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PCR方法对湖南省分离的42株粪肠球菌的8种毒力相关的基因即溶血素基因cylA、明胶酶基因gelE、表面蛋白基因esp、胶原蛋白黏附素基因ace、聚集物质基因asa1、心内膜炎有关的抗原基因efaA以及2个假定毒力相关基因EF3314、EF0591进行了检测,并用平板法测定了这些分离株的溶血性和明胶溶解性。结果显示,24株粪肠球菌分离株普遍存在EF3314基因,检出率为100%;其次是efaA基因,检出率为92.9%;其他毒力基因gelE、ace、asa1、cylA、esp、EF0591的检出率为分别为88.1%、59.5%、52.4%、54.8%、38.1%、4.76%。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以α溶血为主,而在家兔血琼脂平板中以β溶血为主,家兔血琼脂平板溶血的检出率(95.2%)高于绵羊血琼脂平板溶血的检出率(88.1%)。HN45菌株属于cylA基因阳性菌株却表现为不溶血,而19株cylA基因阴性菌株中只有YZ28菌株在家兔血琼脂平板上表现不溶血,HH57菌株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表现不溶血。5株gelE基因阴性分离株只有2株不分解明胶,37株gelE基因阳性分离株中,有32株分解明胶,5株gelE基因阳性菌株不能分解明胶。结果表明,这42株粪肠球菌中每株菌最少携带1个毒力因子基因,有些菌株最多携带7个毒力因子基因;菌株的溶血与明胶溶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
嗜水气单胞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嗜水气单胞菌现今流行菌株与20世纪80年代末分离的国内疫苗生产株J-1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对2009-2010年分离的5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溶血性、溶蛋白性、外膜蛋白图谱、ERIC-PCR图谱分析及斑马鱼致病性试验,并与J-1株作对比。结果显示:5株菌均溶血、溶蛋白,且来自发病鱼的4株菌(NJ-35、XX-52、XY-16、CS-43)胞外产物的活性与J-1株相似,但高于来自健康鱼的菌株(JH-17)。斑马鱼致病性试验表明,来自发病鱼的4株菌毒力较强,LD50为1.2×102~6.9×103 CFU/mL,均属强毒株;来自健康鱼的菌株和J-1株毒力较弱,LD50高于1.0×106 CFU/mL。外膜蛋白及ERIC-PCR图谱分析显示,来自发病鱼的4株菌相似,而与来自健康鱼的菌株明显不同;同疫苗菌株J-1相比,4株来自发病鱼菌株的ERIC-PCR图谱与之相似,但外膜蛋白图谱与之有较大差别。说明疫苗菌株J-1在外膜蛋白表达上与现今流行菌株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3.
牛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黑龙江分离株的毒力及其接种小鼠后所引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对该菌株进行了7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和毒力试验;在5周龄昆明小鼠饮水中加入萘啶酮酸预处理,腹腔注射大肠杆菌O157∶H7 1.0×1010 CFU,进行临床观察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stx1、eaeA及hly基因,未检测出stx2、F4、k99、F17基因;小鼠接种该菌株后24h内全部死亡,半数致死量为7.9×107 CFU,最小致死量为5.0×106CFU。该分离株引起肺出血、肾水肿、肠壁变薄等病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HEC O157∶H7黑龙江分离株毒力较强,可引发小鼠器官与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这一结果有助于了解大肠杆菌O157∶H7的致病机理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猪链球菌2型和9型广东分离株的病原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5年夏秋季从广东地区9例病猪中分离到2株猪源链球菌,均呈链球菌的特征形态,α溶血,生化试验结果相似,且都不与A~G链球菌群特异性血清发生凝集。经PCR及测序鉴定,一株为猪链球菌2型,另一株为猪链球菌9型。2型分离株的3个毒力基因均为阳性(sly+epf+mrp+),但对小鼠的毒力较低,2/10小鼠在接种细菌后第6~15 d发病致死,细菌在小鼠中的带菌时间至少15 d;9型分离株3个毒力因子均阴性(sly-epf-mrp-),但对小鼠有较强毒力,9/10小鼠在接种细菌后5 d内发病死亡,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70×106CFU。表明广东地区致病性猪链球菌不仅存在2型,而且还有9型。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9型国内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小鼠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7株猪链球菌9型(SS9)国内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比对7株SS9荚膜合成基因cps9j的300 bp碱基序列,以及进行7株SS9对小鼠的毒力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初步探讨了国内SS9的毒力特性.结果显示,7株SS9均缺失胞外因子(epf)和溶血素(sly)基因,溶茵酶释放蛋白基因(mrp)存在于GZ0665和GD0606株,orf2仅存于GZ0665株;病猪脑脊液分离株GZ0665与从健康猪扁桃体分离的6株SS9的cps9j同源性低;在7株SS9分离株和SS2分离株HA9801中,只有GZ0665和GD0606株能致死小鼠;用灭活的GZ0665菌株免疫的小鼠对同源菌株GZ0665及GD0606株攻击的保护率均为100%(10/10),用灭活的GD0606和未灭活的GD0627菌株免疫的小鼠对GD0606株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80%(8/10)和50%(5/10),而对GZ0665株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60%(6/10)和30%(3/10).证实,SS9病猪脑脊液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有剐于SS9健康猪扁桃体分离株和SS2.表明,小鼠可以用来区分SS9病猪脑脊液分离株与健康猪扁桃体分离株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对采集自四川部分地区的226份羔羊粪便样本进行志贺菌的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并用PCR检测其携带sat、sen、set A、pic、sig A、ics P、ial、ics A、iut A、ipa H共10个毒力基因的情况;采用灌胃法检测携带毒力基因最多的4株优势血清型菌株培养物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经细菌分离鉴定,从226份样本中共分离到54株志贺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4株的血清型为福氏志贺菌1a型,11株的血清型为福氏志贺菌1b型,28株的血清型为福氏志贺菌2b型,11株的血清型为福氏志贺菌3b型。54株志贺菌均携带sat、sen、ipa H基因,而set A、pic、sig A、ics P、ial、ics A、iut A基因的阳性携带率分别为73.6%、65.2%、77.8%、82.0%、79.1%、79.1%,每个菌株携带4~10种毒力基因。携带10个毒力基因的4株福氏志贺菌2b型优势血清型菌株均在1.7×108CFU/m L剂量下致死全部试验小鼠,其中福氏志贺菌SWUN553对BALB/c小鼠的LD50为1.04×106CFU;致死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心、肝、脾、肺、结肠出现明显的坏死与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提示结肠为该菌入侵的最有可能部位。本研究阐明了山羊源志贺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山羊志贺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对长春地区临床分离的 2 0株猪源致病性链球菌基因分型的基础上 ,挑选出分属 3个血清型的 4株毒力强、免疫原性好且遗传距离较远的猪链球菌作为疫苗株 ,研制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三价灭活疫苗。该疫苗对小鼠、断奶仔猪、育肥猪和妊娠母猪安全性好 ,无不良反应 ,对母猪繁殖性能无影响。小鼠效力试验证实 ,该疫苗的保护率为 10 0 % ,优于单价灭活疫苗和猪链球菌病活疫苗 ;田间效力试验证实 ,2种三价灭活疫苗 (菌液浓度分别为 2× 10 9CFU/mL和 4× 10 9CFU/mL)对猪的保护率分别为 83.3%和 10 0 % ;经田间试用免疫效果较好 ,试验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4 .2 %和 1.8% ,对照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2 6 .8%和 13.4 % ,经卡方检验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明该疫苗的安全性好 ,免疫效力高 ,完全适用于本地区猪链球菌病的免疫防制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人工养殖条件下越冬期间扬子鳄尿酸盐沉积的发病原因,对2012—2013年分离于发病扬子鳄或卵的18株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进行PCR鉴定、致病力试验、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18株普通变形杆菌中强毒株的小鼠LD50为2.5×106~5.3×106CFU/m L。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到18株菌的Fli L、Zap A、Hpm A、Hpm B、Rpo A毒力因子基因。鉴定出3株强毒性扬子鳄源普通变形杆菌,但并未发现毒力因子与菌株的毒力强弱有直接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变形杆菌引发扬子鳄发生尿酸痛风并造成死亡的原因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辽宁省某狐狸养殖场致患病狐狸眼炎的病原菌,从患病狐狸眼部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血清分型及进化分群,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以及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等。镜检结果显示,该细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最终鉴定结果可以确定此分离株为O25型大肠杆菌,并且2株菌均属于系统发育群B2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其含有CNF-Ⅰ基因,无LT、K99、STa、SLT-Ⅰ、CNF-Ⅱ及EAE等毒力基因。人工感染小鼠试验显示,2株分离菌株均可引起小鼠眼睛发炎,化脓等疾病,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3.60×10~6CFU/只、1.79×10~6 CFU/只。药敏试验表明,其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黏菌素及氯霉素耐药性较强,但对头孢噻肟、磺胺甲恶唑、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及大观霉素等抗生素较为敏感。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狐狸眼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猪链球菌9型(SS9)GZ0565株连续传代培养至20代(S1~S20代),用API20Strep生化鉴定试剂条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代次之间进行了比较鉴定。生化试验结果表明,GZ0565株传代稳定性好。以特殊品系的黑色小鼠C57BL/6作为SS9感染的动物模型,经腹腔注射接种S1、S5、S10、S15和S20代不同稀释度菌液,统计1周内小鼠的死亡数量。结果显示,攻毒后死亡的小鼠具有典型的细菌性败血症病理变化,肝及脑内可分离到革兰氏阳性球菌,短链状,绵羊血平板上呈β溶血,经PCR检测,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的细菌与攻毒菌株为同一种细菌。S1、S5、S10、S15和S20代菌株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3.63×108、6.03×108、2.63×109、1.45×109和8.7×1010。证明SS9GZ0565株经过20代传代培养后毒力相对稳定,可作为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1.
从送检的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水貂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培养特性、形态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等,确定RC1108菌株为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水貂回归试验表明,该菌株毒力较强,最小致死剂量为2.5×10~8CFU。制备的灭活疫苗在含菌量为1.5×10~9 CFU/m L时,即可在免疫后第21天提供保护。表明,该分离菌株可以作为水貂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2.
从南京市某集贸市场所售6种淡水鱼体内分离细菌,根据细菌染色、培养特性及16 S rRNA基因扩增等特点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对鉴定阳性的菌株测定其溶血、溶蛋白特性,采用PCR技术调查毒力因子的基因分布情况,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不同毒力基因型代表菌株的致病性.试验共分离得到39株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为65.0%(...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株Δcrp基因缺失突变株,并初步观察ΔcrpC79-13缺失菌株作为活疫苗对雏鸡的免疫活性,将含缺失320bp cr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crp与C79-13进行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出无抗性标记的ΔcrpC79-13缺失菌株;通过半数致死量测定其毒力;给4日龄雏鸡口服免疫缺失菌株,在不同时间点根据胸腺、法氏囊、脾等免疫器官发育和平均日增重、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Griess法NO测定及血清IgG动态观察免疫水平。结果显示ΔcrpC79-13的毒力较C79-13降低约99.6%(LD50>5.0×109CFU);雏鸡接种ΔcrpC79-13(1.0×109 CFU/只)后不影响雏鸡生长,第14~21天体内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达到最高。表明成功构建了减毒鸡白痢沙门氏菌ΔcrpC79-13株,其毒力显著降低,免疫雏鸡安全,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达州、广安、攀枝花、巴中、资阳等四川省主要山羊产业区内的山羊皮下脓肿病的流行病学和致病病原,并对临床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评价,以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厌氧和常规培养条件下从临床病例中分离细菌,结合细菌的菌落形态和细菌生化特性分析,通过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测定分离菌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判定其毒力强弱;使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以1周岁左右的母山羊在春秋季发病为主,发病率为8.36%~11.27%,平均发病率为9.44%;分离的主要致病菌是伪结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伪结核棒状杆菌xw2株的LD50为107.5CFU/m L,金黄色葡萄球菌xj5株的LD50为109.7CFU/m L;药敏试验发现这两种分离菌的耐药现象比较普遍,对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但20株伪结核棒状杆菌菌株对环丙沙星、利福平、头孢噻污的敏感率均≥85.00%,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的敏感率均≥85.71%。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引起保育猪死亡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性及毒力,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半数致死量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16S rDNA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来自印度海水中的分离菌株CIFRI P-TSB-13(JF784025)的亲缘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大观霉素、氨曲南这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米诺环素、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等10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左氟沙星等21种抗生素不敏感,表明分离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分离菌株感染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为2.12×10~5CFU/mL,感染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46×10~7CFU/mL。证实引起本次保育猪细菌感染的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且该分离菌株的毒力较强,建议治疗时应针对性地选择高敏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从贵州省某竹鼠养殖场送检的6只患病竹鼠的不同组织病料中分别分离到两种不同的细菌,经细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两株分离菌一株为大肠杆菌,命名为GZ-QDN1;另一菌株为绿色气球菌,命名为GZ-QDN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GZ-QDN1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啶、复方新诺明等9种药物有较强的敏感性,分离菌株GZ-QDN2对恩诺沙星、多黏菌素B、新霉素等10种药物有较强的敏感性。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GZ-QDN1和GZ-QDN2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竹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45×106CFU/m L和1.75×106CFU/m L。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死亡竹鼠心脏、肾和肺等发生了细胞排列较疏松、出血、粒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本研究从竹鼠体内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绿色气球菌各1株,为该竹鼠养殖场查明了主要病因并为细菌性疫病的防治提供了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1只突然死亡的1月龄雄性岩羊体内分离到1株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和1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经毒力试验测得大肠埃希氏菌LD50为4.4×108CFU,A型产气荚膜梭菌LD50为6.1×109CFU,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今后预防和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扬州市某猪场发病猪的病原,本研究从送检的病死猪肺组织中分离了1株细菌。经16S r DNA测序和gdh基因PCR扩增,证实分离的细菌为猪链球菌。用猪链球菌分型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分离菌株的血清型,结果显示,该菌株为猪链球菌4型。生长曲线分析显示,在添加10%新生牛血清的TSB培养基中,分离菌株比猪链球菌2型SC19菌株生长迅速。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具有高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敏感。本研究为猪链球菌4型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后续猪链球菌4型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鉴定临床症状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并分析病原耐药性。通过采集临床样本、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动物感染试验确定6株分离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将其命名为RA-SS1~RA-SS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仅对头孢氨苄、氧氟沙星、利福平及磺胺异恶唑4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对其他常用的16种抗生素并不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除arm A、bla(SHV)、bla(CTXM-9G)、erm A、erm B及erm C 6种耐药基因没有扩增出来,oqx A、oqx B、erm F、aph(3′)-Ⅱa、rmt C、aac(6′)-Ⅰb、qnr B、bla(DHA)、bla(OXA)及qnr A 10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100.0%、83.3%、83.3%、50.0%、50.0%、16.7%、16.7%及16.7%。结果表明:从贵州某养鸭场分离出6株RA;各分离株具耐12种以上抗生素高达100.0%,1株RA可同时耐17种抗生素,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首次报道在RA分离菌株上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RA分离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出率关系紧密且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本研究为RA的鉴定、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引起狐、貉、貂流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与毒力基因的流行情况,无菌采集流产仔兽或母兽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经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鉴定出了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了大肠杆菌病有关的血清型分布,用PCR检测9种毒力相关基因。定型菌株2株,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血清型(O107、O38)。9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ler、irp2、iutA、fyuA、astA、papC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0%、50.0%、50.0%、50.0%、50.0%。同时携带ler、irp2、fyuA、iutA和papC基因的菌株致病性最强,该类菌对毛皮动物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