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推动司法进步,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随着司法改革逐步走向深入,检察院队伍分类管理以其科学性,逐渐成为当前司法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国外检察人员队伍分类管理的经验进行分析借鉴,结合我国检察人员管理的现状,提出分类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检察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职能发挥和检察权的行使,探索合理的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模式,对调动检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意义重大。本文从对我国检察人员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结合重庆、山东两地的试点情况,对实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并提出了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建议,以期推动检察人员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为酝酿十余年之久的全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的全面实行打开了崭新的局面。通过对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立法现状的分析,指出现行法律文本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提供可能性的同时尚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并提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相关立法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司法体系运作及其改革会影响多方个人与团体的利益,同时也受多方个人与团体的影响。组织研究的学者把这些个人与团体视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如果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应用到中国司法改革的研究中来,则应将法院系统和检察院系统视为两个大型组织,并把司法改革看作这些组织的重大行动目标。依据相关理论,中国司法体系运作及其改革的诸多利益相关者可以被区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前者又包含核·心利益相关者与非核心利益相关者。法院和检察院系统中的司法人员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根本利益受司法改革的直接影响,并通过日常的岗位职责直接影响司法改革的落实。对全国1748位检察人员的问卷调查表明了司法人员对于执政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本轮司法改革的基本立场。他们一方面表达了对部分改革任务的困惑与质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因改革走向不明朗所产生的不安。而在表达机会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司法人员与其他一些利益相关者一样,会选择以沉默或者"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应对。这导致优秀司法人才与社会精英的进一步流失,进而对改革产生负面影响。这种不能有效动员利益相关者参与改革的境况,正是司法改革"组织约束"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使本轮司法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借鉴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决策的"阶梯理论",为如何在当前的政治语境下有效扩大利益相关者合理参与司法改革决策,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财物统一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改革举措的提出,在思想观念上,突破了把司法人员作为普通的“国家干部”来管理的思维定势;在制度设计上,突破了由地方同级党委统一管理公务员队伍的原有管理模式;在司法体制上,突破了司法权地方化的藩篱。只有从以下五个方面同时入手,才有可能实现确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改革目标:1.建立司法人员统一管理制度;2.建立法院、检察院经费与资产的统一管理体制;3.建立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4.完善司法责任制;5.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赵峰 《山东审判》2015,(1):28-30
完善司法责任制是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在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中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与其他三个方面的试点内容以及相关改革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有赖于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职业保障、审判监督管理以及涉诉信访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衔接配合与协调跟进。一、完善司法责任制以科学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为前提完善司法责任制的核心在于实行办案责任制,是对审判权力的重新配置,目的是要突出办  相似文献   

7.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问题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议题,对其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有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迅速提高检察工作的效能、加快形成公正高效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但是检察人员管理存在检察机关行政色彩表现突出、检察人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检察机关部门结构不够合理、检察机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要对检察人员实施检察官为主体的分类管理体系、采用检察官精英化战略、设置较完善的晋升渠道、完善较周密的立法措施等。  相似文献   

8.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检察干警分为三大类: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上海市检察机关打响了检察改革的第一枪,有关助理检察官的改革成为了改革中的一大难题,这个“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改革“过渡期内”是否任命新的助理检察官的问题,二是现有助理检察官队伍的分流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有利于明确助理检察官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定位,文章从助理检察官的概念与渊源出发,阐述了助理检察官改革的方向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是准确定位检察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是一项自上而下、全面系统的工程,基层检察机关作为分类管理工作的试点和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前沿,严格依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科学分类、科学管理,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检察队伍。  相似文献   

10.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4,(15):16-18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韩轶  江国华 《时代法学》2010,8(1):18-23
在新一轮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司法民主化备受关注。“司法以实现正义为目标”是考虑司法民主举措问题的根本认识前提,以急功近利心态的片面追求司法的社会认同,放弃了对民主因素介入司法的方式和制度上精雕细琢,司法民主将面临着在实践中走向偏离并最终陷入“司法无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以升 《现代法学》2004,26(2):92-99
在西方国家的司法领域 ,司法的精英化和大众化两种现象同时并存。它们分别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 ,并有相关的制度予以支撑。司法的精英化代表着司法的“职业理性” ,而司法的大众化则体现了“大众理性”在司法中的作用。它们有着不同的适用空间 ,是相反相成、相互补充的。建国以后 ,我国的司法走的是平民化、大众化的道路 ;与此同时 ,又硬性推行一套别具特色的陪审制度。这是对司法的运作原理和陪审制度的法理缺乏理性认知的结果。中国司法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走职业化、精英化之路。在基本实现这一目标之后 ,则应该为司法的大众化设定一定的运作空间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陪审团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司法和谐问题已成为法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界的研究集中在司法和谐的内涵、司法和谐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而对于司法和谐政策对法官约束条件的影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分析司法和谐政策对法官约束条件的影响和改变,以期对观察、分析、推断和解释法官司法行为的转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司法改革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这些改革大都采取由下至上的局部扩展方式,而不是由上至下的整体推进方式,在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主要对零口供、提前介入、不起诉听证、少年犯罪案件指定管辖以及合议庭评议公开等改革举措作简要评析,并对我国目前司法改革中的司法造法、突破法律进行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实现形式正义是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价值诉求。虽然从形成司法决策和司法裁量权的程序控制两个角度考虑,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设计会有所不同,但形式正义的诉求是两个角度的共同归结。考虑到司法成本的因素,形式正义的诉求还要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张延军 《行政与法》2005,(4):123-124
审判委员会是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在法院内部设立的重要的审判机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其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或者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制度在其确立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建国时期,曾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法院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审判委员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以致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必须对其予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论司法预算制度的学理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预算是司法有效运转,实现司法公正和效率的重要物质基础。构造司法预算的关键是既要保障司法部门履行职责,又要避免可能对司法权的侵害。因此,在司法预算的审批、编制、执行和监督等诸多环节设计上,应注意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之间以及司法审判权与司法事务管理权之间的权力安排。通过司法和预算的学理分析所构造的司法预算模型对司法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司法能动的语义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行政与法》2007,(11):129-132
司法能动在中西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和宪政体制下具有不同的含义。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是一种开放性的司法哲学,法官热衷于解释宪法、打破规则和在法律之外司法能动;中国的司法能动则是一种奉行严格规则主义的法律之内的能动。  相似文献   

19.
孙丽君 《河北法学》2007,25(4):56-62
针对当前中国学者围绕中国司法制度改革中所面临的一对主要矛盾,即司法的民主化与司法的精英化之矛盾所展开的争论进行探讨,试图以内在的视角考察西方司法制度的历史,揭示作为司法手段的司法的精英化与司法的民主化之间存在的张力,进而阐明西方人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和谐并使之共同服务于司法的目的,即公正裁判维护社会正义.而对于中国目前的司法改革来说应当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弄清司法之目的基础上应当以内在的视角考察中国当下的司法传统,在此基础之上,寻找作为人类共识的思维方式之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20.
郭志远 《法学杂志》2020,(2):105-114,1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本轮司法体制改革在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运行机制、人权司法保障机制以及司法便民利民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应从构建司法人员选任制度、实现司法权力优化配置、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建立科学的司法改革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司法体制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