创造民族"的观点又沉渣泛起,并以此为起点"反思"中国的民族政策。其实,这种观点是谬误的。文章从壮族历史事实出发,揭示壮族的认同意识,反驳"共产党创造壮族"及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中心"和"文化强国"以不同的视角考察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导致现实重心不同,这种不同带有历史的或然性,也有清晰的演进过程,即:文化定义由狭义到广义的理论演进,以及现代化进程从外生到内生的现实演进。从"一个中心"到"文化强国"的战略推进,既要在"一个中心"和"文化强国"之间寻找互补,又要适时地用"文化强国"超越"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