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递·锐评     
正河北:法规草案可用招标方式起草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关于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若干规定》,明确省人大常委会对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可以责成有关单位和部门组织起草或者采取委托、招标方式起草。针对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负责起草法规方案可能使"部门利益法制化"的问题,该规定提出对有些法规草案可以采取委托或招标方式起草,进一步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规定要求,应当拓宽基层省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渠道,并通过省人大网站设立人大代表立法网络平台。——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2.
某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小组审议一项地方性法规草案时,发现该法规草案带有保护部门利益、扩大部门权力的问题。于是,建议法规起草部门拿回去修改,下次常委会再审。但是,第二次常委会上该法规草案没有提交上来。为什么?原来由于部门利益,两个部门就法规中某行业该由谁管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后来,经多次协调,多次修改,该法规草案修改稿在提交下一次常委会审议后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地方立法大多采用由相关行政部门起草法规草案,然后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立法模式。随着部门立法的增多,“部门利益法制化”的问题也备受世人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门利益的驱动和立法方式的不尽完善。由部门主导立法的传统方式,由于缺乏规范化的平衡利益和公众参与机制,加之社会监督的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在起草法规草案时溶入部门利益。  相似文献   

4.
目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若干规定》。针对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负责起草法规可能使“部门利益法制化”的问题,该规定提出对有些法规草案可以采取委托或招标方式起草,进一步体现了开门立法、民主立法。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是决定法规草案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法规草案的起草方式主要有人大主导起草、依托政府相关部门起草和委托第三方起草三种。相比较而言,近年来,由于各设区的市刚刚行使地方立法权时间不久,地方立法经验不足,采用委托第三方起草的方式比较常见。在采取委托方式起草过程中,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每月快递     
今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上将有新动作,对重要法规草案实行三审制或隔次审议制度。今年,该市一些关系到部门利益调整以及综合性较强的法规,将由有关专门委员会起草或组织力量起草;对政府提请审议的一些重要法规草案,有关专门委员会将提前介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广大市民、专家学者以及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努力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立法工作机制,克服立法的部门利益倾向,不断提高法规起草质量。该市将改进常委会会议审议方式,健全分组会议、联组会议、全体会议等多种审议方式相结合的法…  相似文献   

7.
人大动态     
云南首次委托研究机构起草法规草案近日,由云南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云南省地方立法研究院"正式成立在揭牌仪式上,云南省人大还委托研究院起草《云南省桥头堡建设促进条列(草案)》,并签署了协议。据了解,这是云南省的地方立法机关首次正式委托研究机构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  相似文献   

8.
雷平 《公民导刊》2006,(9):21-22
在重庆市以往的立法工作中,地方性法规往往由政府部门起草。有些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在法规草案中设置大量审批、罚款等内容,使部门不正当利益合法化,这严重损害了相对人的利益,也不利于良好法治秩序的建立。为消除上述危害,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委托立法。1998年,经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委托西南政法大学起草《重庆市司法鉴定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6月5日,双方正式签订立法项目委托合同。这一举措,开创了我国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委托专业院校立法的先河。西南政法大学随即选派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条例(草案)》起草小组、1999年3月16日,重庆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草案)》此举收效较好。在此基础上,2001年2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委托重庆索  相似文献   

9.
省级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时,一般进行两次审议。法规草案经过两次审议修改后,即付表决。有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在第一次审议后,还召开立法听证会,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审议。在第一次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法规草案起草单位的起草说明和人大法制委员会的初审报告后,即分组对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人大主导立法相较政府部门主导立法,是回归法定意义上人大主导立法起草的机遇,同时也是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地方立法的起草制度面临着转型。法案起草是立法过程的必经阶段,它直接表现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反映执政者的立法意愿,实现一定的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1],是立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毛胚"形成阶段。法规草案基本上确定了法规的框架结构、价值目标、适用的对象及条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法案起草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由人大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二是由政府有关部  相似文献   

11.
刘金川  高攀 《公民导刊》2008,(11):18-19
2002年9月25日,《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诞生。这是全国首个由律师事务所起草的地方法规,开创了我国委托律师立法之先河。这种立法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遏制立法中的部门利益。拓宽法规起草途径,提高公民参与度;另一方面,也为律师参政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2.
《新疆人大》2014,(4):43-43
近日,厦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草案)》。《条例(草案)》是列入厦门市2013年度法规的正式项目。由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委委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开展具体的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起草单位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走访市直相关部门、市政协经建委等20余个部门和单位。  相似文献   

13.
2004年4月1日上午,王鸿举市长主持召开了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一、审议了《重庆市人民政府2004年立法计划(草案)》会议通过了这个《立法计划(草案)》。要求:(一)立法必须有利于依法行政,出于公心,出于为民,服从全局。(二)今后对地方性法规的起草,要探索将目前主要由相关部门起草,逐步改为由市政府法制办及组织社会专业单位、人员起草,以避免局限性,更好地体现公正性。《立法计划(草案)》经修改后,地方性法规部分报市人大审议,政府规章部分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二、审议《重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办法(草案)》会议原则通过了这个《办法(草案)》。决定:(一)市政府法制办对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内容,主要是其合法性,文件的可行性和适当性由相关部门负责;但  相似文献   

14.
法规草案起草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立法质量的高低。近年来,浙江省人大及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市人大积极探索推行法规草案起草“双组长”制,取得了积极成效,并形成了较为规范有效的运行模式,对完善立法起草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立法起草工作,提高立法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最近,云南省人大常委通过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保安服务法规《云南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对该条例的审议,给了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要写好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说明。实践中的一般做法是,说明由法规起草机关起草,与法规草案一并上报。并由起草机关领导接受委托做说明报告。有些不宜写入草案,但又需要向审议委员们讲明的内容。要  相似文献   

16.
在地方立法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对地方法规草案某些条款的设定,起草法规的行政职能部门和政府法制部门的意见往往与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机构、统一审议的机构以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不一致。争论的焦点是:政府方面认为,法规草案条款内容的设定是由国务院部、委的规章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章做出明确规定的;人大  相似文献   

17.
近日,天津市人大法工委委托市律师协会起草《天津市地方立法听证办法(草案)》。据悉,律师协会已经组成了一个专门的起草小组,将在全国范围内向听证立法方面有专长的律师请教,以确保形成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地方法规草案。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2005年立法计划》,省人大常委会今年拟安排审议法规草案12件,拟批准地方性法规15件,研究起草、条件成熟时适时审议法规草案17件。这些立法项目涉及海南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它们的颁布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海南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地方立法过程中,无论是法规草案的立项准备、起草环节,还是审查、审议阶段,按照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要求,通常都要将立法计划(规划)草案、法规草案通过一定的方式,面向有关方面征求意见,以倾听民意、汇集民智,体现执政为民、立法为民的思想。可以说,征求意见工作贯穿于立法过程的各个环节,对立法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是立法工作必  相似文献   

20.
《公民导刊》2004,(11):14-14
自己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很难作出公正判决,甚至会为维护自己利益形成黑哨,这已经是不需要再证明的公理。事实上,由部门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正把地方性法规的公平性,抛到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