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当局不顾台湾舆论的谴责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加紧推动举办"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使两岸关系再次面临严峻挑战。推动"公投"是陈水扁当局以"公投"方式谋求改变祖  相似文献   

2.
台湾"公投法"法案的通过,将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成为岛内政治斗争的工具,对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产生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本文通过对台湾"公投立法"的来龙去脉分析以及对陈水扁制造"公投"议题成因的分析,阐述了陈水扁推动"公投立法"的险恶用心及"公投"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3.
台湾民调本不看好的陈水扁,通过撕裂族群、离奇枪击案、“公投绑大选”、“国安机制”等不公正手段,勉强赢得了今年3月20日“大选”。未来4年,陈水扁同样也会以非正常、非理性手法来巩固其争议性政权,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将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赢得2008年大选,民进党正在动员"府院党"等一切资源,全速推进"公投绑大选"的列车。除了积极动作"向国民党追讨党产"、"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等"公投"项目外,陈水扁近日又公然叫嚷要在年底前修改"公投法",降低提案及通过门  相似文献   

5.
"公投法"的要害是从法律上确立台湾为"主权国家" 2003年11月28日,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了"公民投票法"(以下简称"公投法").虽然这个"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以国亲两党提出的版本为主体,打掉了一系列含有"台独公投"内容的蔡同荣版本以及民进党版有关"公投制宪"的条文,但在国亲两党开放投票的情形下,同时也纳入了民进党"防御性公投"条款.就其整体内容看,由于这个"法律"以立法形式把台湾作为"主权国家"固定下来,实际上是接受了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起到了没有修宪的修宪作用,使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发展两岸关系,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增加了新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李立 《统一论坛》2008,(1):16-19
2008年元旦,陈水扁在讲话中仍然大放“独”言,挑起两岸对立,阻碍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2月1日,陈水扁当局又公然决定于3月22日举办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严重危害台海和平。  相似文献   

7.
邰言 《黄埔》2008,(2):14-17
2008年元旦,陈水扁在讲话中仍然大放“独”言,挑起两岸对立,阻碍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2月1日,陈水扁当局又公然决定于3月22日举办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严重危害台海和平。  相似文献   

8.
老师:离台湾3月20日“总统”大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陈水扁生怕不能连任“总统”,加紧推行“台独”路线,一年来不断鼓吹“公投”,并花样翻新,使台湾局势复杂多变,两岸关系紧张。同学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十分关心台湾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目前台湾局势。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以来,有关“公投”的话题在台湾政坛喧闹一时。陈水扁宣布,将在明年“大选”日或之前对“核四”等重大议题举行“公投”,企图以所谓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核四建设”等“公共性”议题为突破口,实现“公投”的合法化。对此美国频频通过有关渠道向台湾当局发出警告。“公投”事件引发了美台之间的新一轮互动,使得美国、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政治角逐极具张力,明年“大选”台湾政坛蓝绿两大阵营的对决厮杀也随之提前引爆。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当台湾的“总统”大选进入竞选高潮时,陈水扁曾经为了讨好选民,这么高声疾呼过:“如果我当选‘总统’,两岸关系会更好。” 到了2001年5月20日前后,陈水扁在他数次发表就职周年的谈话中又罔顾实情的表示,两岸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