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毛圆科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虫卵孵化试验对乌鲁木齐地区四个羊场饲养的羊感染的毛圆科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两个南山羊场的虫卵孵化半数抑制度(ED50)分别为0.002和0.050μg/mL,两个屠宰场育肥羊场的ED50分别为0.270和0.293μg/mL,屠宰场育肥羊场的ED50远大于世界兽医寄生虫学促进协会推荐的0.100μg/mL.结果表明,该地区羊场存在抗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毛圆科线虫,而且抗药性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宁夏羊胃肠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对宁夏地区所属灵武、贺兰、盐池、吴忠、中宁、中卫、永宁和银川市郊8个县(市)的12个绵羊场、6个山羊场进行了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抗药性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用丙硫苯咪唑调查的10个绵羊场和6个山羊场中,虫卵减少率在95%以下和95%的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的有山羊场2个、绵羊场2个,证明对丙硫苯咪唑有抗药性;1个绵羊场和1个山羊场的虫卵减少率是96.3%、95.9%,但95%置信域的下限在90%以下,具有抗药性可疑;山羊群中丙硫苯咪唑的抗药性为33.3%,绵羊群为20.0%。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1个山羊场和5个绵羊场(其中有4个羊场曾执行了丙硫苯咪唑的试验),查出1个山羊场和1个绵羊场对阿维菌素具有抗药性可疑,其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7.3%和95.5%,置信域下限在90%以下。揭示了宁夏地区羊消化道线虫对现行驱虫药的抗药状态,为今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对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巨蜥进行驱虫试验 ,每种药物设 2个剂量组 ,每组 6个重复。口服丙硫苯咪唑 4 0 .0mg/kg剂量组的胃肠道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分别为 91.4 9%和 83.33% ,2 0 .0mg/kg的剂量无效。皮下注射阿维菌素 0 .3mg/kg和0 .6mg/kg 剂量组的胃肠道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均达 10 0 %。试验结果表明 ,用丙硫苯咪唑驱除巨蜥消化道线虫需较高剂量 ,较小剂量的阿维菌素对驱除巨蜥消化道线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和建立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硫苯咪唑及其代谢物丙硫苯咪唑亚砜,丙硫苯咪唑砜的血药浓度和方法,并测定了6头健康猪口服25mg/kg丙硫苯咪唑后的亚砜和砜的血药浓度和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6头猪血中,丙硫苯咪唑原形药均来检出。给药后20min采血,血中扰以丙硫苯咪唑亚砜和丙硫苯味唑砜的形式出现。以Nava Pack C18 4μ 0.39×15cm为固定相,测定丙硫苯咪唑亚砜和砜。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90nm,以甲为内标物,血清中本法最低检测亚砜含量为23.56ng/ml血清,砜为16.54ng/ml血清。亚砜平均回收率为93.73±6.75%,砜平均回收率为90.044±5.33%,不同浓度水平测定结果的日内和日间变动系数均在1.0%以下,丙硫味唑亚砜和丙硫咪唑砜的药代动力学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健康猪口服丙硫味唑后亚砜半表期t_(1/2β)为12.6466±1.8494h,血浆清除率CLB为0.1364±0.0921(L/kg·h),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0h;峰浓度为11.919±1.382μg/ml血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156.69±742.52μg·h/ml,各参数表现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应用清虫佳口服液、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对绵羊进行了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3种药物间隔 7d分 2次用药后 ,对羊线虫均表现出明显驱虫效果 ,但清虫佳组粪便虫卵转阴率(90 % )要高于丙硫苯咪唑组 (80 % )和左旋咪唑组 (80 % ) ;就对羊肝片吸虫的驱除效果而言 ,丙硫苯咪唑要好于清虫佳 ,而左旋咪唑的效果则很差。  相似文献   

6.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咪唑苯脲缓释剂在黄牛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及组织药物残留量.结果为该药药代动力学符合一室吸收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2.7885(e-0.0032t-e-0.4229t).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11.320 h±0.2955 h,峰浓度为2.804μg/mL±0.0029 μg/mL,吸收相半衰期t(1/2)α为1.643 h±0.9960 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215.061 h±22.2836 h,与肌肉注射咪唑苯脲注射液相比,半衰期延长了210.383 h.组织含量检测结果为注射后3月时脑、肝、脾、肾、心肌、肌肉中药物残留量分别为0.134 μg/g±0.0302μg/g、0.976 μg/g±1.2432μg/g、0.743μg/g±0.1864 μg/g、0.527 μg/g±0.2243μg/g、0.313μg/g±0.1723 μg/g和0.373 μg/g±0.0420 μg/g;4月时肝、脾、肾分别为0.276 μg/g±0.0437μg/g、0.113μg/g±0.0252 μg/g和0.182 μg/g±0.0337 μg/g.结果表明,咪唑苯脲缓释剂优于其他咪唑苯脲剂型.  相似文献   

7.
绵羊包虫病是我国西北地区广为流行的常见病。近几年来日益重视化疗的研究。本文目的在于使用吡喹酮或丙硫苯咪唑治疗肺,肝包虫病后,观察其囊和原头蚴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求探讨这两种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动物 甘肃省皇城羊场繁殖的甘肃细毛羊,经X线透视和超声波诊断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成年母羊55只。共分8组:1组9只,7.5%吡喹酮肌肉注射100mg/kg,共3次,间隔5日;2组9只,吡喹酮口服100mg/kg,共3次,间隔5日;3组9只,7.5%吡喹酮肌肉注射50mg/kg,共3次,间隔5日;4组9只,丙硫苯咪唑口服100mg/kg,共3次,间隔5日;5组4只,7.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于1988年8月至1989年2月,在棘球蚴病的高发区皇城羊场,用X光胸透和超声波检查肝脏,从400只绵羊中筛选出55只包囊直径大于3cm未钙化的棘球蚴病羊,分为8组,用吡喹酮和丙硫苯咪唑进行了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剖杀。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原头蚴感染小白鼠试验、原头蚴活体染色试验、原头蚴和包囊的电镜和光镜的病理学观察、体重测定、临床观察、间凝和酶标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以原头蚴感染小白鼠这一主要疗效判定标准衡量,8个组的疗效从优到劣排列次序为:①吡喹酮,100mg/kg,肌注3次组,疗效100%;②吡喹酮,100mg/kg,口服3次组,疗效71.05%;③丙硫苯咪唑脂质体注射液,50mg/kg,肌注2次组,疗效58.67%;其余各组疗效皆不显著。临床观察除吡喹酮,100mg/kg,肌注3次组,注射后大部分羊表现一时性跛行,有的尿液呈浅紫褐色,少数羊精神食欲差,9只试验羊前后死亡2只,其他各组均未见大的异常。综合判定治疗效果,首选吡喹酮口服组。  相似文献   

9.
多头带绦虫四川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只试验犬在人工感染脑多头蚴后节片排出情况和对随机选取的50个孕卵节片内虫卵数量与大小的观察,以及用终浓度为10g/L次氯酸钠溶液,在显微镜下对虫卵孵化过程的观察,期望能为动物脑包虫病预防措施的制定以及进一步开展该虫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2只试验犬分别在感染后的第45、50d开始排出节片且试验犬体内孕卵节片排出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42d和54d,每日排节片数最高可达64片;孕卵节片内虫卵数最少约为780枚,最多约为16 035枚,平均为5 278.800±3 696.769枚,虫卵数量主要集中在2 000~6 000范围内,共占总节片数的52%;虫卵大小为(33.74±2.71)μm×(32.33±2.09)μm;虫卵的整个孵化过程大致需要4~5min,且随着孵化时间的延长虫卵原有的外形和整个胚膜结构消失,可见透明的六钩蚴。  相似文献   

10.
用复方1、2号片剂不同剂量组与丙硫苯咪唑、阿力佳、伊力佳对山羊驱虫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复方1、2号0.2 mg/kg体重剂量对大部分蠕虫、蜘蛛昆虫均有很强的驱杀效果,对球虫的驱杀效果不确定;复方1、2号与常规3种药比较,具有虫卵转阴快、排虫快和体重增加快等特点,同时未造成试验动物中毒、流产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比格犬甲状腺显微与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柬埔寨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虽然柬埔寨与泰国时为边境领土问题爆发冲突,但柬埔寨政府能稳妥处理。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安全保障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健 《东北亚论坛》2006,15(4):102-106
日本是对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在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中,关于什么是经济安全保障以及经济安全保障与军事安全保障、综合安全保障、人类安全保障的关系等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此要进行综合地辨析,才能真正理解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日本安全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三聚氰胺对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的胃、小肠和肝的损伤作用,将3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连续灌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0、175、350、700 mg/kg),观察试验小鼠的临床表现,剖检死亡小鼠并取材,观察胃、小肠和肝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小鼠48 h内均全部死亡。光镜下可见死亡小鼠胃和小肠的黏膜层弥漫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弥漫性淤血,甚至有片状出血灶,灶内肝细胞坏死。700 mg/kg组小鼠的胃、小肠及肝血管内均可见多个黄色颗粒状结晶体沉着。在透射电镜下,175 mg/kg和350 mg/kg组小鼠的肝细胞胞浆结构疏松,线粒体肿胀,700 mg/kg组小鼠的肝细胞胞浆中充满脂滴,线粒体弥漫性固缩。表明,三聚氰胺可引起小鼠胃肠黏膜发生急性弥漫性坏死,肝淤血,肝细胞变性,散在坏死,高浓度的三聚氰胺可在胃、小肠和肝间质中形成结晶体。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间接荧光标记及胶体金标记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和低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L-选择素在健康泌乳中期乳牛(A组)及患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临床型(B组)和亚临床型乳腺炎乳牛(C组)中性粒细胞上表达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三者表达L-选择素的中性粒细胞阳性率分别为97.90%、97.69%和96.67%(收集5 000个细胞),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患亚临床型乳腺炎乳牛的阳性率从3次测定的结果看是逐渐增加的;L-选择素表达的间接荧光强度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患亚临床型乳腺炎的乳牛组内差异也极显著(P<0.01);扫描电镜观察到的中性粒细胞表面脊样结构的分布及形态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隆和研究旋毛虫新生幼虫功能性抗原基因,采用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新生幼虫总RNA,Oligo(dT)纤维素柱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及第二链cDNA,用CHROMA SPIN-400柱离心层析纯化后,与载体λZAP Express连接.体外包装后得到中国猪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分离株新生幼虫cDNA文库.文库容量为2.0×106,重组率为98.6%,插入片段长度在0.4×103-2.0×103bp.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的超微结构,以探讨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杀虫机理。结果显示,少孢节丛孢菌属于隔膜类真菌,隔膜中央有孔,菌丝细胞一般呈长形竹节状;菌株的捕食器为黏性菌环和菌网,形成捕食器的菌丝细胞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营养菌丝,胞质中含有许多电子密集体,呈大小不等的黑色类圆形颗粒状,多数排列在捕食器菌丝细胞的边缘区域,这是捕食线虫性真菌捕食器菌丝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红河州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诊断、人工感染试验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 ,妊娠母山羊流产现象覆盖全州 ,且流产率以每年 11.5 0 %的速度递增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 30 .82 % (12 10 / 392 5 ) ,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2 .31% (12 6 8/ 392 5 ) ,其中弓形虫和衣原体双重感染阳性羊占 9.35 % (36 7/ 392 5 ) ,未检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羊 ;自流产胎儿肺抹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包囊 ,7份流产胎儿中有 6份分离到衣原体 ;用土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明显效果 ;人工感染试验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例模型。调查结果表明 ,红河州广泛流行的山羊妊娠期流产的病原是弓形虫、衣原体 ,2种病原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p80基因的分段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以重组p80蛋白为抗原的牛病毒性腹泻(BVD)鉴别诊断ELISA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了BVDV p80基因的A、B、C三段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获得了重组质粒pGEX-6P1-p80A、pGEX-6P1-p80B和pGEX-6P1-p80C,将其分别转化感受态菌Rosetta和BL21,经1.0 mmol/L的IPTG诱导,分别得到大小为60、47和51 ku的目的蛋白。经Western-blotting分析,3个目的蛋白中,只有p80B(289~477 aa)基因片段所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BVDV阳性血清反应,表明p80蛋白的免疫优势区域集中在此部位。该融合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抗原用于建立ELISA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朝鲜的核、导战略态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朝鲜实施导弹发射和地下核试验,意在实现核拥有,籍以提高对美战略的筹码。朝鲜开展核战略角逐由来已久,先后展开过以守为攻;“边缘”对应;将计就计;以硬对强四个回合。角逐结果虽不乏战术上的小胜,却丧失了战略上的大胜。此番的导弹试射与地下核试验可视为第五个回合,是朝鲜核、导角逐战略“以攻为守”的转换。朝鲜执意实现核拥有纵有多种原因,却因核、导本身所拥有的“双刃剑”作用,带来于己、于他都不利的负面影响。包括:自食其言,愈加难以取信于国际社会;产生连锁反映,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挑战核不扩散条约,难免遭到更大封杀;破坏合作气氛,延缓统一进程;置中国于尴尬境地,动摇中朝关系基础。朝鲜的“自行其事”难免遭到国际社会更加严厉的抵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