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基层在线     
, 《人大建设》2012,(12):28-31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视察了全区信访稳定工作。视察组建议:要提高对信访稳定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改进和完善信访稳定工作考核机制;要跟踪督办重点、难点信访件,积极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2.
司法     
《人民政坛》2014,(10):5-5
中央政法委:着力解决涉法涉诉信访入出口不畅有错不纠问题 据法制日报9月11日报道,中央政法委近日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实施意见》,作为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职责和政治责任。为此,笔者结合基层检察院涉检信访工作的实践,围绕涉检信访稳控工作及其机制的构建,谈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仅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逐年快速攀升,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也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列入当年政法工作四项重点改革之一。强大的民族历史习惯;司法努力与群众的维权需求存在较大落差;涉法涉诉行为立法层次低,效率不高;涉法涉诉信访行为管理失序是涉法涉诉信访行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统一信访法";完善民意代表制度;在涉法涉诉信访中推行公正、权威、科学的听证制度;强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引导公民信"法"不信"访"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周以棍  沈洁 《公安教育》2013,(12):38-41
近年来,公安机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频繁发生,群访缠访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法治化进程、理顺社会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公民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各类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较为突出。从近年来人大信访情况分析来看,涉法涉诉信访占总信访量的65%,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涉检信访因其具有的权利救济功能而成为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环节。就实证考察而言,现阶段涉检信访在总量、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反映出涉检信访过度承载“权利救济”功能的事实;就宪政国家而言,涉检信访超负荷的权利救济功能与程序公正、司法权威、规则统治之间存在冲突。因此,综合考察涉检信访运行的制度环境和既有的制度资源,通过弱化涉检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重新确定其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其规范化程度,并确立司法救济的核心地位,可以不断完善涉检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辰区人民法院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不断加大化解涉诉信访工作的力度,制定并实行了判后释法答疑、信访听证、领导包案、带案下访、信访联动等工作机制,以“清积案、化新访、控非访”为目标,开展化解信访矛盾攻坚活动,有效遏制了涉诉信访多发重访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日前,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听取区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情况汇报,指出,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红桥工作大局,着力构建涉诉信访防控一体化工程,初步实现了初访结案高、接待质量高、群众满意率高和重复信访率低、越级上访率低、集体上访率低的“三高三低”的良好局面。强调,区人民法院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防止重大隐患发生,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深化信访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警的信访意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央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统一由政法机关依法受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委、人大、政府如何建立健全领导、监督、救助机制,政法机关如何打造高效运转司法体系,是有效推进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改革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工作实  相似文献   

11.
涉检信访终结制度是完善涉检信访工作、提高涉检信访效率的重要制度性规定,但其却存在着制度设计上的矛盾和执行不到位的现实问题。目前亟待从提高涉检信访工作的立法层级,明确区分涉检信访中的涉法涉诉性质信访和行政性质信访并加以区别对待,以及转换涉检信访终结的执行机构等三个方面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一、涉诉信访的含义及其分类涉诉信访是涉法信访的一部分。涉法信访是指当事人以信件和走访的方式对公、检、法等机关陈述意见并要求解决法律问题的行为。涉诉信访是指当事人与某一具体的诉讼案件相联系,请求人民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郑州市金水区检察r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创新,采取纵横交错工作法对涉检信访案件进行二次风险评估,形成“源头预防、用心接访、多元息诉”的格局,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自2008年以来,该院已对68起涉检信访案件进行风险预警评估,控申部门备案信访风险26件次,发出信访风险提示12次,向基层维稳单位发出信访风险提示4次,成功息诉8件可能激化的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14.
涉诉信访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以来,全国各地法院接待和处理的涉诉信访案件不断增加,影响了法院的正常审理工作,导致了司法成本加大和司法资源的浪费.本文从目前的涉诉信访现状入手,剖析了涉诉信访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和减少涉诉信访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涉诉信访的法治化路径选择,是推进"平安城市、法治城市"两大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首先厘清和明确三个问题,即涉诉信访的概念及功能定位、申诉和再审程序进一步细化与规范以及信访案件效度评估机制。鉴于成都市涉诉信访的现状,其法治化路径的选择还应从多个方面着手。一是规范法治理念下的涉诉信访制度;二是完善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使司法的最终裁决权得到体现和保证;三是完善与党政机关的衔接和协调机制;四是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五是健全涉诉信访的秩序保障机制;六是提升司法公正,提高案件质量;七是深入基层,加强检察监督和法治宣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考验着司法工作的权威。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已成为基层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法治视野下涉诉信访问题的理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晓蕾 《人民论坛》2012,(11):84-85
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由于一些地方司法的错位和信访的越位,出现了大量的涉诉信访。出于稳定的压力,涉访机关不得不采取一些法外手段处理涉诉信访,虽然成功解决了一些个案,但却引发了更多的涉诉信访。让司法和信访都回归原位,将涉诉信访纳入司法轨道,提高司法公信力,是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8.
将听证制度引入涉法信访案件处理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公安信访案件的结服率。通过听证可以检验调查处理结论是否正确合法,培养办案民警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时限意识、程序意识,节约有限的公安信访资源。公安机关应尽快出台涉法信访案件听证制度的法律规定,做好涉法信访人的法律宣传工作,依法维护信访秩序。  相似文献   

19.
由于法治的不健全和人们对司法信仰的缺失使得涉法信访事件在我国大量存在。涉法信访极大影响司法权威,它使非司法权在事实上凌驾于司法权之上。因此,加强司法权威,遏制涉法信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实现司法权的人民性和司法活动的便民性,加强司法活动的公平正义,提高司法效率和执行力在遏制涉法信访和提高司法权威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设计,充当着社会安全阀的角色。近年,由于各种原因,涉法信访案件呈现明显增多趋势,造成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涉法信访问题已成为各级政法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涉法信访的形势就涉法信访整体形势而言,信访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