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张家港市启动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00辆带有"绿色出行,保护环境"标志的自行车将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这是市政府采纳民盟盟员  相似文献   

2.
如何满足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为市民出行提供承受得起、快捷优质服务的交通方式,是“公交优先”的发展主题。 快速公交好比血管搭桥。在城市交通“血栓”即使发生大面积拥堵时,仍然能保证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快速流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随着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试运行的有序展开,丹阳市民出行又多了个选择———城市公共自行车,穿梭于城市中的点点鲜绿成了一道亮丽风景。随着经济发展,丹阳市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加,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困扰市民出行,汽车尾气也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对此,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通讯员施政)今年“国庆”恰逢“中秋”,两节重叠,同时,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办法出台,使得节日期间市民的出行需求呈现与往年较为不同的增长形态。申崇六线所属金高公司节前做好充分准备,节中强化现场管理,确保了市民出行安全畅通无滞留。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区交通拥堵,市民出行费用高昂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对此,人们已经形成了一致的看法:排堵保畅毕竟属于治标做法,安全、快捷、便利的城市公交系统才是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解决拥堵的最有效方法。而要吸引广大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降低公交开支。  相似文献   

6.
杨仕英 《楚天主人》2010,(12):37-37
"这些年来,全市路好了,出行时间短了,出行更安全了,特别是市区道路建设发展快,市区公路刷黑提升了城市形象。但在方便市民出行方面还存在问题。"2010年9月28日上午,黄冈市三届人大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滕州城区各类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数量庞大,这些车辆有的达不到国家标准,有的属于拼装车。部分车主时有闯红灯、不按交通标线行使、乱停车等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给城区交通造成极大压力,也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整治措施,让广大市民出行更加安全顺畅。"这  相似文献   

8.
最近,沈阳一项广泛的民意调查表明:80%的市民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能自觉做到“文明出行”;一半以上的市民表示.自去年开展市民文明专项教育整治活动以来。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有较大改变。沈阳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得益于沈阳开展的一系列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焦点搜索     
《中国残疾人》2014,(3):6-7
北京:特教学院门前装地锁 学生出行存隐患 事件回放 近日,有市民反映,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门前的人行道上被人安了许多地锁,私家车占人行道停车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影响该校特殊学生的出行。  相似文献   

10.
一座城市的交通状况,不仅能够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而且可以反映市民的文明素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出行条件不断提升。但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也时有发生,影响市民出行安全,破坏文明交通建设。交通文明,只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就能为交通文明及和谐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22):34-37
近日,杭州市有关部门透露的一则消息令所有每日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很是郁闷,“随着公交系统的日益完善,杭州将最终禁止电动车在市区通行。”难道杭州也将成为继广州、海口、温州、福州之后又一个禁止电动车上路的城市?虽然之后杭州市有关部门表示目前并不会采取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的管理措施,但一时坊间已经议论四起,骑电动车出行的市民反应尤其激烈,电动车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没有了电动车就像丢了“腿脚”一般,怎能“禁止”!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文明办、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决定出资1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遵守交通法规奖励活动。对当天搜索开始后在各路口寻找到的“第一位不闯红灯的行人”、“第一位不闯红灯的非机动车骑乘人”进行现场奖励,每人一次奖励现金500元,以此激发市民守法出行、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相似文献   

13.
两江大桥建成以前,长江轮渡是武汉市民往返三镇的交通枢纽和主要工具。过江轮渡便利了近代武汉市民出行,同时又是一个凝结着政治意味和生活意味的公众空间,都市政治风云和社会百态在此延伸。长江轮渡既承载着多姿多彩的市民生活,又催生了武汉市民众朦胧的公共责任感和改善轮渡运营以利民生的善意,与此同时也呼唤着广泛而真诚的市民认同美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在车多路少、能源紧张、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显然是解决市民出行的最佳选择。因此,“无车日”不仅是在提醒车主特别是那些公车的使用者减少不必要的用车。更意在培养民众的健康绿色出行意识。  相似文献   

15.
致远 《中国人大》2012,(12):6-6
日前,北京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动试运营,2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这是多好的一件事,一来可以解决市民在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缓解了交通拥堵的压力,二来自行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也为首都的空气污染治理带来了契机。但不知道为什么,政策中的一条“目前仅有持北京市二代身份证的市民才可申请办理租车服务”,一下子让人感到十分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6.
选择公交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拥有1300多万居住人口、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北京市来说,"出行难"已经是一个大问题.针对日益拥堵的现状,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作为出行的主要方式,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出行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市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近日,市交通局公布了今年由其主办的40件代表书面意见的办理情况。  相似文献   

18.
乐梅 《重庆行政》2018,(3):26-29
正目前,重庆市已开通运营了6条轨道线路,运营里程264公里,日均客运量243万乘次,轨道交通在重庆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网络化运营情况来看,轨道交通与市民出行之间的供需还存在矛盾。针对目前重庆市民出行需求与轨道交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从供给侧角度剖析供需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而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一、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票价太高!” “7%的工资扔在路上。”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表明,当公共交通出行费用占平均工资的5%以下时,市民就有可能选择更廉价的出行方式。而目前上海居民每月公共交通支出为175元,约占月平均工资的7%。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1月1日起广州市区全面禁行摩托车后,逐年下降的自行车出行有了明显的增加,从而引起了社会各方对自行车出行条件的关注。自行车道的设置问题伴随着城市交通发展一直存在,自行车出行增加后,市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提出要求完善自行车道设置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通过较详细的现场调研,对广州市区目前自行车道设置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