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与统战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统战工作呈现出政治性、开放性、交互性、迅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统战工作还面临思想认识转变滞后、网络舆情复杂化、相关理论支撑薄弱、平台建设存在不足、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应着力从树立网络统战理念,加强与新媒体代表人士的团结和联系,加强网络统战理论研究和宣传,打造网络统战主流平台和阵地,完善协调监管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发展成为国家意志,高校统战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工作理念、能力水平和平台建设新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应该创新实现路径:一是加大"互联网+"宣传,深度解读"互联网+";二是构建"大统战"格局,彰显统战网站特色;三是善于利用新媒体,打造互动新平台;四是重视技术革新,提高媒介素养;五是改革统战管理机制,优化平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发展成为国家意志,高校统战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工作理念、能力水平和平台建设等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统战工作应该创新实现路径:一是加大"互联网+"宣传,深度解读"互联网+";二是构建"大统战"格局,彰显统战网站特色;三是善于利用新媒体,打造互动新平台;四是重视技术革新,提高媒介素养;五是改革统战管理机制,优化平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4.
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统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探讨了当前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优势;对新形势下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对策:首先要增强和完善统战部门网站功能,丰富网站内容,提升关注率;全面搭建各级统战部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释放网络正能量;在全省统战机构系统内网建设党外人士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统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培训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对统一战线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变革。研究网络统战已成为当下统战工作的一个热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展统战工作,要树立网络统战意识,创新统战工作方式,完善网络统战工作机制,做好重点统战对象工作,进而实现统战工作的持续高效,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互联网+"浪潮奔涌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无限斑斓的海量信息时代;这更是一个"线上线下"都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人士作为崭新的社会群体大量涌现。正因如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人士统战工作,也充分肯定网络人士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领和凝聚好新时代网络人士意见,做好他们的统战工作,必须分析其群体特征、思想状况和现实困境,可从建立"三本台账",掌握网络人士群体动态变化;开展"三类活动",提升网络人士社会责任意识;构建"三大平台",打造网络人士统战工作载体;出台"三个制度",健全网络人士统战保障机制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统战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创互联网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一大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极大拓展了统战工作的对象与领域,壮大了统一战线的力量。互联网为统战工作打造了最好的工作平台,创造了互联网时代丰富多彩的统战工作形式,打造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互联网统战品牌"。在信息时代,"大统战"离不开"大网络、大媒体"。积极推进网络统战工作,是形成信息时代"大统战"格局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意见人士成为网络空间中越来越重要的政治参与主体,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网络意见人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仍有其必要性。应注意到网络意见人士自身特征更多是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来体现,在把握网络意见人士政治参与特征的基础上,做好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推进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实践工作,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的复杂性,基层党组织统战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统战工作理念滞后,互联网及新媒体兴起的挑战,部门协同机制缺乏和运作不畅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五大挑战。杭州通过"同心荟"平台的建设实践,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进行了探索。该平台具有资源整合、平台依托、智慧运筹和安全运行机能。将来要将"同心荟"平台进一步向"两新"组织延伸、拓展,发挥"两新"组织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包括建立市级层面的统筹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基础大数据、网络统战平台和开发网络服务平台,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网络化水平;创新平台管理模式、分类形成创建标准和成立"同心荟联盟",形成更有效能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也成为理论界、政界关注的热点。网络意见人士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报事件、传达民意和表达观点。他们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商界精英、传媒人士、文体明星和大众草根等群体组成,伴随新媒体的发展而产生并成长起来,特点鲜明:知识层次高,党外人士占多数;身份隐匿,社会流动性强;思维活跃,意见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影响面广,作用价值的多样化。网络意见人士的价值突出表现为对网民诉求的反映、网络舆论和政府和社会治理模式的改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针对新形势下统战工作需理性沟通、统战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的基础薄弱、统战新媒体平台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需加强等问题,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出路在于两方面:抓住并善待网络意见人士的"关键少数";建设并善用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案件中,当机动车与其所有人处于分离状态时,应当对传统责任主体认定依据进行合理反思,并应该引入控制力和收益这两个标准,对机动车与其所有人的分离状态进行类型化分析,从而得出由实际控制人承担主要责任,由所有人根据过错程度和收益承担连带责任或者补充责任,以实现机动车损害赔偿中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证据的基本属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三,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二,即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客观性体现了证据的哲学存在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证据的关联性提供了认识论;证据的合法性为人们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提出了程序上的要求。在特殊情形下,某些不具备合法性或不具备客观性的材料仍可作为证据使用。证据的关联性才是证据的唯一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3.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律方法以促进"正当性"判决的获得为目标,而依据解释学及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理论,判决的"正当性"来自于相关主体的共识。运用共识理论可以对具体司法过程做出融贯性解释,并可得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保荐职责的核心是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担保义务.违反这种法定义务,构成对投资者知情权的侵害,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这种特殊侵权行为应采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由保荐机构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要厘清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与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责任的边界,以保证保荐人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咸安区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精简机构、降低管理成本的相关精神,开展了以乡镇撤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绩效。但其间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加剧了乡镇工作人员精减与公共事务增长之间的矛盾、基层民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乡镇规模扩大给老百姓办事带来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要实现统一和谐,则需要一个中介和桥梁,这个中介就是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