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刚 《时事报告》2006,(3):47-49
最近,因两名非裔少年为躲避警察追捕而触电身亡引发的骚乱.已经由巴黎北部向法国其他城市蔓延,这种大规模的骚乱发生在以“自由.平等、博爱”而著称的“移民天堂”——法国.确实令世人感到惊讶。骚乱的爆发反映了法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同时给法国、欧洲乃至世界以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1年8月英国伦敦等一些大城市发生严重骚乱,警察采取事后通过监控录像证据逮捕骚乱者的做法受到质疑。英国治安事件处置法律体系是一个包含国际法、国内制定法与普通法的庞杂体系:《欧洲人权公约》有关人权保护的条款是治安事件处置的核心内容;《公共秩序法》等国内制定法确立了警察处置的基本原则和权力;普通法上的妨害公共秩序是警察处置治安事件的重要法律依据。由于受保护公民"公约权利"原则的制约和公众、媒体的监督以及法院的审查,在难以判断、抉择的情况下,采取保守、非主动的处置策略成为警察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9,(1):14-14
12月6日晚,希腊首都雅典一名警察在巡逻时击毙了一名16岁的少年格里格罗普鲁斯,从而引发了一场近20年来希腊最大的一次全国性骚乱。此事引发了持续数日的骚乱和暴力,并蔓延到希腊国内众多城市。12月16日希腊境内的骚乱活动又突然升级:参加示威活动的青少年冲进多家广播电视台,并强行播放反政府的节目。  相似文献   

4.
英国防暴警察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防暴警察及其训练山西夏县武警专科学校张志祥英国防暴警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追溯其历史,首先要从1976年狂欢节期间在伦敦诺丁翰街头发生的严重骚乱谈起。当时的情景是:而对如此突然的事件,毫无平暴经验的警察束手无策,满街乱跑,迎着疯狂的人群...  相似文献   

5.
翻看历史,任何一个已经走上海牙国际法庭的政治人物,想要走出此地几乎都是不太可能的。曾经的受审者,如米洛舍维奇等巨头,甚至因为审判过程过于漫长而病殁囚牢。但是。因被指控在2007年大选后骚乱中,犯有谋杀、迫害、强制迁移人口等罪名的肯尼亚副总统鲁托,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思考》2006,(21):14-15
10月23日,防暴警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示威者对峙。当天,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一场游行示威活动中,部分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引发骚乱。 10月26日,一名女子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首家冰吧里享用鸡尾酒。这座酒吧里的座椅、吧台等设施由30多吨的冰雕刻而成,连酒杯也由冰做成。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月,由于印尼经济形势恶化,社会矛盾加剧。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及其西部、北部等地持续发生学生示威游行,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恶性骚乱事件(统称”五月骚乱”)。此次骚乱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据印尼人权委员会统计,在骚乱中已有1188人丧生。另有数千家商店、办公楼、居民住房及部分银行横遭暴徒抢劫和焚烧。而最令人发指的是,光天化日之下,一些暴徒公然屠杀华人,强奸华人妇女。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间日至15日,仅雅加达一地就有约170名华人妇女连遭暴徒强暴,有的在被强暴后又被投入大火中活活烧死。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在…  相似文献   

8.
暴乱是社会暴力中最极端的形式,对社会危害极大,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警察部门的关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仅英国就经历了十多起相当严重且具规模的集体暴力和社会动乱事件,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是1976年伦敦诺丁翰狂欢节期间发生的街头骚乱。当时面对如此突发的事件,警察束手无策,满街乱跑,慌乱之中有的警察竟然抓起垃圾桶上的盖子当作盾牌,显得非常狼狈。迄今,暴乱对英国来说已不再是新的社会现象,而日益成为严重的复发性问题。鉴此,英国警方组建了防暴警察部队,配备了防暴头盔、防火衣服和长、短、中三种防护盾牌以及其它防…  相似文献   

9.
赴意大利研修札记(续)鲍遂献注重实战的警察教育在意大利,警察的招募和晋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招募警察由专门的警察委员会组织全国统一考试,凡年满18周岁、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者均可报考。经考试合格后被录用的警员,必须到警察学校接受为期9个月的教育训练才能...  相似文献   

10.
感觉警察     
感觉警察张国在铤而走险者的字典里,警察是魔鬼,是强盗。在百姓的字典里,警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是公众的保护神。警察说,警察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就有了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正直与圆滑。警察不因为从事了神圣的职业而神圣,相反,在一些...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4日.一位名叫马克·达根的英国黑人青年因被怀疑持有枪械而被伦敦警方击毙。6日,约有300人聚集在伦敦托特纳姆路警察局附近抗议示威。当晚.抗议示威在伦敦演变为打、砸、抢、烧的一场骚乱.并迅速蔓延至伦敦的数十个街区以及伯明翰、利物浦、诺丁汉等英国其他城市。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国最为严重的一次骚乱。骚乱...  相似文献   

12.
警械是警察执行职务时常用的一种工具,是保障警察职务实现的一种基本装备。在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过程中,需要警察调整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由于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多和骚乱、闹事、非法游行等新情况的出现,警察使用警械的机会也将随之增加。目前,有关警械问题的研究工作还不甚活跃,实际工作中对警械的理解也不尽全面和一致,使用警械中也存  相似文献   

13.
10月27日至今,法国城郊骚乱日见加剧。从巴黎郊区小镇克里希苏布瓦擦出的火星现已在全国东西南北引发骚乱之火。南有马赛,北有里尔,西有第戎,东有南特。至11月4日,全国烧毁汽车897辆;可仅5日一夜,1295辆汽车便在大火中化为废铁。事情的起因并不惊心动魄。两个外裔孩子因躲避警察追逐而触电身亡。一直身处困境的非洲和阿拉伯移民青年,将久久积压在胸中的怒火骤然喷发出来,诉诸于被法国媒体称之为的“城市暴力活动”。暴力活动从巴黎周边逐渐向外地蔓延。法国移民青年的暴力活动可以归结为打砸烧。他们焚烧的目标集中在街边汽车和垃圾箱,兼顾…  相似文献   

14.
面临校园骚乱频繁的局势,美国制定校园安全法确认校园警察制度,促进了美国校园安全保障工作的良性发展。当前,我国连续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表明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亟需改善。借鉴美国校园警察制度的经验、制定我国的校园安全法、明确校园警察的法律地位、促进校园警务机制的尽快构建和良性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应对校园安全事件的有效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警察的防暴队形训练教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伟 《公安教育》2002,(1):40-42
维持公共秩序和安全,处置群体性事件是防暴警察的一项重要职能。在进行处置行动时,警察应该掌握一些能有效地制止和打击暴力伤害的处置方法。目前,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特别是处置骚乱的行动中,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防暴行动队形,已成为各国警察处置群体事件的一个研究课题。防暴行动队形是警察在各种情况中,有效地控制群体的一种基本战术措施。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人群的阻截、包围、分割、驱散及缉捕,以达到震慑、控制、制止及打击的目的。面对错综复杂的人群,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工作,防暴队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要具有严明的纪律…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警察执法管理中强调“人性化”管理,媒体宣传中也过于突出警察的义务和无私奉献精神,却忽视对警察执法权威的保护,无形中把执法警察置于无端受屈、忍辱负重的境地。人们往往能原谅一些人的违法行为,却对警察的执法产生误解。在此误导下,使警察手脚受到束缚,助长了不法分子袭警抗法的恶劣行为。警察执法被阻、被扰甚至被袭已经成为影响警察执法和社会秩序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公安机关反恐维稳任务繁重,社会治安日趋严峻,以"聚众骚乱、自焚闹事、恶性凶杀、持械抢劫、劫持人质、暴力袭警"等为特征的严重暴恐及刑事案(事)件高发频发,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促使警察动用武器的机会和频率显著增强,这也对警察的武器实战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然而,在执法实践中,警察武器使用的能力瑕疵和短板却十分突出,如"武器走火、射击失准、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在大兴安岭地区,一提起“全国最美警察”,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就是现任黑龙江省塔河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亚友。从警32年,曾被行署公安局八次授予“破案能手”“优秀侦查员”;连续三年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优秀领导干部”,四次荣记个人三等功。曾被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授予全区优秀政法干警、十大杰出青年、全区劳动模范。曾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00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12年11月18日,被评为“全国最美警察”,是黑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者,被网络媒体称为“钢铁警察”“火线局长”,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相似文献   

19.
警察是一个历史范畴。从政治国家的角度看,警察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站在市民社会的视角,警察又是一种职业,其工作目标是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警察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它集文明道德的塑造者,法治规则的信守者,正当秩序的维护者,权力运行的护航者和社会正义的完善者等多重社会角色于一身。在我国,"警察"一度是"公安"的同义语,而新时期的"公安"内涵多指公共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是公民对良序社会的一种理想期待。现代警察仍是公共安全的重要支撑,但显然"公安"再不能指望由警察一种力量包揽。警察通过警务的运行来支撑与保障"公安",警务既反映警察的历史又回应现实社会的需要。警务特征因时代与制度的不同而体现差异。融入社会、公开评估应该是新时代警务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苏格兰的警察训练培养模式,长期以来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高水平的教育培训质量而闻名于世。“训练”(Training)是苏格兰警察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灵魂。各种各样的训练项目贯穿于每名苏格兰警察从被招募到试用,再到职业发展在内的整个职业生涯。这其中的很多警务训练手法和警察培养理念都对我国警察培训和发展现代警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