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从而确立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就必须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深入研究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正确理解和阐释“以德治国”这一古代儒家的治国方略及其与现代德治的区别和与法治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法德并治”的治国方针,收到标本兼治的治国良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选择“法治”为治国方式的坎坷历程证明:对法的继承没有辩证的“扬弃”,对法的价值缺乏正确全面认识,是前期中国法制基础匮乏,“法治”受“人治”禁锢的重要原因;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法制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理论创新,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完善治国方略的保证。历史回眸得到的重要启示是: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全面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是回答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问题,即是实行专制政治还是民主政治的治国方略问题。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回答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两种手段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问题。德治与法治的重点都是治权、治官。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孔子在谈到治国方略时,曾提出“德主刑辅”,其主要意思在于以道德教化为主,并辅之以体现君主专横的刑。而韩非子则主张“不务德而务法”。①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德法同治”,认为国家应该是架构在“德治”与“法治”这两个车轮上的机器,只有“德治”与“法治”...  相似文献   

5.
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新闻舆论宏观管理要把“依法治业”和“以德治业”紧密结合起来。新闻行业的“依法治业”,就是依据新闻政策、法规、制度对各项新闻工作进行管理,确保党的新闻工作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以德治业”,就是运用道德的手段进行新闻舆论宏观管理,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观,规范新闻职业行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德治”与“法治”两大治业方略,开辟新  相似文献   

6.
最近山东省委党校徐文泽同志在来稿《论法治德治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中说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基本方略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繁荣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基本方略 ,是法治与德治相互关系的必然要求 ,是工人阶级执政党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认识。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基本方略 ,是法治与德治相互关系的必然要求。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 ,鸟之两翼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辩证统一。凡是不带有偏见的人都应该承认 ,法治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涵义及内容,探讨了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宣传方向。在分析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意义中,首先指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迫切需要教育来加以贯彻实施。而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提出,是符合时代特征,顺应了发展需要的,并在治国方略的宣传上,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因而提出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理念,研究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国民贯彻治国方略的素质;有利于创造贯彻落实治国方略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加强党对贯彻落实治国方略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贯彻执行以德治国的方略,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把握和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把“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抓住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道德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在我国治国方略中处于并重的地位。文章从“法治”与“德治”的区别和联系,论证二者存在结合之可能和必要,从而进一步探讨“法治”与“德治”结合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 )新世纪的帷幕刚刚拉开 ,就欣喜地看到我国的治国方略有了新的发展 :元月 1 0日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宣示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要紧密结合 ,法治与德治二者不可偏废。这真是大快我心 !近十年 ,我年年在全国政协会上建言加强道德建设 ,“法治、德治双管齐下 ,以法彰德 ,以德辅法 ,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相辅相成”。这次听到江主席的宣示 ,朋友们电话相告 ,到“两会”上又跃然相议 ,共庆法德结合的方略沐浴着新世纪的朝阳大步走来。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上的 ,是圣君贤相赐与的仁德 ;我们的德治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理论上认清并在实践中解决好“依法治国”的前提、核心、重点、保障等几个问题 ,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法治安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法治安徽”,是安徽省委提出的重大战略,对地方法治建设合理性的理解,是“法治安徽”必须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法治安徽”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划化,而是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契入安徽省情。“法治安徽”与“平安安徽”和“依法治省”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法治安徽”的建设重点应是法治政府和司法公正。“法治安徽”必须以尊重人权、尊重财产、尊重契约、重视公民社会的培育为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法治”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深刻理解“法治”的内涵,是新时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是刑事法律体系中的最后屏障,是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让法治成为所有监狱人的一种信仰。所谓监狱人,既包括监狱人民警察,又包括服刑人员及其亲属甚至包括被害人和周边群众。所谓法治信仰,既切实接受法律的保护,又真诚接受法律的约束。中国人法治信仰了没有,作为社会缩影的监狱人可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在法治化推进的同时,民族地区有效地存在着一种独特秩序,它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固有的解决方式等等。但是分析民族地区这种软秩序并不是提倡这种秩序的存在。在法治研究上不仅仅要认识到这个秩序存在的理由,更应该注重法治在民族地区推进中的方式,注重对我国民族地区和谐法治建构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关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曾有过大量的论述 ,他们的观点虽见仁见智 ,但都表明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法律与道德已成为社会调控机制中的两大法宝 ,德治法治并举是正确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实行法治,是进入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东方国家的发展趋向已日益明显,并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在党的“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①的思想指导下,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建设究竟怎样呢?本文就此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中西方古代社会,分别出现了两种法治论:中国古代法家的"以法治国"法治论;古希腊雅典的思想家的"法治优于一人之治"的法治论。通过对貌似相同两种"法治论"的解析,可以发现中西"法治论"在内容和精神实质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这正是中西走上两条不同的"法治"之路主要原因。研究中西法治理论起源的差异,可以为当代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瑞  杨丽 《思想战线》2000,26(5):126-129
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是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它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法制建设,面临复杂的情况和艰巨的任务,具有特定的内容和自身的特点.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将丰富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并为多民族国家提供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0.
齐轩 《青年论坛》2007,(2):101-103
受到“法治国”思想和中国传统法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学界对依法行政的理解还停留在形式法治层面。依法行政不以法治所蕴含的基本价值为内核,结果造成依法行政失去了灵魂,在实践中依法行政被狭隘地理解为依法办事、依法治理,于是“合法”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屡见不鲜。法治行政不仅包含依法行政的诸多要素,更强调依良法治理、人权保障,能有效矫治依法行政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