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彬 《工会论坛》2006,12(3):87-87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只有拥有更多优秀人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实施留住人才的“留心工程”,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管理体系,用丰厚的物质薪酬留人;实施亲情化管理,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安排挑战性工作,创造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前石油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人才流失现象日趋严重;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专业分布不合理;人才重使用,轻培养.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更新企业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从人事管理制度与员工自身两个方面,在人才战略、人才效益上树立良好观念,健全人才培训激励机制,建立人才资源库,规范人才流动,并依靠员工的满足来吸引、留住人才,做到分配制度合理倾斜,创造能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留人留心,知人善用.  相似文献   

3.
人才资源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西部大开发的首要工程就是人才工程。目前,西部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致使人才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入世后,随着大量涌入的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西部将面临更为严重的人才流失。为此,重点优化人才环境,正确处理吸引人才与留住人才的辩证关系,实施“以政策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优厚待遇留人”将是西部地区走出人才流失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如何防止工程施工企业人才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流失现象在各行各业已不鲜见,在工程施工行业更为突出。本文在调查诸多工程施工企业人才使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行业具有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危险和待遇低等特点;并分别从个人、企业和社会三个角度分析了该行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待遇留人、制度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等留人措施,最后得出"留人千万招,招招在留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企业旺,人才衰则企业亡。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人才日益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国有企业必须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大力加强人才工作,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当前,做好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做到“三个留人”。一是要用感情留人,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留人的最高境界是“留心”,“拴心”才能“留人”。日本很多企业大获成功的秘诀是奉行“亲如一家”的管理哲学。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尽管很多外…  相似文献   

6.
宋海芝 《工会论坛》2008,14(3):90-90
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是资源的竞争,而人才资源是最根本、最稀缺的资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抓住了“人”这个关键环节,就是抓住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强化人才意识,营造良好氛围;稳定现有人才,发挥智力效应;完善和规范人才培训工作,用活用好现有人才;靠政策鼓励和事业激励来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不断向我们昭示:“盖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人”。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对一种政权、一项事业,人才都是最重要、最宝贵、最可持续的第一资源。要留住人才、聚集人才、使用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营造拴心留人、引才聚力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论私营企业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天的中国。经济舞台上,私营企业发展空前活跃。中国龙腾入世,对于私营企业是莫大的喜讯。同时私营企业也因自身的特点和企业主自身的局限在如何有效激励员工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作为竞争关键的人力资本是私营企业首要的问题,面对用人与留人,私营企业应该拿出自己的优势,去吸引人才,根据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进而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建立良好的人才机制加之以完善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宋云芳 《工会论坛》2007,13(5):98-98
要使人才既能引得进来又能留得住,并较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让人才愿意进来并能将自己的才华得以充分的施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企业的"用人、留人"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给"能者授权",让"功者授禄",通过物质、精神和情感的同步激励,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凝聚人才的目的,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石油企业来说,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套对优秀人才具有吸纳和积聚功能的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吸引人才,稳定人才,用好人才"的人文环境。近年来,为了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胜利采油厂采油二矿党委(以下简称胜采二矿党委)着眼于本单位长远发展和对人才的总体需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企业竞争范围越来越广,竞争强度愈演愈烈,怎样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呢?最关键的取胜条件是人,是人才。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就要发现、招募人才,选拔、任用人才,激励、引导人才。要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人才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人才管理好了,企业的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12.
人才本土化在提高企业的国际化形象、促进和加强国际合作、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石油企业应当有计划的推进入才本土化,不仅要通过优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升迁机会等条件来吸引东道国的优秀人才;还要积极发挥人才培训的作用,促使本土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拥有核心人才。石油企业核心人才的开发,既是企业的一个永恒课题,也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石油企业核心人才开发的实际,为更好地吸引、稳定、留住和用好核心人才,石油企业必须确立“人才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核心人才开发管理体制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运行机制,合理安排工作,创造核心人才能尽其才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计划行为理论、态度—行为—情境理论和人才激励理论为基础,通过432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研究生就业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社会环境、人才政策对研究生就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行为控制影响不明显.行为态度上,研究生就业意愿主要是从个人发展和兴趣层面来考虑;主观规范上,研究生首先参照的是家人或爱人的意见;社会环境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显著;人才政策上,影响最显著的是感情留人,其次是待遇留人,最后是事业留人.为此,要培养研究生就业的积极态度;研究生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社会要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条件;政府要制定健全的人才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自上划和区外市场开发以来,为适应市场的要求,采取了相对灵活的用工机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销售事业跨越式快速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地区和单位员工流失率高,严重制约了高素质销售队伍的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企业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为本,拴心留人,采取待遇留人、情感暖人、文化育人、机制励人、发展促人等措施留住人、培育人、使用人,不断提高销售队伍的素质,为迎接更大的挑战锻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人才的重要性,对如何留住人才进行了探讨。文章提出必须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关心人才,并给员工应有的回报,以此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留住了心,也就留住了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加剧了企业和行业间的竞争,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创新型人才承担着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任,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对于促进企业科学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转变人才观念,改变人才培训模式,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在人才维护方面,给创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以此做到拴心留人。  相似文献   

18.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做好新阶段的人才工作,必须努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论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石油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一点就是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如何行使激励。激励不一定花大钱,激励的基本原则在于追求"诱因和贡献"的平衡;用福利"软手铐"套住人才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给予专业技术人才认同感,让其在职业发展中看到不断涌起的希望和事业的成就感,是留住人心的一个关键;分配激励机制的大胆创新和突破是目前解决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措施不到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中,高校人才建设必须彻底改革现有的人事分配制度,树立人才有价的新观念,依法保护智力资本与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大幅度提高优秀人才的工资待遇;加大教育经费和科研投入,努力为我省高校人才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只有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西部开发兴黔富民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