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发展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区域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以降低关税和消除配额为主要工具的传统区域贸易协定正在向现代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现代区域贸易协定通过增加覆盖产品的种类、制定与贸易相关的政策、执行贸易协定机制的制度化和成员国意识形态同化等方式降低了区域运行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在现代区域贸易协定中,出现了重叠自由贸易区、跨区域贸易协定等新的合作模式,这导致了区域生产网络的多边化、交叉化和互补性。基于这些分析,本文就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实现形式。东亚与美洲无疑是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引人瞩目的两个地区。本文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划分为六种类型和层次,重点对东亚和美洲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创立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政治利益冲突、一体化模式的异同和区域合作等几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为中国全面了解和参与东亚和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态势表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区域化与全球化可以趋于一致。区域经济合作是全球化的基础和有益补充。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力。有的国家把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实现本国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这种新型的地区合作模式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带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中崛起,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东亚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  相似文献   

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东亚区域最为重要的区域一体化倡议,对于梳理现有东亚经济合作的繁杂规制、消除"意大利面条碗"效应、理顺区域生产网络、提高自由化水准等具有显著意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RCEP是中国深度参与区域一体化规则构建和参与主导未来经济合作方向的机会,应当高度重视并继续支持推进谈判。但是,RCEP也面临自由化水平争议大、谈判阵营分化等难题。针对当前RCEP进程多、成果少的困境,中国应当积极推进和选择性拔高RCEP开放承诺,引领谈判进程,升级现有的FTA水平,将RCEP谈判与"一带一路"倡议联动推进,并推动国内规制改革,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并且呈现多种区域经济整合模式。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台湾作为东亚地区较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虽然积极争取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但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与政治的敏感性,一直处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边缘,也由此产生海峡两岸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互动问题及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适当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姚大学 《西亚非洲》2006,44(5):40-47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东地区尽管在当今世界的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这三大经济圈中还处于边缘和外围,但近年来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中东地区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海湾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中东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区域合作;中东与欧盟的经济合作;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构想等5个发展层面上。当然,中东地区一体化进程仍面临诸多的挑战与问题,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7.
以港口业合作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优先选择,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海运是完成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东北亚地区各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5%以上依靠水运完成,港口业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应充分发挥东北亚地区港口业合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优化港口组群结构,增强合作机制,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形成良性循环,共同促进东北亚港口业,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途径。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上,应该遵循时间上的渐次性和空间上的层次性相结合的方针,首先加快中、日、韩3国的制度性合作,使之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和先导,然后再向全区扩展。当然,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才能使合作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日韩FTA战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作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主要成员国中、日、韩三国,也纷纷开始了各自的RTA/FTA体系的尝试,以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但由于目标的不同,中、日、韩三国FTA战略也大相径庭。各国优先考虑的谈判对象和建立FTA的进度也各不相同,建立FTA所涵盖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建立三国稳定的政治互信关系和固定的磋商机制、确立时间表、与日本协调FTA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将加速中、日、韩FTA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国际经济秩序也在变革之中。面对新形势,把握全球区域合作的新动向,分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对于探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动向据WTO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月31日,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RTA)已经由20世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for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s) in North East Asia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in 2001. After having successfully achieved high growth rates since it became a WTO member, China’s stance towards RTAs has become more positive. In particular, an RTA in North East Asia will be facilitated if China, Japan and Korea fully acknowledge the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from launching such an RTA. This paper further argues that all three nations have to endeavor to resolve the prolonged confrontation in their collective defense systems if they want to expedite any real progress towards a federal RTA in North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conomy factors explaining why countries agree upon services commitments in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s) going beyond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 what we call the commitments gap. Using a unique dataset comprising of detailed schedules of services commitments disaggregated by sub-sectors and covering almost all countries that are members of a services RTA, we are able to quantify the extent to which geographical, systemic as well as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correlate with a country’s pattern of RTA commitments that go further than commitments made at the WTO. Strong explanatory variables are asymmetries between negotiating partners and market size, together with endowments in mid-skilled labor and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Whereas some of these forces are strongly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ommitments made beyond GATS, others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that correlate negatively with a country’s commitment patterns in RTAs. We also find strong differences between services industries providing evidence that not al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conomy factors are of equal importance for all services. For instance, financial and construction services often diverge significantly from our general pattern of explanations.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宋魁 《东北亚论坛》2006,15(5):7-12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各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东北亚经济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需要排除,中国应采取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牵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为目标,以设立相应机制为保障,以次区域开发为先导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周边经济体掀起缔结RTA高潮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我国周边国家掀起了缔结RTA的高潮。一方面,这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体应对全球RTA缔结高潮和地区经济集团化压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周边经济体、地区外经济体利益角逐的结果。周边经济体缔结RTA对我国谋求经济发展,寻求稳定、和平、繁荣的周边环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统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与中国的FTA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增杰 《东北亚论坛》2013,(2):90-98,130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当进一步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潮流,采取多维灵活的FTA战略,积极稳妥渐进地开展自由贸易区工作,逐步形成全球自由贸易区合作网络,在地区双边和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推动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并成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已经并正在形成的东盟与中、印、日、韩、澳、新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进一步调整参与战略,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该区域经济整合呈现出一系列格局性的变化。当前,东盟已成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以东盟为核心多层次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区域一体化体现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东盟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类自由贸易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影响逐渐显现。面对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我国必须积极调整亚太FTA战略,以应对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与理论诠释 20世纪60年代复兴的新自由主义使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地区性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濒濒发生.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最近的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如何应对全球性的经济冲击?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这种趋势在21世纪初期已有加快发展的势头.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只有12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R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