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却有增无减,并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未成年犯罪人员数据进行处理,采用C4.5决策树分类算法进行尝试性的数据挖掘,从中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等方面潜在的规则,就可以据此提出一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信诈骗犯罪被害人预测分析内在逻辑是,通过洞察被害因素,识别被害模式,而后进行数学建模预测电信诈骗犯罪高风险的被害人,精确制导,促进电信诈骗犯罪被害预防体系的进化。A市大数据犯罪被害预测分析经过构建样本、提取特征、搭建模型、模型测试、系统开发、模型迭代6个步骤,引入犯罪被害人调查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研发了集“被害调查+风险预测+防范治理”于一体的电信诈骗犯罪被害预测App,实现了“洞察犯罪被害因素、犯罪被害预防体系进化”一体化、自动化运行的质的飞跃。A市电信诈骗犯罪被害人预测分析的实践,拓展了犯罪被害人理论研究的应用领域,展示了警务数字化转型的业务路径,指明了电信诈骗犯罪被害预防体系进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根据最新的新型诈骗犯罪受害者的户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社交、网络行为等特征,结合移动互联网端的APP安装活跃数据、LBS行为、资金端数据,以及人口相关性别、年龄、户籍等基画像特征,根据“公安大脑”建设要求,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各类易感模型,再结合传统层次分析法将易感模型融合赋分,得到辖区最终易感群体及其可能受骗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宣防工作,进一步实现防范关口前移,弥补普宣和预警劝阻工作漏洞,实现精准识别预防,从而降低诈骗成功率,减少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技术在刑事定罪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金融创新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大旗的指引下,网络现货投资交易平台迅速增长,因缺乏有效金融监管,现货投资交易平台引发的违法犯罪数量也随之暴增。由于网络现货投资交易行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司法机关查处网络现货投资交易平台中的犯罪时,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判定方面分歧较大,传统的定罪方法和标准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此类复杂犯罪定罪提供了方法与标准。大数据技术不仅能提高定罪准确性,也能提高定罪效率。针对当前出现的诸如网络虚拟投资交易案等网络犯罪特征,运用数据挖掘、决策树CHAID算法等数据技术对新型网络犯罪判决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作为司法定罪裁判的辅助工具,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未成年人对是非等问题缺乏识别和掌控能力,故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坠入犯罪的泥坑。为了减少和尽量杜绝犯罪,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征,并结合实际提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力求帮助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犯罪信息工作中的数据挖掘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挖掘是一类深层次的新型数据分析方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没有明确假设的前提下挖 掘犯罪信息、发现犯罪情报,能使犯罪信息收集、处理、检索、分析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犯罪信息应用技术更加完备和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当下,毒品犯罪生态的数据化、相关数据的碎片化和信息交流的无界化给侦控工作带来了较多挑战。大数据技术以数据空间为场景,遵循相关性逻辑,契合毒品犯罪侦控的需要。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可以采取数据检索、比对技术排查线索,以数据挖掘技术收集证据,并通过算法预测实现毒品犯罪的有效防控。为了完善大数据技术在毒品犯罪侦控中的应用,有必要在数据采集、侦查理念和证据规则等方面构建相关机制和规则。  相似文献   

8.
对重复作案者的识别、研究和监控是减少和控制犯罪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少数人群的重点关注,预测其是否再犯罪,可达到预防、减少犯罪的目的。针对再犯罪概率的定量的预测方法,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分析技术,选取最大程度代表再犯罪人员的多个特点作为分类属性,建立一棵能最有效划分犯罪人员再犯罪可能的决策树,可减少犯罪预测和情报分析的工作成本。  相似文献   

9.
朱军  李虹锐 《公安研究》2018,(12):43-48
近年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网络信息化加速,侵犯商标权犯罪在网络助推下,愈加猖獗,其案件数量占以侵犯知识产权罪判决的90%以上。而且,犯罪手段也不断翻新,传统的侦查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阿里巴巴打假实践中的大数据侦查思维,为公安机关侦办该类犯罪案件提供了新思路。在大数据时代,在办理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过程中,运用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的大数据侦查模式与大数据思维,根据侵犯商标权犯罪案件的犯罪特征和演变规律,利用警务大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大数据侦查模式,突破传统侦查方法的思维局限,极大地提升办案效率,节约警务资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语言广泛普及使用,犯罪言语呈现出网络言语独有特点。本文研究犯罪中的网络言语现象,揭示其个性化、形象化、口语化、符号化等特征,从语言学及鉴定学层面分析网络言语识别的可行性,并总结利用网络言语特征刻画犯罪嫌疑人性别、年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心理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常人们把原始数据看作是知识的源泉。随着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积累起来。如何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数据信息 ,并从中发现有用的知识 ,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数据挖掘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概念、任务、方法及过程 ,并对数据挖掘在侦查情报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非法采矿现象的蔓延源于暴利,刑事打击不科学反而助长了非法采矿的势头。非法采矿的危害不仅仅是国有矿产权,还包括对矿业市场进入制度、公众健康与安全、生态环境权以及社区关系等方面的危害。非法采矿属于系列犯罪,必须对非法采矿进行综合惩治,并依罪数理论评价和处断,才能及时、准确地惩治犯罪。非法采矿罪是基本罪,由此导致共同犯一罪或数罪、牵连犯罪、想象竞合犯罪以及异质数罪等。对非法采矿的罪数处断,分别从一重罪处断后进行再处断,这就依靠罪与罪的平衡原理去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非法采矿犯罪具有许多其他领域不存在的犯罪特色。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加以利用,成为滋生犯罪的新鲜土壤。针对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特点,侦查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互联网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研判,对互联网信息的进行综合应用,从而有效地实现侦查破案、打击刑事犯罪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描述研究方法,构建了刑警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通用胜任特征模型、职业胜任特征模型和人格胜任特征模型。建模步骤如下:通过职位分析、确定绩效标准和效标样本、获取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分析数据资料并建构胜任特征模型、验证胜任特征模型5个步骤。为刑警的选拔、考评、晋升等提供了理论模型和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犯罪信息检索是指公安部门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将存贮于计算机中的各种与犯罪案件相关的处于待命状态的情报信息激活,与案件中的现有信息进行比对、研究,以确定案件信息与存贮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犯罪信息检索的理论基础是同一认定原理和信息流原理。犯罪信息检索的类型有单项检索法、多项检索法和滚动式检索法。犯罪信息检索不仅可以增加侦查的科技含量,加强侦查部门的协同作战能力,降低侦查成本,同时也丰富了侦查技术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刑事案件信息是办理刑事案件活动收集的案件本源信息和办案工作信息的统称,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是公安基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理上与信息管理的不同视角划分案件信息,其侧重点不同。从信息管理视角对案件信息进行分类设置具体数据项,是规范化采集与描述信息的客观要求,是保证案件信息标准化、案件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联查最广化,且推进侦查办案模式改革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网上侦查     
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以及社会日常生活过程中必然要遗留与之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分为物质化信息与数字化信息。公安机关能够掌握的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的数字化信息分为四大类:违法犯罪记录信息、人口管理基本信息、社会活动信息和刑事案件发破案信息。网上侦查模式的运行过程就是依托各种信息资源分析平台,通过对四类数字化信息的整合、交叉碰撞比对,自动或半自动地揭示蕴藏在各类信息资源中的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轨迹和作案信息,从而发现破案线索以及准确定位在逃犯罪嫌疑人,进而将其缉捕归案。网上侦查作为一种全新的侦查模式,自成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网上侦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刑事和解是一种以协商为特征的纠纷解决方式,旨在被害人获得损害赔偿,犯罪人获得宽恕谅解,社会秩序得到恢复。刑事和解的本质是刑事法领域中的契约关系,鉴于刑事法的内在特性,需要对刑事和解进行理性定位和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犯罪行为过程与侦查措施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不是瞬间的举动 ,而是由多个行为阶段所组成的一个系列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犯罪人不断地向外散发着犯罪信息 ,而这些信息都是案件侦查线索的来源。侦查工作就是要根据不同行为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手段去搜集犯罪信息 ,获取侦查线索。  相似文献   

20.
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是指侦查人员在刑事个案侦查中,对某一刑事个案的现有犯罪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关于犯罪信息的新判断的思维过程,它以推理为主要信息处理方式。直言变形推理是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中一种较简单的推理,它包括直言换质推理、直言换位推理以及二者的综合运用。三者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中运用直言变形推理时需要遵守一些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