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博弈方。面对中东剧变,俄罗斯外交奉行了实用主义原则,通过“两面下注”的手法,保持与各相关方之间的联系,以确保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与经济利益。俄罗斯外交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防范中东政治动荡的“溢出效应”,保持俄罗斯国家发展进程的延续性与稳定性。从当前形势来看,中东变局引发俄罗斯政治“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2.
中东变局持续一年多来,地区局势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剧烈的群体性动荡局面有所缓和,地区国家将渐次进入深化变革和转型的长期过程。当前的转型主要反映在国内政治方面,但中东转型需求是全方位的,社会文化的转型更具深意,很大程度上决定转型的整体方向和最终成败。地区内部各种力量的博弈、传统文化、宗教及社会思潮都试图在中东转型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和影响力,而全球政治的变化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样将对中东转型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形势,中国中东外交要拓展思路,着眼未来,主动谋局,塑造有利环境,提升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亚太和中东是美国两个战略重点关注地区。奥巴马政府在第二任期内坚持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同时对中东政策进行了调整,旨在统筹美国亚太战略和中东战略间关系,改变在中东的被动局面,实现其"稳定中东,着力亚太"的战略目标。基于中东长期动荡、地区格局孕育深刻变化的现实,奥巴马强化对中东地区各派势力的影响,力图在中东政治新格局形成中起主导作用。在巴以争端、叙利亚危机和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为防止形势失控,加大外交投入,争取有所建树为自身留下历史遗产。然而,由于美国实力衰落和影响力下降,其难改霸权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中东政策面临一系列严重困境。  相似文献   

4.
唐志超 《亚非纵横》2011,(4):1-7,59,61
当前中东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发端于突尼斯的政局动荡迅速席卷整个中东,并使该地区陷入全局性动荡的不安之中。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但未来不确定性大增。中东剧变不仅剧烈改写地区传统地缘政治关系,也对大国的中东政策构成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5.
2011年以来的中东乱局可能成为中东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政治动荡,这是由其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这场动荡将对中东国家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对地区格局特别是区域外国家的影响则是滞后和轻微的,这也是由其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这次中东乱局的本质特征是一次内生性的、民生、民主政治革命,当然外部势力利用和介入了这一事件,但这并不能改变事件本身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陶文钊 《和平与发展》2012,(1):32-36,68,69
2011年国际局势中的许多事态对美国的中东外交政策形成新的挑战。西亚北非的动荡和变局可能导致中东地缘政治版图重新绘制,对美国未来的中东外交必将带来许多变数;美国一巴基斯坦之间发生的事态可能对奥巴马政府的反恐战略及南亚战略提出新的挑战;巴勒斯坦不顾美国阻挠申请加入联合国,使美国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面临新的考验。这些挑战今后有可能进一步发酵,对美国全球战略产生影响,其中包括对奥巴马政府"-3前高调进行的“重返亚洲”形成牵制。  相似文献   

7.
中东巨变是新时期地区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应内外形势变化做出的一种应激性、被动式抗争,属于伊斯兰复兴运动范畴。囿于综合发展现状,中东将经历长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分裂、国家转型,民主化也必然体现程度不同的伊斯兰特征。叙利亚成为当前中东巨变"暴风眼",相关势力于此博弈角逐,体现出背后复杂的地缘战略争夺,西亚北非地区动荡进入新阶段。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并不断扩散,中东陷入更深漩涡,地区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东陷入几十年来未有的政治动荡。这场动荡“震源”起自今年初突尼斯爆发的民众抗议活动,此后迅速“传染”了整个中东。中东维系多年的威权模式正面临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中东变局发生至今已有4载,它把阿拉伯世界拖入了漫长的"严冬"。4年来,中东政治生态、地缘政治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中库尔德人的异军突起格外引入注目。库尔德人认为当前中东大面积动荡和地缘政治板块大变动可能是其面临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由此迎来"库尔德之春"。尤其是2014年夏天以来,"伊斯兰国"的突兴以及伊拉克陷入瘫痪,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建国似乎在即。虽然未来库尔德人能否独立建国还存很大变数,但他们日益成为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伊朗人和犹太人在地区并驾齐驱的五大主导力量,这将是难以逆转的趋势。面对"库尔德之春"的到来以及库尔德人在中东开始扮演新的角色,中国对这一地区新兴力量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日益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东变局使沙特内稳外联的外交战略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中东政治动荡、恐怖主义及来自伊朗的威胁,被沙特视为对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构成威胁。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叠加迫使沙特必须改弦更张,以新的外交姿态和行动加以应对,以恢复地区稳定,维持沙特的伊斯兰领袖地位。但由于在海合会整合、阻击伊朗、叙利亚干涉等问题上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沙特的新外交和对地区事务的参与受到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王建 《西亚非洲》2015,(2):35-57
在中东剧变大潮中,埃及政权两度更迭。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政坛的崛起使以色列对安全环境深感担忧,埃及军方推翻穆尔西政府缓解了以色列的安全之忧。哈马斯试图打破封锁的努力未能取得成功。阿拉伯国家在巴以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形成支持和打压哈马斯的两个对立阵营。巴以问题是中东政治动荡的突出表现,但中东政治动荡的根源绝非仅仅是巴以问题。我们应更多地从中东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寻找造成今日中东政治动荡的根源,不能一成不变地把中东政治动荡全部归咎于巴以问题。实现中东的稳定必须以实现3个层面的和谐为基础:一是中东国家间的和谐相处,二是伊斯兰教派间的和谐相处,三是不同文明间的和谐相处。否则,即便巴以双方就巴勒斯坦最终地位问题达成协议,中东地区也难以实现稳定。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中东动荡中,海湾国家联手西方,积极干预部分阿拉伯国家内部事务,上演了一出当代版的"兄弟阋于墙"新戏。海湾国家的外交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该地区地缘版图破碎造成的依附性生存方式有着内在逻辑关联。在中东政治大转型背景下,海湾国家的这种外交干预重创了阿拉伯国家的自我整合进程,强化了该地区业已存在的软政权化和政治退化趋势。长远看,海湾国家这种外交行为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3.
《西亚非洲》2012,(4):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2001年的阿富汗反恐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始自2010年底的"阿拉伯之春",最终引致中东部分国家步入政治转型新阶段。在政权更迭的同时,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亦发生了大变革、大分化、大组合,尚正处于重组之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中东地处重要的地缘和能源战略要地,一直是世界主要力量博弈的重点地区。2010年年底源起于突尼斯的政治、社会动荡席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使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发生显著变化,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中东未来的地区形势,包括巴以和平进程和伊朗核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世界出现激烈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其原因十分复杂。美国等西方大国积极介入。这场动荡可能开启阿拉伯民众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当下这轮动荡由乱到治尚须时日。动荡对中东地区格局产生广泛影响。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主导能力减弱,但其主导地位并未根本动摇。  相似文献   

16.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突尼斯爆发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执政长达23年的本·阿里总统迅即下台.2011年1月25日,埃及发生了抗议示威活动,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此后,中东其他国家政局也出现动荡,如也门、利比亚、巴林、沙特和叙利亚.中东剧变后,不少国家进入了政治转型期,而该地区长期处于蛰伏状态的政治伊斯兰势力异军突起,成为中东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东地缘政治的六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中东,2005年依然是一个多事之秋。如果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去观察,2005年的中东“动荡弧”①发生了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未曾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动荡弧”显得更加“危急”。②总的来讲,2005年中东地缘政治中的六大热点问题始终吸引着全球政界、学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中东局势演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东局势动荡其实是中东国家迫切需要的政治和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对地区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但阿拉伯世界作为整体被再次分化和削弱。旧的秩序被打破后,阿拉伯世界的传统意识形态面临新的时代挑战。西方试图将中东变革引入所谓民主化轨道,未来中东地区有可能形成多元政治架构,但其过程漫长,且中东各国政治进程的发展难以摆脱本地区历史、宗教、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我们应将美国西方的介入置于当前国际体系加速转型,世界政治、经济权势向非西方国家转移的大背景下加以观察。中东动荡短期内会分散美国关注重点,但不会改变其从中东总体收缩的态势,更不会动摇其战略东移步伐。  相似文献   

20.
王郦久 《亚非纵横》2012,(3):35-37,60,62
2010年底以来,中东地区多数国家进入政治动荡,一些国家由于内生性矛盾和冲突导致政权更迭,利比亚卡扎菲在两方武力干涉下丧命,叙利亚政治危机跌宕起伏,伊朗核问题被推到“战与和”的风口浪尖上。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和中东地区邻国,非常关切地区局势变化,并按自己的战略利益和判断,采取相应政策与措施,对地区局势发展施加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