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6年9月11-1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召开了“女性/性别研究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理论研讨会。参会代表70余人,分别来自中华女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甘肃省妇联、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系统和高校系统。会议主要围绕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和少数民族妇女发展两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发言踊跃,各抒己见,提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女性/性别学学科建设1.建立女性主义知识社区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杜芳琴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妇女学是一个崭新的学术、教育的领域,它在道德理念上追求人之间的平等、…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着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伟大号召,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帮助妇女应对现代化的挑战,浦东新区妇联、浦东新区妇女发展研究中心于2002年12月在上海浦东召开了“现代化与妇女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上海高校和社科系统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妇联、上海、南京、无锡、常州、南昌等市妇联的领导,浦东新区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各界妇女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妇女工作、妇女理论、妇女问题、妇女发展,现代城市的开放性和国际化对妇女发…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于2001年4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24所高校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着"女性学学科建设"这一主题,分别就"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女性学学科定位"、"女性学学科体系建构"、"女性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7-30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网络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该会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组主办,由今年6月新成立的复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承办。与会的三十余名学者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和社会科学院。天津师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妇联、湖北省妇女理论研究会2003年8月6-7日在武汉举办了“妇女发展与维权”理论研讨会。会议共收到180余篇论文,与会专家学者100余人,会议主要讨论如下问题。一、妇女发展问题关于妇女发展的内涵和目标,省妇联副主席曾玉兰认为,妇女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妇女发展是通过多层次女性个体发展而实现的群体发展,包括妇女自身素质能力的增强、社会参与程度和作用发挥程度的提高,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领域地…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24日,由新疆自治区妇联主办,新疆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福特基金会新疆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项目组协办的“性别平等意识与决策主流”高层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此次论坛旨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新疆决策层的性别平等意识,促进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主流,倡扬两性和谐发展,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新疆。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纪检委书记、党委秘书长符强,新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蒋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谭琳教授,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章罗生 《求索》2008,(4):162-164
纪实文学的理论建构或学科建设刻不容缓。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革新文学观念,尤其是要革新文学史观,改变传统的文学史布局结构、分类方式与编写方法,给纪实文学以应有的规格和地位。要达此目的,首先要认识“大文学”、“严肃文学”、“纪实文学”这三个种属不同的概念,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如三套圈环,既环环相扣,又逐层递进。即:“大文学”中包括“严肃文学”、“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严肃文学”中包括“纪实文学”与部分“虚构文学”;“纪实文学”中包括传记文学与报告文学等。其次,要正视目前“严肃文学”、“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三足鼎立的文化生态与文学现实。  相似文献   

8.
尹东升 《前沿》2005,(4):163-167
本文认为,俄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中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周作人萌发了“人的自觉”的意识,促使其“五四”时期极力鼓吹在“灵”与“肉”的统一上表现“人的文学”;但日本文化“爱好自然”、“崇尚简素”,却是周作人倡导、建构“人的文学”观的内在驱力与基本原则。崇尚日本的自然文化观,使“冲淡平和”的散文风格蕴含着“真率”、“和谐”、“闲适”、“诙谐”的哲学意味,并不断地调整、整合,使“人的文学”观获得了丰富的现代人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媒介、文化群落等种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文学的特性正在经历着转变,“再民间化”是文学从经典观念和经典形态中蜕变出来的一种重要趋势,文学的民间性实际上成为当代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非文本化、去作者化、反经典与恶搞是网络时代文学“再民间化”的3个特征。当代文学的再民间化表明,民间文化并未随着文明的成熟而蜕去原始外壳,它其实是一直或隐或显伴随着主流文化生成发展的另外一个文化侧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2月3-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顾秀莲,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云以及全国妇联领导,还有全国各地的妇女理论工作者、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妇联干部。会议主要议题有男女平等的内涵与目标、男女平等的现状、不平等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途径等。这次会议是中国妇女“九大”之后全国妇联与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理论研讨会。从1999年云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13.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田麦久194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2年获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体育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训练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于清华大学等21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6.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层级构造模型”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经历了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素质教育”取向的课程改革,但仍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架。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真正从专业教育模式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就必须重新改造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板块构造模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种从道义上否定核武器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核武器违背战争与伦理本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是绝对的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核武器的善恶是人们对研制、使用核武器目的、效果的道德判断,当它被用于善的目的并取得善的效果时,它就是善的。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是善,因为它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与渗透,社区正日益成为每一位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同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在许多居民生活小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样的标语牌随处可见,反映出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社区居民同社区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缺乏对社区的亲近感与责任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存在某种偏见,激发不起工作热情;而有些确实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居民,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上述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