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微小牛蜱对四川丘陵和山区的黄牛危害十分严重,每年蜱活跃期黄牛的感染率几乎高达100%。蜱不仅吸食血液,刺伤皮肤,全身出现弥散性结节,而且传播双芽焦虫病,造成黄牛大批死亡。为防治牛蜱的危害,我们参考国内外文献,选用双甲脒于1991年7~9月在汶川县、峨眉山市进行了本项试验。(一)药品及配制12.5%双甲脒(Amitraz)乳油为江苏泰县兽药厂生产,批号910319,500ml瓶装。试验时取定量双甲脒乳油加常水配成125ppm、250ppm、375ppm浓度乳液供用。  相似文献   

2.
猪疥癣是一种以剧痒不安、湿疹性皮炎、脱毛为特征的体表寄生虫病,猪群一旦感染很难彻底根治,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给猪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为探索理想的根治方法,笔者选择了阿福丁粉剂、全虫净混悬剂、阿维虫净浇泼剂、双甲脒乳油,对133头仔猪按规定剂量和用法使用,同时进行了疗效跟踪观察,取得理想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 阿福丁粉剂,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生产,批号981023,含阿佛菌素10mg/g;全虫净混悬剂,上海神宝动物保健品厂研制,含阿佛菌素6mg/mL;阿维虫净浇泼剂,宜兴…  相似文献   

3.
一猪场爆发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一大约克和长白猪的保种场,1996年曾出现11头母猪空怀,1997年2月22~28日妊娠母猪连续发生5窝早产1~2周,共产仔猪48头中死胎40头,其中10头已自溶变黑,另8头弱仔3天内死亡。另有4头母猪多次返情,配种后1~2...  相似文献   

4.
应用特定电磁波谱(TDP)穴位照射疗法对268头患卵巢机能障碍性疾病和116头患子宫阴道炎性疾病的黄牛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研究,总有效率为92.9%,治愈率为83.7%;药物治疗组58头,总有效率为91.4%,治愈率为79.3%;两组有效率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TDP穴位照射加药物治疗组,对卵巢疾病的治愈率要比其他各组高6.2~13.2个百分点(P<0.05),愈后第一情期受胎率高12.9~17.1个百分点(P>0.05),疗程缩短1~14天。表明TDP照射加药物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综合性疗法。  相似文献   

5.
将自然感染牛皮蝇第三期幼虫的杂交牛分成5组,每组10头,第1~4组分别用阿维菌素浇注剂(阿维必淋)0.2,0.4和0.5mg/kg体重剂量皮肤浇注给药和阿维菌素注射液0.2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第5组为不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第7,15,30和45d连续检查结果,在阿维菌素浇注剂0.2mg/kg和0.4mg/kg剂量组各发现1头牛皮下有1个第三期幼虫存活,两组的驱杀率和治愈率都分别为99.4%和90.0%;阿维菌素浇注剂0.5mg/kg剂量组和阿维菌素注射液0.2mg/kg剂量组牛没有发现存活的第三期幼虫,驱杀率和治愈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6.
猪棉子壳中毒的诊治格尔木市某猪场承包人为节省饲料,把20头成年猪赶至河滩放牧,见猪群争食一堆被抛弃的种植食用蘑菇后的棉籽壳包,遂拉回按31与麸皮混合喂猪,2次/d,连喂2d,第3d开始发病,当天死亡2头,接着连续死亡15头,仅存活5头。临床症状其中1...  相似文献   

7.
用大肠杆菌K_99、F_41基因工程菌毛苗对1500头怀孕母牛皮下注射菌毛苗5mg/头,局部和全身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未造成母牛流产、早产及犊牛畸形,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菌毛苗主动免疫的怀孕母牛所产犊牛吃初乳后用强毒K_99、F_41大肠杆菌攻击,保护率达90%,证明该菌毛苗具有较强的K_99和F_41免疫原性,可使犊牛获得确实的被动免疫。在5个牛场对1480头犊牛进行菌毛苗免疫效果观察,未免疫对照组腹泻发病率为57.4%~76.2%,免疫后降至4.2%~5.65%;未免疫对照组腹泻死亡率为4.3%~45.2%,免疫后仅为0~1.04%。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毛苗能有效地预防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马副丝虫病的治疗单玉敏(山东省蓬莱市五十堡兽医站265619)多年来,笔者用左旋咪唑治疗马副丝虫病38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治疗方法1·按体重1次4~6mg/kg,每日2次肌注,连用2天以上。2.按体重1次5~10mg/kg,每日1次肌注,连用...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治疗疑似猪萎缩性鼻炎发病原因某食品公司良种繁殖场从广东珠海市良种猪场引进美国瘦肉型种猪8头(其中杜洛克公猪3头、母猪2头,汉普夏公猪1头,母猪2头),体重25~30kg。由于长途运输,猪群饥饿、疲劳以及应激性反应,加上当时气温高达36~38℃,...  相似文献   

10.
早期断奶应激(EWS)对仔猪的生长、体重、行为和发病率均产生较大影响,给养猪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试验分为2组进行观察,Ⅰ组为28日龄断奶仔猪98头,Ⅱ组为35日龄断奶仔猪96头。断奶后第1d,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10和30g;第10d分别为113和128g;第20d分别为422和477g。早期断奶应激使仔猪昼夜行为发生改变,兴奋、追逐和争斗时间显著增加,休息时间减少。断奶前1d,平均休息时间占70.84%,活动时间占20.83%,采食时间占8.33%;断奶后第1d分别为25.00%,62.58%和12.50%;断奶后第5d分别为50.00%,39.58%和10.42%;断奶后第10d逐渐趋于正常。早期断奶后使仔猪应激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平均总发病率为73.19%,死亡率为8.25%。其中腹泻发病率为49.48%,死亡率为5.12%;水肿的发病率为2.58%,死亡率为2.58%;咬尾咬耳综合征和僵猪综合征发病率分别为17.53%和3.60%,死亡率为0~0.5%。  相似文献   

11.
1998年9月9日,前村王某1头母猪产仔后2d,患产褥热,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恢复食欲,但1d后出现严重的排尿困难,小便时弓腰举尾、小便淋漓,1次小便约需1h左右,尿色淡黄、无血液,亦无明显全身症状。治疗 用中药竹叶、灯芯各50g,水煎2次混匀,拌精饲料连药渣1次喂服,次日排尿如常竹叶灯芯煎剂治猪产后尿涩@艾小生$江西省永丰县鹿冈乡畜牧兽医站!331505  相似文献   

12.
笔者用上海农药厂生产的20%杀灭菊酯乳油剂(批号:9505),对江西省朱港农场五大队自然感染猪疥螨的母猪53头进行试验治疗,其具体方法是:将20%杀灭菊酯乳油用水稀释500倍,配成0.04%的水溶液,对病猪进行喷雾直至全身湿透,淋出药液为止。结果:用药后2分钟猪体皮肤发红,2小时后皮肤发红消失,未发现中毒及其它任何异常变化。用药后1~3天搔痒明显减少,有的消失,5~7天后结痂,开始逐渐脱落,15天后皮肤上长出新毛。经刮取皮屑镜检,均未查到虫体。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地黄菊栀散(栀子、黄芩、菊花、大黄、茯苓、远志各12g,地生15g,木通9g,芒硝30g,琥珀1.5g)治疗猪李氏杆菌病89例,治愈81例,死亡2例,6例留有后遗症。临床症状猪李氏杆菌病分脑膜炎型和败血型2种。脑膜炎型患猪表现运步异常,前肢高踏...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广西某规模化猪场有8窝断奶仔猪相继发病,前后死亡60多头,经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水肿病。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治疗,控制了疫情。1 发病情况1998年9月初,该场断奶1周左右的仔猪发病,主要症状为拉白色和淡黄色稀粪,大部分病猪眼睑水肿,体温一般为38.0~39.5℃,个别的为40.5℃。病程短的数小时内死亡,部分病程为1~2d,个别猪出现神经症状。该场兽医对发病猪用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2 病理变化病死猪皮下有胶冻样渗出物,整个肠粘膜明显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  相似文献   

15.
应用苦参碱植物杀虫剂200倍稀释液和150 mL/L林丹乳油500倍稀释液分别对40头患疥螨病的猪进行药浴治疗.结果表明,苦参碱植物杀虫剂药浴2次可在5-14 d杀死猪体的螨;林丹乳油药浴1次可在3-5 d杀死猪体上绝大多数螨.前者为纯中草药天然药物,在防治猪疥螨病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兰州近郊某猪场先后两次发生猪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经过对发病情况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嗜血杆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1 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不同年龄的猪300多头,1998年10月有3~9月龄猪30余头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等临床症状,5d内死亡4头。同年12月,该场又有25头中图分类号 S858.285.1  收稿日期 1999-01-27猪发病,其临床症状与上次相同,1周内死亡6头。2 临床症状急性型:发病较急,体温40.0…  相似文献   

17.
654-2治疗猪直肠脱效果好猪直肠脱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采用缝合法进行治疗。笔者采用654-2治疗猪直肠脱,方法简单、疗效明显,适用于基层推广。方法654-2为人工合成的山莨菪碱,每次用量为10~20ml(5g/L)。将患猪站立保定后,先用温水洗净脱...  相似文献   

18.
用从广州地区流行性腹泻病猪分离并适应到Vero等传代细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G1强毒株,通过Vero、pK15、ST细胞株的连续传代,证明第72代毒已被致弱。用83代毒(P83)对吃初乳前的小猪以8~10ml剂量口服连续传5代,每代都从接种猪小肠取样接种细胞进行培养鉴定,并于增殖后作为次代接种材料,结果5代毒均未引起小猪发病,证实该代次毒株的安全、稳定,达到了常规弱毒疫苗株要求的标准。用P83制成弱毒疫苗,对22头8~10日龄小猪进行免疾效力试验,14头口服免疫,8头颈肌注射免疫,剂量均为2ml/头。免疫后21d以最小发病量(即原毒液的1:12稀释液)及原毒液的2倍、4倍和8倍的稀释液经口进行强毒攻击,对照组12头也以相对剂量同时攻击。结果免疫组仅口服免疫、经大于最小强毒攻击量6倍剂量攻击组中1头(1/2)有一过性轻微腹泻,发病不到24h即恢复。对照组的12头中有10头典型发病,严重腹泻,并有寒颤等症状,病程长达3~6d,7d后腹泻症状消失,但体况明显削瘦。试验证明P83制备的弱毒疫苗的总免疫效力达94.6%,表明P83已具备弱毒疫苗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霍城县清水镇王某饲养体重约60kg猪13头,1998年12月15日给每头猪肌肉注射奥康铁钴注射液2mL(广西南宁市桃源兽药厂出品,每1mL含铬合铁140mg和铬合钴0.5mg,100mL/瓶)。注射后约2min,其中1头猪全身发抖,口吐白沫,呼吸急促,32次/min,脉搏加快,130次/min,皮肤潮红。立即肌肉注射1g/L肾上腺素3mL,2min后呼吸逐渐平缓,10min后恢复正常。奥康铁钴注射液引起猪过敏一例@陈英$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843300$新疆霍城县清水镇兽医站@李永亭$新疆伊犁地区农…  相似文献   

20.
选择自然感染牛痒螨的杂交牛30头,将其分成6组,每组5头,第1~4组分别用阿维菌素浇注剂(阿维必淋)按0.2,0.3,0.4和0.5mg/kg体重剂量在牛背部皮肤1次浇注给药;第5组用阿维菌素注射液(阿福丁)皮下1次注射;第6组为不治疗对照组。通过治疗后不同时间对每头试验牛皮肤固定部位的寄生虫检查和临床观察结果,评估阿维菌素浇注剂对牛痒螨病的疗效。治疗后第7d显微镜检查时,仅从阿维菌素浇注剂0.2mg/kg体重剂量组的2头牛分别查到1和3个活螨(寄生虫指数为1);之后,第14,21和35d显微镜检查时,各治疗组牛都未查到活螨(寄生虫指数为0);治疗后第7d观察,各治疗组牛的临床症状和皮肤病变都有程度不同的减轻,到第21d治疗组牛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康复。对照组牛被观察到14d,感染程度较试验开始时更严重。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浇注剂体表浇注给药,0.3mg/kg体重剂量对牛痒螨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与阿维菌素注射液推荐剂量0.2mg/kg体重剂量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