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多头带绦虫Tm45W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利用RT-PCR技术首次从激活的多头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出多头带绦虫Tm45W基因。将扩增产物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pET32a-Tm45W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后,将纯化的Tm45W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显示,Tm45W基因全长为813bp,其开放阅读框为765bp,编码255个氨基酸,与多头带绦虫新疆株多头蚴45m基因(序列号:EU326106)的部分序列同源性为90.60%;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为45ku,与脑多头蚴病羊血清的免疫印迹分析呈阳性反应;小鼠免疫后第1周血清中即可检测到抗Tm45W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并于免疫后第35天达到高峰。结果表明Tm45W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能引起机体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猪和兔附红细胞体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在红细胞上的附着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别,其形态多为球形、卵圆形,直径0.2~2.5μm,在红细胞表面以一根或数根纤丝连接成串珠状或单个寄生。在透射电镜下,首次观察到附红细胞体边缘有一段20~30nm厚的光亮区域,并且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同时观察到附红细胞体的出芽生殖现象。由此推测,附红细胞体的发育方式为成熟的附红细胞体以出芽的方式产生1个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随着未成熟形态附红细胞体的发育,逐渐从成熟附红细胞体体内脱离出来,最后以纤丝与成熟附红细胞体相连接;脱离出来的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黏附到同一红细胞或临近红细胞的膜上,最终发育成1个成熟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3.
多头带绦虫四川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只试验犬在人工感染脑多头蚴后节片排出情况和对随机选取的50个孕卵节片内虫卵数量与大小的观察,以及用终浓度为10g/L次氯酸钠溶液,在显微镜下对虫卵孵化过程的观察,期望能为动物脑包虫病预防措施的制定以及进一步开展该虫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2只试验犬分别在感染后的第45、50d开始排出节片且试验犬体内孕卵节片排出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42d和54d,每日排节片数最高可达64片;孕卵节片内虫卵数最少约为780枚,最多约为16 035枚,平均为5 278.800±3 696.769枚,虫卵数量主要集中在2 000~6 000范围内,共占总节片数的52%;虫卵大小为(33.74±2.71)μm×(32.33±2.09)μm;虫卵的整个孵化过程大致需要4~5min,且随着孵化时间的延长虫卵原有的外形和整个胚膜结构消失,可见透明的六钩蚴。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黑熊四川亚种、浣熊和猕猴等6种野生动物蛔虫cyt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种系发育关系,对这6种野生动物寄生蛔虫cytb基因进行了扩增与测序分析,并分别构建NJ、MP和ML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六种野生动物寄生蛔虫的cytb基因经PCR扩增后共获得长度均为875bp的序列,其中大熊猫、小熊猫、北极熊、黑熊四川亚种和浣熊寄生的蛔虫cytb序列中包含了156个变异位点,而寄生于猕猴的蛔虫与寄生于猪的猪蛔虫在cytb序列上存在11个位点的差异。系统进化树显示,大熊猫等6种野生动物蛔虫聚类成贝蛔属分支。表明cytb基因适合于野生动物蛔虫的分类鉴定以及种系发育分析,可用于野生动物蛔虫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疥螨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pVAX1-PAR)的安全性,观察了该质粒在小鼠组织内的分布及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情况。以pVAX1-PAR 100μg/只免疫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免疫后不同时间段采集小鼠的抗凝血、心、肝、脾、肺、肾、肌肉及脑组织进行PCR扩增;同时检测质粒整合小鼠染色体的可能性。首次免疫后24h质粒迅速分布于所有检测组织中,且能在各组织器官中持续分布49d;除脑组织外其余组织能保留质粒至第63天,而注射部位的肌肉在第105天时仍能检测到质粒。纯化后的组织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均呈阴性,未发现整合情况。pVAX1-PAR质粒接种小鼠后随时间的延长,质粒DNA仅分布于接种部位,且该DNA疫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黄牛足螨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采自四川黄牛的足螨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各发育阶段的足螨均呈长椭圆形,幼螨大小为(160.9±26)μm×(124.7±17)μm,3对足;雌性若一螨大小为(210.8±29)μm×(160.1±22)μm;雌性若二螨大小为(235.2±18)μm×(183.1±16)μm,体末具有圆柱形突出物1对;雌性成螨大小为(311.4±27)μm×(213.3±21)μm;雄性若螨大小为(216.1±18)μm×(168.2±14)μm;雄性成螨大小为(245.7±24)μm×(191.0±21)μm。其中雄性足螨末端突出物分2节,突出物上竹片状刚毛(Spatulate setae)的长度为168~200μm,最外侧刚毛的平均长度为50μm左右,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为德州足螨。  相似文献   
7.
采集猪肠黏液并分离纯化出猪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制备兔抗猪SIgA IgG抗体,经HRP标记,并优化直接ELISA检测猪SIgA的条件,建立了检测猪SIgA的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筛选的最佳反应条件:黏液蛋白包被浓度为10μg/mL,兔抗猪SIgA IgG-HRP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200,反应时间为60min。包被SIgA浓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90~1 400ng/mL,回收率为85.85%~133.88%,变异系数为13.12%~17.67%。采用该方法对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免疫与攻毒后的仔猪肺冲洗液和肠黏液中的SIg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攻毒后免疫猪肺冲洗液中SIgA含量平均为205.81ng/mL,显著高于攻毒对照猪的147.56ng/mL和空白对照猪的124.37ng/mL(P<0.05);免疫猪肠黏液中SIgA含量平均为67.94ng/mL,与对照猪无明显差异。结果证实,建立的猪SIgA直接ELISA方法具有经济、适用和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动物溶组织内阿米巴基因工程疫苗,以川西猕猴溶组织内阿米巴分离株中提取的总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了hgl基因抗原区LC3段,将其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b(+)中,构建了pET-32b(+)-hglLC3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获得了1200bp的hgl基因LC3编码区片段;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质粒产生了大小为66ku的目的条带,与预期的结果一致;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与兔超免疫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该抗原可作为动物溶组织内阿米巴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绵羊瘁螨副肌球蛋白基因序列(登录号为AM114275)设计了3对引物,采用RT-PCR法从德州足螨总RNA中克隆了副肌球蛋白基因,研究了该基因与部分螨类副肌球蛋白基因的同源性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2 628 bp,编码87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约为97.24 ku.与已报道的绵羊瘁螨、欧洲尘螨、美洲尘螨、人疥螨和热带无爪螨的副肌球蛋白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5.5%、90.5%、89.4%、82.6%和79.5%,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97.0%、98.0 %、94.0%和89.0%.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多头带绦虫Tm16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利用RT-PCR技术从激活的多头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Tm16基因,将扩增产物亚克隆入pET32a(+)载体中,构建pET32a-Tm16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后,将纯化的Tm16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其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多头带绦虫Tm16基因序列长569bp,包括1个399bp的开放阅读框,与已报道的Tm16基因(序列号:EF672036)的序列同源性为99.8%。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30.69ku,与脑多头蚴病羊血清的免疫印迹分析呈阳性反应;小鼠免疫1周后血清中即可检测到抗Tm16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并于免疫后第5周达到高峰。结果表明Tm16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脑多头蚴病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