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余军  王勇 《政法学刊》2005,22(1):63-65
警察战术机动是缉捕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战术机动,是形成优良的警力部署的前提,是获取缉捕行动胜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连忠 《政法学刊》2007,24(2):83-85
目前由于流动性犯罪不断增多,在许多情况下民警必须对那些身份尚处于“隐性”状态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缉捕。因此必须针对其犯罪的特点,以精确打击为目标,灵活地运用战术原则,制定科学的缉捕方案,确保缉捕行动顺利、安全。  相似文献   

3.
宋国华 《当代法学》2012,(3):154-160
清代对缉捕主体、缉捕运作细则、缉捕中的权限、缉获后处理等进行规制。为有效将人犯缉获,编织了一个由承缉、接缉、协缉、通缉、督缉组成的严密的缉捕网络。然而,缉捕网络本身不能运行,需依靠缉捕主体的积极推动。赏罚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缉捕主体的积极性。清代缉捕制度有得有失。规制详密,重视效率,注重程序,这是其得。处分过于繁密,立法之失,在一定程度上又不利于缉捕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郭林 《政法学刊》2010,27(2):122-125
现代缉捕行动,特别是针对突发性、暴力性、群体性犯罪的缉捕行动,仅凭警察一人作为独立实施主体的单警缉捕之传统作战模式,已难以胜任,多警、多警种、多警力单位协同缉捕、合成作战,遂成为必然。而作为其关节点之一的“默契”,则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警察执法战斗方式是缉捕犯罪嫌疑人最基本的途径。要达到效果,必须由执法的主体——人民警察来实施。而战术行动方式的警察意识、战术行动目的的警察意识和战术行动规律的警察意识是警察战斗行动必须包含并具备的,否则,再好的战术方案、战斗计划都是枉然。  相似文献   

6.
唐瑞民 《政法学刊》2006,23(1):126-128
防暴队形是人民警察在处理群体事件时,有效的控制聚集人群的一种基本战术措施。其内容包括大、中、小规模聚集人群的阻拦、包围、分割、驱散、缉捕等,主要目的是达到驱散、控制、制止、缉捕闹事头目和保护重要人物或国家重要设施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蒋小兵 《政法学刊》2003,20(6):77-78
人民警察在执法行动中,面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警察缉捕行动任务艰巨,瞬息万变,极具危险性。研究警察实战应用战术,转变思想观念,针对性展开教学改革,提高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意识、法制意识、战术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准确有效的控制、制服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连忠 《政法学刊》2005,22(1):69-70
近年来我国各地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综合分析这些已发生的暴力袭警案件,多数因公安民警在执行清查、盘查、检查和缉捕等警务活动中防范、控制不当而造成的。因此,在平时对公安民警进行的盘查战术演练中,应进一步增强基层民警临战意识,提高民警安全防范能力,坚决贯彻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武器的指导思想,尽快加强和提高基层民警警务战术的实战能力,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9.
战术心理战在警察实施清查行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伟 《政法学刊》2005,22(6):96-99
公安机关实施清查行动是针对犯罪分子或重大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落脚或来往出没的地点、场所进行清理和检查的一类作战行动。警察通过清查行动其目的在于寻找、发现和缉捕违法、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心理战是攻心战。警察心理战,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渠道,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及手段,为了治理、防控、打击、制服社会违法犯罪,而积极地影响、作用或利用执法对象心理状态、品格及其心理弱点的活动过程。而清查行动中实施战术心理战,则是警察为了在执行清理和检查任务时,为达到战术目的而进行的心理攻势,这是一种对抗状态下的战术心理战运用。通过清查行动中战术心理战的应用,尽快识别作战对象,从而达到清查行动的战术组织实施目的,提高清理检查行动的适应性和效率效益。  相似文献   

10.
黄印  丁勇 《政法学刊》2006,23(6):116-120
理念是学术界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概念。为了揭示警务战术理念的内涵,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了理念的含义。警务战术理念是对警务战术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对警务战术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并通过警务战术的目标、要求、原则来实现。警务战术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执法安全,包括执法安全意识和警务程序意识两方面。警察战术原则指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必须依法施策、规范设计;加一评估、防控为先;心态平和、弹性处变。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gang suppression efforts are largely ineffective, these policies have been responsible for the arrests of many gang youth. Prio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rrest is associated with deleterious consequences, but we know less about how arrest uniquely affects gang members. Using longitudinal data from a school-based sampl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arrest for both gang and nongang youth.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and matched outcome analyses allow us to determine whether gang membership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arrest on later deviant outcome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sequences of arrest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goals of suppression tactics, with gang members reporting little to no change in deviant attitudes and peers and modest increases in delinquency. Meanwhile, nongang youth experience a range of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arrest, including increased odds of gang-joining.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刑事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向侦控机关与法院申请重新鉴定,而至于是否被许可,则由三机关自由裁量。因申请主体与决定主体的二元分离,二者之间难免产生对立与冲突,故当事人为自身之利益而在实践中展现出系列行动策略,其目的是为了说服、甚至支配办案部门启动重新鉴定;该行动策略反映出当事人不满官方鉴定意见的案件结构特征。然而,当事人行动策略的恣意、非法、甚至暴力.说明中国目前的重新鉴定启动机制需要适当变革.以减少乃至限制当事人不合理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邓向国  王勇 《政法学刊》2006,23(2):108-112
警察战术理论源于军事战术理论,发展于警察司法实践活动,是关于警察执法战斗指导规律的理论。研究警察战术理论应当从研究警察执法战斗活动开始,研究警察执法战斗活动的特点、本质、基本类型、样式、发展趋势以及与警察执法战斗有关的指导规律和实践中主要问题,不但要着眼于应用,还应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使警察战术理论向更具长远指导意义和应用效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就 99年国际扣船公约与我国现有的扣船制度在海事请求范围、可供扣押船舶范围、船舶担保制度和扣船管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并提出可供我国的扣船立法和司法借鉴改善之处。  相似文献   

15.
Negotiation is an interesting context in which to study ethical judgment. Effective negotiators cannot be completely candid about their preferences, yet some honesty is required for parties to effectively agree. Is there general agreement among negotiators as to which tactics are ethically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This paper reports analyses of the ratings of 18 marginally ethical tactics by a sample of 320 respondents. Tactic ratings suggest generally strong consensus on those tactics that are appropriate and inappropriate; factor analyses of these ratings suggest tactic groupings that offer partial support for earlier conceptual models. A research agenda is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逮捕审查制度的中国模式及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计划 《法学研究》2012,(2):122-142
"侦查中由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逮捕",构成逮捕审查制度的中国模式,其理论基础是检察监督理论。定量分析表明,逮捕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普遍适用,有违法定逮捕要件,对公正审判与有效辩护造成不利影响;定性分析表明,逮捕被普遍适用的根源在于,享有批准、决定逮捕权的检察机关实为追诉机关,其执行的实体标准、审查程序及"快捕快诉"的追诉性指导思想,挤压了取保候审等羁押替代措施的适用空间。解决逮捕普遍化问题,应依据"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确立法院审查模式,由法院统一行使逮捕决定权,即在检察机关初次审查的基础上,增加法院审查程序,以制约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行使的追诉权,更好地实现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  相似文献   

17.
唐瑞民  董如军 《政法学刊》2005,22(3):100-101
警察战术是一门综合性、操作性、实战性很强的项目,搞好和实施警察战术教学与训练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繁重任务。根据不同的警种特点,安排不同的内容,能够使在职培训的民警在短期内战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从而更好的提高战术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