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印尼能源资源丰富,且能源战略地理位置险要,是中国进口油气资源的重要海洋通道,进一步加强同印尼的能源合作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与印尼在油气贸易、资源开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方面都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仍需进一步拓展深度与广度,在解决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大有可为。为了进一步发掘中国和印尼能源合作潜力,扩大能源合作成果,中国应加强双边共赢、多边合作以及外交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崔巧  朱新光 《东南亚》2015,(2):43-49,109
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是一种典型的双边能源合作模式,也是在双方能源合作条件优势互补、合作目标明确的情况下的一种典型的双边能源合作模式。中国与印尼开展能源合作双方条件优势互补、合作目标明确,因此是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模式的典型代表。本文旨在相互依赖能源合作模式的框架分析中印尼两国能源合作的条件、合作目标及合作的成果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传统能源挑战,以及避免对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加强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东国家积极推动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今年1月18日,“2010年未来能源国际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来自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138个正式成员国代表和15个国家和地区的观察员代表与会,各方就加快提供可替代清洁能源达成共识。目前,中东国家在探索、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是东南亚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储藏量较为丰富的国家,而日本是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东南亚是日本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点地区。为减少能源进口来源地过度集中的风险,日本在已有与东南亚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东南亚地区能源富产国的外交。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日益开放的国际能源市场中,中国要维护自身能源安全,缓解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有必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确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能源合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与国际能源署(IEA)的互动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依然不是其正式成员。随着中国能源大国地位的提升,中国与IEA有必要创造条件,突破现存障碍,积极探索进一步合作与协调的可能。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过签订特别工作协定、形成"IEA+中国"模式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俄两国近年来积极推动一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为全面、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中俄双边贸易增势强劲,贸易结构持续改善,特别是能源和资源方面一系列国家级合作项目的全面实施,标志着中俄双边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能源合作为主导的互利双赢时代。  相似文献   

7.
刘锋  朱显平 《东北亚论坛》2013,(5):55-63,128,129
俄罗斯不仅开发利用丰富的国内能源资源,而且十分重视开拓海外资源,积极推动和鼓励俄罗斯能源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在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回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俄罗斯能源企业加紧开拓海外资源市场,扩大国际影响力。其外向型能源发展战略日臻成熟。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以大型能源企业组成的俄罗斯能源海外扩展的骨干力量。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能源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能源企业对海外经营进行了调整。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的整合调整以及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俄罗斯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机遇。俄罗斯的能源外向型发展战略中的国家作用将进一步强化,能源企业的海外扩展将增加新的内容。未来,中俄的能源合作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而且将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源领域。只有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与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从能源来源、战略通道、合作机制、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布局,有效避免了对某一国家或者某一地区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推进合作,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区域与跨区域能源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丰富、资源国出口多元化和消费国进口多元化需求契合、炼油化工技术和建设施工能力较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新的合作机遇。但中国企业在能源合作环境复杂多变、大国因素的干扰、非传统安全威胁、合作国的能源政策因素等方面也存在挑战。论文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对中国国际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能源问题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已成为各国政治、军事及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俄罗斯是世界上的能源大国,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分布在俄罗斯的各个区域,俄罗斯政府正积极地与一些国家合作进行能源开发,俄未来能源出口将重点面向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10.
陈小沁 《东北亚论坛》2021,30(2):100-112
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气储量巨大,21世纪初,俄罗斯能源战略明确提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油气资源、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并将亚太地区作为未来俄罗斯油气出口地理结构多元化的优先发展方向。"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和"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是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两大油气运输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底这两大项目草案均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远东油气管道的建设与开通,中俄能源关系日益密切,双方都致力于从能源关系多样化的角度构筑有利于彼此的能源安全体系,有望结成利益与共的能源命运共同体。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发展与亚太其他国家的能源关系,推动建立亚太能源安全体系。鉴于俄罗斯向亚太市场供应能力的持续增强,将促使原有的区域能源供需关系和国际能源格局发生改变。然而,资金、消费市场、地缘安全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对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的未来走势形成制约。为此,在当前全球能源生产呈多中心化趋势、能源需求重心东移的背景下,亟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亚太多边能源对话与合作机制,搭建起亚洲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共享平台,逐步实现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共同防范外部冲击、避免无序竞争,增强区域整体的能源实力。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东部地区:日本石油进口战略的新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既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进口大国之一,长期以来日本的石油供给一直主要依赖中东地区。美国占领伊拉克后,中东地区将更加动荡,这将给日本石油稳定的供给带来极大的威胁,进一步开展对俄能源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俄罗斯碳氢化合物原料开发面临着探明储量下降和再生产速度降低等问题,地质勘探工作已不能保证石油工业原料基地的再生产,特别是无法应对今后石油开采量快速增长的要求。这些因素已对俄罗斯经济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对这一部门进行有效的国家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能源安全观与实现全球能源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动的日益加深,全球能源安全出现了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中国政府在对全球能源安全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为核心的新能源安全观,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进行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当前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进口持续增加 ,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存在来源风险、运输风险和市场风险 ,需要通过区域能源合作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东北亚区域除我国外 ,既包括油气资源丰富的俄罗斯 ,又有缺乏油气资源但资金雄厚的日本和韩国 ,发挥各国优势加强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是防范我国和区域内其他国家能源风险、避免对能源资源恶性竞争的有效途径。在参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中 ,我国应建立一种整体的、相互协调的战略思路 ,寻找各方的利益共同点以促进区域内能源合作 ,同时还必须增加与区域外的联系 ,实现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的能源安全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加。目前,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中国来说,当前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近年来能源进口不断上升。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强劲。而俄罗斯是个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中俄两国不仅具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在能源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天然气的储量和开采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燃料动力工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主要的天然气产区。这里的天然气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高,是俄实现与亚太地区国家能源合作的重要基础。天然气工业集团是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资源国际合作的主要运作者,依靠控股公司实现对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及运输。  相似文献   

18.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4):247-262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in the context of resource nationalism. A sequence of issues is posited and examined,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oil‐related international behavior is learned. This pattern of learning and behavior may be adopted by new entrants into the ranks of the energy exporting nations, thereby exacerbating attempts to ease the “energy crisis” by discovering new oil reserves in “friendly” countries. In addition to this policy implication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has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oil‐related activities, accelerating the intensit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mporters and expor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