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轮状病毒外衣壳蛋白VP7基因,经BamHⅠ+PstⅠ特异性酶切后,连接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HTA-VP7。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生素筛选和PCR筛选,获得转座的杆粒Bacmid-VP7。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再感染细胞,收获目的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扩增了VP7基因,大小为981bp,所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为40.4ku,与预期值相符,该蛋白能与牛轮状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发牛轮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制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为基础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展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3蛋白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BacSC-Dual-ORF3-ORF2,并对该重组病毒进行Western-blot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免疫金电子显微镜检测、动物免疫试验、血清中和试验以及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了重组GP3蛋白和Cap蛋白;该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Sf-9后在细胞膜上展示了重组GP3蛋白和Cap蛋白,并且重组蛋白展示在杆状病毒囊膜上。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杆状病毒免疫小鼠产生了抗PRRSV和抗PCV-2的特异性抗体,免疫小鼠血清中抗PRRSV和抗PCV-2的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9.6和1∶13.6。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该重组杆状病毒能诱发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结果表明,表面展示PRRSV GP3蛋白和PCV-2Ca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已构建成功,这为下一步应用该重组杆状病毒作为双价亚单位疫苗预防PRRSV和PCV-2的共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猪源干扰素α(PoIFN-α)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首先将PoIFN-α基因连接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从而构建rPoIFN-α质粒,通过真核表达系统(ExpiCHOTM)表达蛋白,并用亲和层析技术纯化后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后进行细胞融合,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后通过制备腹水得到单克隆抗体,纯化制备的抗体并鉴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rPoIFN-α质粒,通过ExpiCHOTM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正确大小的可溶性蛋白,分子质量为20 ku;通过间接ELISA筛选和5次亚克隆,得到1株能稳定分泌抗IFN-α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3c6),亚型鉴定为Ig G1亚型、Ig Gκ轻链;Western-blot结果显示,抗体可以特异识别IFN-α,抗体纯化后效价检测可达1∶256 000。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rPoIFN-α蛋白纯度高,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用于建立不同的IFN分子的检测方法,为研究猪病毒感染和免疫过程中不同细胞因子的应答情况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具有广谱反应性的SAMHD1单克隆抗体,通过提取Marc-145细胞的总RNA,采用RTPCR将SAMHD1全长编码基因定向克隆至pCold-TF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oldmSAMHD1。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纯化获得了可溶性的重组SAMHD1蛋白。以纯化的重组SAMHD1蛋白为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和5次杂交瘤细胞亚克隆,筛选出1株针对SAMHD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遂被命名为M2D9。Western-blot分析显示,M2D9能够与SAMHD1真核表达蛋白以及细胞内源性SAMHD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具有很好的免疫沉淀效价。交叉反应性鉴定结果显示,M2D9抗体能够与人、鼠源细胞内SAMHD1蛋白发生特异反应。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具有特异性和广谱反应性的猴源SAMHD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ELISA检测、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沉淀试验,为SAMHD1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pMD18-T-HA阳性质粒中扩增出H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1基因,并亚克隆至昆虫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将筛选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BlueBacHisH7-HA1,与线性化杆状病毒DNA(Bac-N-Blue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挑取蓝色蚀斑,经3次蚀斑纯化,得到重组杆状病毒rpBlueHisH7HA1。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HA1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抗原特异性试验证明,重组HA1蛋白与鸡H5、H9亚型AIV抗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血凝试验证明,重组HA1蛋白具有良好的血凝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抗猪细小病毒1型(PPV1)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PV1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融合后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试验筛选抗PPV1VP2的单克隆抗体阳性细胞株,并对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效价、免疫反应特性及亚类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显示,共获得8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其腹水抗体效价均达1∶51 200,其中7株的重链亚类为IgG1,另1株(4A1)为IgM;6株的轻链为κ型,另2株(8D7和4A1)为λ型。这些单克隆抗体均可与PPV1感染的猪睾丸细胞呈阳性反应;Western-blot结果显示,这些单克隆抗体可与自然PPV1VP2蛋白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以其中1株单克隆抗体(8E4)建立了间接ELISA,通过对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PPV1VP2蛋白产物进行的动力学检测表明,第72小时蛋白表达量最高;对PPV1感染细胞增殖规律的测定结果显示,接种后第16小时可检测到病毒感染的阳性细胞,说明该病毒复制周期小于24h。本研究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重组VP2蛋白抗原的检测及病毒繁殖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以分离鉴定的HP-PRRSV CQ株的GP5和M蛋白的全部编码基因为模板,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共表达GP5蛋白和M蛋白,并采用SDS-PAGE、Western-blot对重组蛋白进行定性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病毒样颗粒进行直观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能够成功地共表达重组质粒pFastBac1-GP5-M的GP5蛋白和M蛋白,并能自动装配成病毒样颗粒,显示具有与天然蛋白类似的免疫原性;电镜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的形态与文献中描述一致,直径约为50nm。本试验结果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病毒2C''3AB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2C部分基因编码区及3AB完整基因编码区的基因片段2C'3AB重组于杆状病毒穿梭质粒pMelBac-B,经PCR、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正确后,命名为pMel-2C'3AB.将重组穿梭质粒pMel-2C'3AB与杆状病毒骨架共转染Sf9昆虫细胞,通过噬斑筛选及PCR鉴定,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该病毒感染High Five细胞,细胞裂解液的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现一约为43ku的蛋白带,与预期大小一致;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该表达产物能被FMDV阳性血清及2C'3AB单克隆抗体识别;间接ELISA结果显示,表达的目的蛋白能与牛、羊、猪的O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实,FMDV 2C'3AB基因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亚克隆了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片段,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Ⅰ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P32;再将该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进行体内重组,然后经三重抗性及蓝白斑筛选,获得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P32;将Bacmid-P32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最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对P3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32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且表达产物可以被多抗所识别。  相似文献   

10.
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小鼠的抑制素α亚基基因(INHα),将模板质粒pcDNA3.1(+)-INHα中的INHα基因克隆至载体质粒pFastBac1中,构建出重组转座质粒pFastBac1-INHα,转化至感受态DH10Bac细胞,形成重组穿梭质粒Bacmid-INHα,转染至Sf9细胞,获得第一代重组杆状病毒(P1)。然后病毒连续传代2次,用RT-PCR鉴定重组的杆状病毒,用SDS-PAGE验证纯化后蛋白质的表达,并使用BCA蛋白质浓度检测试剂盒检测纯化后的蛋白质样品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感染重组杆状病毒后的Sf9细胞能够明显看到细胞皱缩、碎裂等感染症状;RT-PCR能够扩增出1 272bp的条带,证明重组的杆状病毒构建正确;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的杆状病毒能够表达出45ku的条带,与理论大小一致;利用BCA蛋白质浓度检测试剂盒测得纯化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浓度为(216.05±10.02)μg/mL。小鼠抑制素α亚基成功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被表达,为今后抑制素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H3N8亚型马流感血清学诊断方法,将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A/equine/Xinjiang/3/2007(H3N8)M1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Dual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 Dual-M1;将pFastBac Dual-M1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蓝白斑筛选重组穿梭质粒rBD-M1;在脂质体转染试剂介导下将rBD-M1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拯救重组杆状病毒rBV-M1;rBV-M1感染Sf9细胞后,通过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分子质量为27ku的特异性M1蛋白,而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M1蛋白的成功表达为以M1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禽呼肠孤病毒σB蛋白。首先,根据NCBI中ARVσ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构建σB基因重组供体质粒pFast-σB。随后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重组穿梭质粒Bacmid-σB。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化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σB。将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表达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表明,ARVσB蛋白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41 ku,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ARVσB基因的功能及其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PCR方法扩增完整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随后将其克隆到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pFastBacTMHTB载体中,将筛选获得的阳性重组质粒pF-Cap转化至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大肠杆菌中,经蓝白菌落筛选和PCR鉴定,获得重组表达载体rBac-Cap。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Ac-Cap。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PCV2Ca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这为进一步研究Cap蛋白的功能及免疫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番鸭细小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3,并探讨重组蛋白VP3能否在昆虫细胞中自动组装成病毒样颗粒,高保真扩增VP3基因,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1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FB-VP3,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性、蓝白斑筛选及PCR鉴定,得到重组Bacmid DNA。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制备重组杆状病毒rBac-VP3,利用SDS-PAGE、Western-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负染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并通过Western-blot对病毒样颗粒进行鉴定。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大小正确。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获得了成功表达。利用负染电镜可观察到直径约20 nm的典型二十面体病毒样颗粒。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病毒样颗粒由VP3蛋白组成。本研究首次成功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制备了番鸭细小病毒样颗粒,为番鸭细小病毒病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了rv3295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2b-Rv3295;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出了Rv3295蛋白。通过亲和层析纯化,以该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筛选制备抗该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blot验证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通过亚型鉴定试剂盒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结果显示,Rv3295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大小为25ku。获得1株抗该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1F7,其亚型为IgG1/κ;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制备的Rv329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于研究Rv3295蛋白的功能及其与DNA之间的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牛疱疹病毒1型(BHV 1)囊膜糖蛋白gE,采用PCR方法从BHV 1感染的牛肾细胞全基因组中扩增出约1.7kb的gE基因,再将1 176bp的gE胞外区基因片段克隆到新型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LIC-Bse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B-gE。将pFB-gE转化到杆状病毒基因组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rBacmid-gE。将该重组杆粒的DNA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与gE基因发生重组的杆状病毒。Western-blot分析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的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在Sf9中表达了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3ku的gE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分别与小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和小鼠抗BHV 1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表明获得的gE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本研究为进一步获得高特异性的诊断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鸡IFIT5(chIFIT5)蛋白在抗病毒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阐明其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将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感染DF-1细胞后,通过RT-PCR方法扩增chIFIT5基因,将其构建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进行表达,然后用纯化的重组chIFIT5蛋白免疫小鼠后通过细胞融合技术筛选能稳定分泌抗chIFIT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结果显示,扩增获得的chIFIT5基因的大小为1 440 bp,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的重组chIFIT5蛋白约58 ku。Western-blot检测显示,有4株单抗与重组chIFIT5蛋白、IBDV感染的细胞中chIFIT5蛋白以及Myc-chIFIT5真核转染蛋白均能发生免疫反应,但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反应却均呈阴性。抗体亚类分析结果显示,四株细胞株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为Ig G 2a亚类,轻链均为κ链。这为鸡源IFIT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构建含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HA蛋白和M1蛋白的病毒样颗粒疫苗,把A/equine/Xinjiang/3/2007(H3N8)的HA基因和M1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FastBac Dual中,将得到的重组穿梭质粒pFBD-XJ3HA-M1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与杆状病毒骨架质粒Bacmid进行重组从而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转座子rBac-XJ3HA-M1,然后将其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重组杆状病毒rBV-XJ3HA-M1。通过PCR鉴定、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试验、Western-blot分析以及血凝试验证明,HA蛋白和M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能够有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表达的HA蛋白具有血凝活性。电镜观察发现,HA蛋白和M1蛋白能够稳定形成病毒样颗粒。上述研究结果为研制马流感亚单位疫苗提供了技术储备,也为马流感病毒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将猪细小病毒分离株LJL12 VP2基因和猪瘟病毒多肽基因E290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Mel Ba-cA,将该重组质粒与Bac-N-Blue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构建了表达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和猪细小病毒VP2融合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显示,获得了含VP2基因和E290基因的重组质粒pM-VP2-E290,昆虫细胞sf9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检测后确定所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7 ku,且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特性。免疫电镜观察可见表达产物形成的病毒样颗粒。证实,成功构建了同时含有PPV VP2基因和CSFV特异性T细胞表位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备针对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已知特定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采用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p54免疫小鼠,并制备了原核表达p54蛋白、真核表达p54蛋白以及人工合成特定抗原表位氨基酸多肽A三种筛选抗原,筛选出了1株针对已知抗原位点的杂交瘤细胞株。对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亚类及特异性鉴定,并利用ProteOn XPR36大分子相互作用系统分析了该单克隆抗体的亲和性。结果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属IgG1亚类,特异性强、亲和力高。这为以后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