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国,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的教学中开设了《法医学》课程,形式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学时数在20~40学时不等。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医学院校中既无法医学教研室编制,也未开设《法医学》课程。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印度等国家,《法医学》课程被列为高等医学教育必修课,学习医学科的学生没有《法医学》课程的学历与成绩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法医学会临床法医学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3月26至29日在西安召开工作研讨会。临床法医学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以及来自全国公、检、法、司和医学院校从事临床法医学检验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也派代表到会指导。会议研讨交谈了3个问题:(1)交流我国部分省市法医活体检验工作的开展情况;(2)组织编写《实用法医活体学》;(3)临床法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代表们纷纷发  相似文献   

3.
<正> 近10年来,我国随着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法医学也逐渐发展起来了。公安、检察、法院,政法院校和医学院校都已经或正在培养本系统的法医专业技术人员。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医学检验鉴定体制,成了当前政法领导和法医学界非常关切的问题。作者于1987年8月至1988年2月访问美国,通过对 Florida 州和 Miami 市法医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 1990年3月,我到日本久留米大学医学部法医学教室及另一些医学院校法医学教室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学术访问。为使我国的法医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日本的法医学教育情况,兹将其教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实习内容等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的前身是20世纪二十年代建立的满洲医科大学法医学教室,1946年改为国立沈阳医学院法医学科。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被并入中国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法医学组。1951年,法医学组受东北人民政府司法部委托,组织法医培训班,开设了《法医学》课程进行法医学教学。1952年9月,正式成立法医学教研室,承担本校各专业学生的《法医学》课程教学。1954年,陈东启、贾静涛教授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高等医学院校用《法医学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1955年,受卫生部委托承办了第一期法医师资进修班,为我国医学院校新组建的法医学教研室培训师资22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108例强奸案件的分析,从法医学角度探讨了与强奸犯罪相关的一些因素,并提出:加害人与被害人自身素质与强奸案件的发生有关;法医学证据在强奸案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报案能获取更多的法医学物证;研究犯罪动机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强奸案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全面地论证了中国古代法医学理论和法医学知识对犯罪侦破中的应用。其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独占鳌头。同时,此文对法医学在犯罪侦破的基本运用方法作了介绍,认为中国古代的法医学内容已法律化。  相似文献   

8.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是全国建立较早,为全国培养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最多的单位。1980年原山西医学院与山西省公安厅率先在全国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创建了法医学专业并于同年招生。1983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召开了“全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对山西医学院创建法医学专业给予充分肯定,同时确定了全国普通医学院校恢复法医学课程。1984年教育部委托山西医学院举办了法医学高师班,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法医学课程培训师资2001年山西医科大学成立了法医学院和司法鉴定中心…  相似文献   

9.
<正>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学系是中国现代法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中山医学院法医学小组,一直担负着为我国公检法司培养和输送法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拥有以"祝家镇、郭景元、朱小曼"三位教授为代表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法医学专家,为我国法医学科及法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9年我国恢复了法医鉴定体系,随后在卫生部的指定下,原中山医科大学开始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1984年成立了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5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8日北京市相继成立两个鉴定重员会即法医学鉴定重员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主要解决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存在的重复鉴定,出现不同鉴定结论及重大、技难案件等鉴定问题,为审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也更加方便百姓诉讼,并协调各部门的鉴定工作。法医学鉴定重员会由市级公、检、法机关的法医学专家组成,负责人身伤害案件中法医鉴定的重新鉴定,重大技难案件的法医鉴定,及有关问题、相关标准的学术研讨等。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由市公、检、法、司、监管和卫生部门联合但成,并聘请精神病医学专家,负责市…  相似文献   

11.
PBL教学自1969年提出以来,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现成为医学教育中受到推崇的教学模式。国内外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对PBL教学进行了颇有借鉴价值的探索,国内不少院校在法医学专业教学中也开展了PBL教学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业开展PBL教学的方式和成果概述,分析法医学PBL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山医科大学是全国首办法医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教育质量是法医学系的生命,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是衡量我校法医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志。随着司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社会评价对高校作用将更为重要。为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法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的评价,给我们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笔者就法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进行了调查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基本概况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刘明俊两位教授创建于1953年,是国内最早创建法医学本科专业的原卫生部直属的6个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多次在国内同类专业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A++专业)。1996年成立全国首家法医学院,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批准建立我国唯一的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  相似文献   

14.
<正>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是我国重要的法医学教学科研基地之一,博士授予点,前身为上海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1984年为落实"全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座谈会"会议精神,我校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法医学系的高等院校,并于同年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本系在历任系主任张其英教授、赵子琴教授带领下,经过30年的建设,我系在法医学教学、科研及司法鉴定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医学院校在没有成立法医学教研室以前,许多法医尸解实际上都是在病理解剖教研室中进行,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法医学得到了重视和迅速发展,法医学教研室相继建立,法医尸解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为了总结经验与提高,我们统计分析了病理解剖中的法医尸解,重点在死因分析,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苏州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医学部法医学系的前身为1984年由庄启元教授设立的苏州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2001年卞士中主任创办了江苏省首个法医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对外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后于2008年成立法医学系,陶陆阳教授任系主任,2014年加入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行列。现已成为我国法医学学科发展的后起之秀和我国重要的法  相似文献   

17.
甘肃、黑龙江、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你们来文请示的关于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的问题,经我们研究,并征求了公安部的意见,认为仍可按我院一九五六年六月二日法研字第5674号《关于处理精神病患者犯罪问题的复函》所提意见办理。此复。  相似文献   

18.
贾静涛 《法医学杂志》1994,10(3):135-137
巴巴罗法与法医学贾静涛(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01)法医学是因法律的需要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古代法律与法医学的关系是研究法医学史的重要课题。关于我国古代法律与法医学的关系已在拙著《中国古代法医学史》一书中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关于外国古代法律...  相似文献   

19.
正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物分析及法医精神病学等主干学科。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法医学课程列为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我国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法医学也作为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为非法医学专业开设法医学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但对于非法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由于缺乏专业上的重视,加上传统  相似文献   

20.
吴军  陈忆九 《法医学杂志》2006,22(2):F0002-F0002
敬爱的老师——陈康颐教授于2005年12月26日11时25分与世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老师一生专心致志于法医学事业,他的崇高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陈康颐教授,1908年1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城内。是我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之一,是杰出的、有名望的法医学家和教育家,高教二级教授。陈康颐教授—生献身于法医学事业。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34年12月毕业于司法行政部法医学研究所研究生班;1935年1月任司法行政部法医学研究所法医师;1937年8月任广西高等法院法医师,广西大学法律系、广西医学院法医学讲师、副教授、教授;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