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勇  吴东 《法治研究》2008,(4):19-27
农民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社会地位的低微和经济条件的有限,以及城乡隔离的二元化社会结构模式下的许多制度未得到根本改革,使其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性权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受到忽视、侵害,甚至践踏,且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和严重,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本文以宪法学中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的原则为研究方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性权利的基本理论和性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农民工性权利缺失的现状、剖析了农民工性权利缺失产生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农民工性权利保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权利”的法哲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权利”的法哲学阐释童之伟为了确定一个新的更加适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要的宪法学基石范畴,从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学体系的合理重构问题,我提出了"社会权利"的概念,并初步从构成要素上将其界说为"一定社会一切权利与权力之总和"。①提出...  相似文献   

3.
管华 《法学评论》2015,(2):34-45
将"right"翻译成"权利"遮蔽了"right"一词原有的正义、超越和划界的意义。宪法学的语境有利于个体从国家中分化出来并为国家权力提供一种新的正当性。宪法学"权利"话语出现了从"公民权"、"公民权利"到"基本权利"、"宪法权利"的流变。"人权条款"入宪后为从国际人权公约角度阐释我国宪法提供了空间。从各国宪法文本看,人权作为宪法学基本范畴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在我国,用人权取代基本权利作为宪法学基本范畴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社会地位的低微和经济条件的有限,以及城乡隔离的二元化社会结构模式下的许多制度未得到根本改革,使其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的性权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受到忽视、侵害,甚至践踏,且这种现象尤为普遍和严重,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本文以宪法学中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的原则为研究方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性权利的基本理论和性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农民工性权利缺失的现状、剖析了农民工性权利缺失产生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农民工性权利保障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宪法学中,基本权力体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直接对国家与公民的基本关系进行展现。基本权力体系也会根据不同的宪法文化与体制孕育出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我国的宪法学理论研究方面,基本权利体系的构建能够反映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本文将通过对宪法权利及体系进程的研究,从而分析宪法权力体系的构建,并结合当今宪法权力体系的理论的困境,探究宪法权力体系理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更新宪法学研究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以适应民主宪政发展的需要,已引起宪法学界深切的关注,不少学者的探索已取得可喜成果。《法学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的童之伟同志《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的文章(以下简称《重构》文),正确地提出了需要界定宪法学体系逻辑起点的问题,并独创性地推出了“社会权利分析方法’和对重构宪法学新体系的看法。文章探求真理的勇气甚为可嘉,但其基本观点和方法却有诸多缺失。笔者在此特提出一管之见,求教于作者和学界同仁。 为全面、准确地理解《重构》文的观点和便于阐明问题,必要时我们将联系童之伟发表在《法学》1994年第9期上的《宪法学研究方法之改造》一文(以下简称《改造》文)的相关论述一并予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学的基本范畴有的已经难于适应法制建设和宪法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既有的宪法学基本范畴进行再认识,给以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的分析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门学科的生命力首先表现在基本范畴与学术规范的确立。宪法学作为研究宪法现象的知识体系,应确立表明其独立学科地位的范畴与学术话语。中国宪法学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需要认真反思5 0年来宪法学范畴发展的历史过程,以中国社会的发展为背景,建构中国宪法学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9.
宪法中纳税义务规定之简略比较程雁雷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样,公民的基本义务从来就应是比较宪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法律制度和法律生活中权利对义务的前提性和主导性。"①对义务问题的研究往往被作为权利问题的一种陪衬而提出,甚至被人们所忽略。因此,对公...  相似文献   

10.
宪法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代的宪法学承担不同的学术使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宪法学以其学术逻辑与主体性,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确立了自己的历史方位与功能。通过对宪法学学术使命与功能演变过程的分析,对宪法学30年发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学术反思,提出“后30年宪法学”发展的基本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五”期间宪法学研究概况 九五期间,宪法学在注重传统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开始对宪法学理论体系及宪政实践进行全面的反思和评价。宏观的整体性的研究视野、对人的价值实现的深刻关怀、对宪政制度运行的细致规划,标志着这一阶段宪法学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所带来的社会转型加剧的基本社会背景下,在党的十五大的召开、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99修宪的进一步具体刺激下,我国宪法学者解放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以巨大的学术热情投入到宪法学的研究当中,虽与法学其他学科相比,宪法学研究仍相对较为沉…  相似文献   

12.
论宪法学者当下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实践的整体性变迁,不仅使宪法学者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而且使身处这个时代的宪法学者肩负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当下,宪法学者在正确认知社会转型和自身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应当恪守基本学术规范,打造逻辑自足的宪法学基本理论体系与成熟的宪法学基本范畴,在研究态度上要更具中国问题意识,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创新与批判同在,在研究成果上注重对宪法实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宪法学新体系的基石范畴童之伟宪法学的范畴,即宪法学的基本概念,而所谓基石范畴(又可称核心范畴或关键范畴),则指基本概念中最基础、最重要、最能体现该学科价值取向和根本特征的概念。宪法学基石范畴对于该学科的基本命题、基本分析方法、理论体系和整体功能具有...  相似文献   

14.
也论宪法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重构董和平传统的宪法学体系无以容纳和科学说明宪法学固有的丰富的理论内容,无以解释并进而有助于解决纷繁复杂的宪政实践问题,这已成为宪法学界的共识。作为现阶段宪法学基本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重构宪法学理论体系和学...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宪法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宪法学是一门价值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必然表现其时代特征。中国宪法学的发展需要以中国社会自身的条件与需求为基础,使之成为解释与解决中国社会宪法现象的学说。文章根据中国宪法学历史发展的特点与目前的研究现状,将当代中国宪法学的发展趋势归纳为宪法学本土化、宪法学综合化、宪法学政策化与宪法学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中外法学》1981,(1):13-18
<正> 一"战后宪法学"确实具有与战前宪法学不同的特点。然而,从大的方面讲,就学术的对象、重点、方法来看,其差别也并不是那么大的。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谈谈各国宪法学的情况。"英国无宪法"。这是指在英国没有系统的宪法典说的。英国的宪法学不可能由宪法典的规定指明研究的对象,或者把宪法典作为研究的对象。宪法的基本部分是以不成  相似文献   

17.
论宪法的调整对象和宪法学的学理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中国法学界关于宪法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一直是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它不仅影响了我们对宪法学究竟是研究什么问题的这一基本问题的明确,而且还导致了学理性宪法学体系的无法建构,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了人们对宪法的精神实质与核心价值的把握.无论如何,宪法学研究对象的内涵应立足于宪法的调整对象来把握,不能偏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这一主题,据此,宪法学的学理体系应当由原理论、国家权力论、公民权利论、协调论这样几个部分来组成.  相似文献   

18.
黎敏 《比较法研究》2019,(2):188-200
1848年德国自由主义革命失败后,以格贝尔-拉班德为代表的德国宪法学家运用源自潘德克顿法学的教义学方法并继承施塔尔形式法治国思想去研究德意志各种实证宪法材料,德国宪法学走向彻底的实证主义,其技术表达就是宪法学教义学化。实证主义宪法学的根本局限体现在他们把君主的权力与意志置于核心地位,贬低基本权利,力图将公法权利压到最小程度,本质上是以君主意志为中心来建构国家配置权力。追求纯科学化的实证主义宪法理论,奉行绝对客观性的教条化立场,没能回答并处理好对德国实现自由宪政最关键的一系列实质问题,无法确保个人自由权利与分权机制在德国政治与社会的真正落实。实证主义宪法学传统缺少对个人的价值关怀这个根本缺陷加深了德国宪法思想与现代宪法人权传统的内在分野。  相似文献   

19.
宪法学基本范畴简论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作者认为,探讨宪法学基本范畴是我国宪法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宪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就此文章提出了,宪法与宪政、主权与人权、国体与政体、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国家权力与国家机构等五对基本范畴,并对这些范畴一一进行了具体的界说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宪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的宪法以及宪法学是西方社会的产物 ,在 1 9世纪 3 0年代前后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近代宪法学也在那个时期开始孕育和诞生。通过对民国时期出版、发表的宪法专著、译著、教材和论文的整理、分析 ,对几部代表性的宪法学作品的评述 ,以及民国时期中国宪法学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的阐述 ,可以发现中国近代宪法学诞生与成长的经验和教训 ,并可以对繁荣新时期的中国法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