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我国民法理论和立法上的重要概念之一,法律行为实质上是私人创设旨在调整其利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行为。本文试图通过对法律行为之规范品格的界定,凸显法律行为制度的潜在价值:一、法律行为的规范品格在给个人带来"自我立法"自由的同时,也为国家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带来了便利;二、法律行为的规范品格为不同于"自上而上"的法治进路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对我国的法治实践大有助益;三、法律行为的规范品格为新的法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支撑,将会给苦于不知"向何处去"的当代中国法学提供些许智识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法行为”是行为法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其在行为法学中的地位有如“法律规范”之于规范法学。但是,注重法行为的研究并非始于行为法学,在美国,它至少可以追溯到30年代的现实法学。对现实主义法学家来说,法律只是一批事实而不是一种规则体系,亦即是一种活的制度,而非一套规范。他们认为,法官、律师、警察、狱吏在实际上对法律案件的所作所为,实质上就是法律本身。因此,法  相似文献   

3.
法的原则问题,是法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法的原则,把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并且规定个别规范和制度的地位和意义,进而决定着法律调整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实际效果。探讨、认识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原则,有助于改进法的创制,促进法的有效实施,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调整机制。本文仅就法的原则的一般规定性及其分类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媒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传媒的产业属性日益凸现,如何对传媒产业予以更加规范的法律调整已经成为传媒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媒介产业化法律制度概述、媒介产业化的主要法律制度和建立健全媒介产业化法律制度的重要意义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对媒介产业进行法律调整与规范.  相似文献   

5.
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不仅要把自己的意志表现为法律规范,更重要的是使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地得到实现,使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为。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实现是法律调整的根本归宿,也是检验法律调整效率的根本标志。因此,法律实现是法学理论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但是,法的实现这一概念在目前我国法学界还没有普遍地使用,个别学者虽然使用了这一概念,但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诸如法的实现的含义,法的实现的途径,法的实现的行为方式,法的实现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法的实现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等等,还没有广泛地、系统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法学》1991,(7)
“法律制度”与“法治”是法学中最常见的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术语。如何科学地理解这两个术语所反映的意义并正确地使用它们,对法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在我国古已有之。我国的法学著作和文献对“法律制度”的意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第一,专指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的规范总和,是具体的、小的  相似文献   

7.
"规范分析"概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范法学在法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中国规范法学研究的落后状况,要求我们重视规范法学研究,尤其要对作为规范法学之主要方法的规范分析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分.对规范法学研究方法所持有的高度自觉,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在区分"规范"的"价值"与"应当"之不同意义和界定规范法学的范围的基础上,明确了以法律规范体系为对象的规范分析方法的内涵:规范分析是以明晰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的意义为要务的一系列方法的结合,其中以概念分析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规范法学因其自身的效用和限度而在法学理论的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8.
<正> 法是一种行为规范,以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是题中应有之义。过去在法学理论上虽然也明确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指引人们应当如何行为或不行为,但基本上停留在已经规范化了的,表现于文字上的——法律规范的研究,而对活的法行为则很少研究;过去虽然也明确指出法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但基本上是停留在静止状态作出定性分析,而对法如何调整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则缺乏研究,原因在于对活的法行为没有开展研究。实际上,  相似文献   

9.
法行为究竟是不是法律制度的构成因素?如果是,它在法律制度中又居于何种地位?这一问题是行为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行为法学是将法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想要搞好学科建设和保证学科实践功能的发挥是困难的。因此,笔者想就上述问题阐述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人文主义法学引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文主义法学是指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人文主义法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人作为目的。人文主义法学的基本原则及对法律思想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尊重人的需要和利益原则促进了权利、人权、自由的产生和发展;防范人的恶性原则促进了法治概念、民主政府、分权、法律程序、法律监督的产生和发展;宽容人的弱点原则主张法律对人的行为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鼓励人的优点原则主张法律允许人们参与法律实践活动、鼓励人的奉献行为。人文主义法学的兴起将促进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强行政程序法的研究苏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海坤教授当前各国法律和法学的热点和趋势在两个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一是法律、法学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二是法律、法学与政府活动的关系更加密切。而调整和规范对政府权力的授予、运行和监督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了行政法。'...  相似文献   

12.
法学有两种观察或研究视角,即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简言之,前者是规范(制度)事实视角,后者是社会(事实)视角。因之,法学也可两分为内部视角的法学和外部视角的法学。前者以法律规范为前提和纽带的制度事实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分析为基本方法,并强调规范中心和规范决定论;后者则以法律规范与其它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并运用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方法作为观察和研究法律现象及运作规律的具体方法。它强调社会(事实)中心和社会决定论。法学(尤其法教义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一支,与社会科学之间是种属关系,因之,法教义学与所谓"社科法学"之间,在逻辑上不能以并列关系对待。与其说"法教义学与(和)社科法学",不如说内部视角的法学与(和)外部视角的法学。  相似文献   

13.
划分人大法部门和建立人大法学初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大法是指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组织、职权和活动程序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人大法学是一门以人大法为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划分人大法部门和建立人大法学 ,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现实需要 ,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国法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划分人大法部门和建立人大法学 ,不仅必要 ,而且可行。人大法部门由人大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议事程序法、立法法、监督法构成 ,这也是人大法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核法律制度研究基本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探讨了核领域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提出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我国核法律制度应体现的价值取向;从目前核领域行政法规范格局的局限性出发,指出推进立法的迫切性;介绍了亟待规范的十方面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不作为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研究行政不作为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法律行为是基本法学范畴和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包括犯罪行为、民事法律行为、行政行为、立法行为和司法行为。但在我国,法律行为理论却相当贫乏,长期得不¥峨理学的关注,并往往把法律行为当作“民事法律行为”的简称,“部门法学对各法律行为的研究始终缺乏法理学的支持或指导。直到90年代,张文显在(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一书中,才对法律行为作了专章研究。作为法律行为之一种的不作为,在法理学上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部门法学通过对各自领域的不作为的研究,将大大促进对不作为的法理学概括…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律制度并非上层建筑──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对法的思考李颂银传统法学认为,法律只能是上层建筑。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在此条件下人们对法的认识水平不断发展,随着法对生产力关系调整作用的不断加强,不能不使人对仅将法律归入上层建筑的传统法学观...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是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充满了对当时制度的观察和反思,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今天,其对法治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法律实践相结合,要求把法治发展和民族发展的特点相结合,要求重视马克思法学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宣言中法学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萍  赵信会 《河北法学》2005,23(1):133-138
民事诉讼法行为理论是构筑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之一。在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始终处于对立地位,在私法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诚实信用原则,却不适合于民事诉讼法这一公法领域;随着法律社会化的演进,诚实信用原则逐渐深入公法领域,在民事诉讼行为制度中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行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学基础理论中的法律规范理论,尤其是其中的结构理论,基本上是苏联五十年代,甚至是三十年代的法律规范理论的再版。尽管这一理论不仅在苏联,而且在一些非社会主义国家至今无甚改变,但它随着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愈来愈暴露出它自身的弱点。  相似文献   

20.
军事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在我国的法学论坛上,是近几年来的事。那么,军事法有没有自己调整的对象,它调整的对象是什么?这已是一个亟待要求解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无论对我国军事法理论的建设,还是对军事立法和军事司法工作的完善,特别是确立军事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