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赵伟英 《港澳研究》2023,(4):28-41+94
香港与内地同宗同源,但一个多世纪的港英殖民统治致使部分港人对古老中国的历史认同未能顺利转化为对新中国的政治认同。“九七”之后,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也带来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的思考。香港回归后经历过数次国家整合实践,其中既有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国家整合的实践过程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及立法会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两者的产生方式本身也是香港特区国家整合的重要实践。2021年,全国人大通过“决定+修法”的模式完善香港特区管治主体产生方式。这是对香港特区进行国家整合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也是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香港人心状况分析、“一国两制”推进香港人心回归、“港人治港”凝聚人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一国两制”正确方针指引下,如何推进香港人心回归的问题。香港回归祖国,使香港民众经历了一个历史性巨变,兼顾了各方面利益的“一国两制”及凝聚香港人心的“港人治港”等政策的成功实践,消除了香港民众对回归的疑虑和迷惘, 恢复了对香港繁荣和发展的信心和干劲。  相似文献   

3.
刘字濠 《港澳研究》2023,(4):57-68+94-95
国际化是香港最独特的优势和命脉,是香港繁盛的基石,也是对我国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国家坚持“一国两制”不动摇,支持香港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在金融、科技、法律、商贸等领域持续巩固国际中心的地位,将中国的影响力传遍世界。然而疫情和中美关系等外部因素对香港国际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尤其与亚太的新加坡相比,香港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引发民间关于香港是否应继续坚持国际化道路的争议。本文认为,香港必须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立足“两制”和“离岸”优势,充分利用“背靠祖国”的资源支撑,积极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以巩固传统优势与挖潜增量优势双轨并行,重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独特优势的国际中心地位,从根本上提升香港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七日谈     
《新民周刊》2022,(45):34-34
壹,香港地区国安法是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全国性法律。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发言人近日表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5.
孟书强 《港澳研究》2023,(2):32-40+94-95
党的二十大首次把“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新征程香港治理作出的战略部署。文章阐释了这一根本原则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认为从历史逻辑来看,“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底线;从理论逻辑来看,“爱国者治港”是坚守“一国两制”初心和使命的根本要求;从实践逻辑来看,“爱国者治港”是解决“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时代呼唤。这三个逻辑内在贯通,辩证统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王振民  刘林波 《港澳研究》2020,(1):40-47,M0003
回归20年来,“一国两制”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政权组织逐步健全并高效运转,具有自身特色的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民主政治有序推进,经济稳步转型发展。澳门的成功经验在于立足“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正确处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宪法与基本法的关系、“澳人治澳”与善用内地因素三对基本关系。随着“一国两制”实践进入新阶段,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坚持以辩证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国两制”涉及的三对基本关系,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九七”前后香港中资、英资和本地华资的走向与策略陈恩在香港进入后过渡期的敏感时刻,面对主权回归后香港实施“一国两制”这一崭新政治格局,在香港经济结构中占居显要地位的英资、华资和中资财团,都各自为了今后的前途而未雨绸缪地早作筹谋,规划因应对策。一、英资...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连续爆发所谓签证、“间谍”风波,使原本就龃龉不断的双边关系更是雪上加霜。透过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看到其中有格鲁吉亚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因素,主要是俄美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俄罗斯在“间谍”风波中的强烈反应表明,在同美国关于独联体主导权的争夺中,俄罗斯已经开始由原来的“软抗争”转向了“硬对抗”。这既是美俄双方战略利益冲突的反映,也表明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正在形成新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万琪 《港澳研究》2021,(1):3-15,94
全国港澳研究会于2021年2月在北京举办"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专题研讨会。夏宝龙同志在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者治港"的重要论述,是对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是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深刻揭示,为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保持香港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核心要义,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时代呼唤,要坚持"爱国者治港"的客观标准和要求,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爱国者治港"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前提。香港现行选举制度还不能为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需要尽快加以完善,修补漏洞。  相似文献   

10.
陈弘毅  罗沛然  杨晓楠 《港澳研究》2020,(1):13-31,M0002
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得到国际社会和香港本地社会的高度评价。本文阐述了香港司法制度的结构,包括法院的架构、规模以及双语法制;介绍了香港的法官制度,包括法官的任命和服务条件,法官的选拔、培训、考核和行为守则,对法官的投诉机制,法官的任期、薪酬待遇以及司法行政等;梳理总结了香港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义的制度保障。在“一国两制”的宪制安排下,香港司法也体现出特殊性。香港享有终审权,各级法院对基本法亦有解释权,但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基本法的解释,香港各级法院必须遵从。  相似文献   

11.
韩大元 《港澳研究》2020,(1):32-39,M0002,M0003
1982年宪法是制定澳门基本法的依据,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保持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从1988年9月起草澳门基本法开始,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并实施基本法以来,共和国的宪法精神像血液一样融入到澳门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澳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法基础。澳门回归20年的实践充分表明,在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澳门新宪制秩序的背景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展现了开放、多元与活力,为“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在回顾澳门回归20年的历程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共和国宪法的历史方位与时代精神,对澳门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当然,未来“一国两制”的实践也会遇到新挑战、新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初心,坚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继续以宪法和基本法凝聚社会共识,澳门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2.
叶远涛 《港澳研究》2023,(2):41-49+95
香港区议会是港英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的地方行政改革中产生的政制架构,是香港政制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回归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区议会条例》相关规定,香港区议会是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其法定职能主要是为政府提供咨询、为市民提供服务。然而,随着区议会的功能和职能持续扩张和异化,其政治性功能和行政化色彩日益突出,其实际角色和实践定位逐渐突破了基本法规定,反中乱港势力不断僭越区议会的法定职能,滥用职权,将区议会变成宣扬“港独”、进行颠覆破坏活动的平台,使区议会成为香港社会一大乱源,严重偏离了设计初心,最终在“修例风波”期间彻底沦为反中乱港分子的作秀舞台,成为祸害香港的“柱脚”。对区议会进行制度重塑,让“爱国者治港”在香港基层治理架构中得到落实,使区议会回归基本法定位是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3.
毛立云 《港澳研究》2021,(1):26-36,94,95
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结盟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套关于国家建构的系统学说。香港并非国家,但这套学说却在香港社会关于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功能角色的讨论中拥有不小的影响力。片面强调"两制"差异,以自由主义代议制学说描摹一个地方行政单位的立法机构,终将沿着这套学说的国家建构逻辑挑战"一国"之本。本世纪初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出现内部对立、扩权,职能上轻立法、重监督的趋势和现象,与这种学说在香港社会的影响不无关系。就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而言,"一国两制"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讲求平衡政府原则、混合政体设计的共和精神较契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这一政治现实,或可成为引导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变革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欣新 《港澳研究》2020,(1):88-92,M0005
以澳门和内地的客观现实差异,实现完全的法律统一,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一国两制”精神。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澳门和广东之间特别是澳门与珠海之间通过协同立法的方式实现立法协调和法律衔接创造了条件。澳门和珠海之间协同立法旨在充分利用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权和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针对“一国两制”条件下澳门和内地互涉事务纷繁复杂、缺乏经验和范例、不确定的因素在所难免的实际情况,先就互涉领域或需要法律规则衔接的领域的立法事宜取得共识,再通过各自的立法程序制定、修改法律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冲突及其不利后果,因此,协同立法本质上是新型“法制协调立法”。  相似文献   

15.
CEPA对陆港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的签订解决了"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经济定位问题,其正式实施已对两地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并将推动陆港经济的进一步融合.现有的CEPA框架是陆港经贸关系全面发展的良好开端,而贸易便利化则是在CEPA框架下促进陆港经济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背靠拥有14亿人口的正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强大祖国,"修例风波"没有理由不停息。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香港,必将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你觉得香港‘止暴制乱’的目标能达到吗?香港未来会怎样?""香港的未来一定好!‘止暴制乱’一定能成功!"这是2020年新年来临之际,《新民周刊》记者在光山道马会采访张宇时的一段对话。张宇普通话中带有点上海味道,语态坚定,显露出信心。  相似文献   

17.
热点     
《新民周刊》2020,(2):32-33
A中国骆惠宁履新中联办主任1月4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骆惠宁为香港中联办主任。当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就国务院任命骆惠宁为香港中联办主任发表声明。林郑月娥表示,骆惠宁2018年底以山西省委书记身份率团访港,我与他就晋港合作有很好的交流,亦感到他对香港的关心。我深信骆主任会继续带领中联办与特区政府共同努力,贯彻落实《基本法》及"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8.
香港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是香港社会中最大的教派,信徒人数50多万,约占香港总人口的10%,其影响力则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但香港的众多教会分属西方许多国家,故香港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教会基本上山头林立,难以合一。本文对香港教会(包括基督教和天主教,下同)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回顾与分析。对香港教会的分派以及广大的基督徒参与“社会关怀”活动和对香港回归及回归后特区政府的政治态度等作出了客观评价,并指出:由于历史的传统太深,门户的歧见太重,教会的“合一”将十分艰难,且进程将非常缓慢。但教会在香港有较大的影响力,国家和特区政府应予以重视,并从“珍惜宗教人才、用好宗教政策、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好工作,以保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刘静 《当代韩国》2008,(3):62-66
历时两个多月的韩国“牛肉风波”似乎已经偃旗息鼓了,但是其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远没有消除。它带来了韩国民众对政府的巨大的信任危机,也造成了韩国牛肉养殖户的现实的和潜在的损失。并且,这场“牛肉风波”也给中韩贸易,特别是未来的中国对韩农产品贸易敲响了警钟。因此,分析其原因非常必要。本文试图应用消费者心理学和有关的文化理论由表及里地来分析此次“牛肉风波”的深层次原因。本文认为,由于韩国的深远儒教文化影响,形成了韩国民众的集体主义消费心理,造成了对韩国国货的稳定偏好。另外,加上对健康因素的考虑,造成了韩国民众对美国牛肉的集体抵制行为。  相似文献   

20.
【九七】香港回归与粤港人才资源开发问题探讨张广芳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已指日可待。之后,粤港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两地本已唇齿相依的经济文化联系,将进一步密切。香港作为一个现代国际化大都市,九七回归后,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将继续保持其国际金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